【营员随笔】“蚯蚓”精神——高怡(湖北)

观国家动物博物馆有感

  • 高怡 (营员)
  • 创建于 2018-07-28
  • 2906

  第一次看到蚯蚓,是在老家。

  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我,正在不知疲倦地探索着泥土的奥秘,却被突然钻出的蚯蚓吓了一大跳。那长长的、扭曲的血棕色长条,给我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这是蚯蚓,每一段都能长成新的。”奶奶说道。“真的吗?”我看着四处逃窜的长条,再也说不出话。

  第一次了解蚯蚓,是因为国科大。

  7月27日,我跟随着2018国科大科学夏令营来到了国家动物博物馆。恣态优美的绿孔雀,飘逸空灵的朱鹮,矫健霸气的东北虎,五颜六色的珊瑚……它们在解说员的解说下,无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再往前走…”我被簇拥着解说员的人流推挤着,蓦然回首,一排蚯蚓的解说图映入眼帘。

  蚯蚓?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我突然对这种奇特的环节动物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挤出人群,来到它的面前。虽然已不是当年那个对蚯蚓又害怕又震惊的孩童,但当我看见它的时候,仍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可当我看完解说图后,不由得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在一立方米的土壤中,蚯蚓的隧道长度可超过一公里,陆正蚓甚至可以垂直钻入地下隧道二十英尺,这些数据让我震惊。蚯蚓是环节动物,没有穿山甲那样精良的装备,没有人类那样高超的智慧,它们有的,只是软乎乎的身子,和一路钻到底的决心。在坚硬的地面上,在捕食者和饥饿前后夹逼的逆境当中,是甘心等死,还是背水一战?蚯蚓选择了后者。它们选择了向命运抗击,选择了做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选择了在无路可走之时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即便,是要付出血的代价。我看着那长长的身躯,仿佛它还在蠕动。不,不是仿佛!它是真真切切地在蠕动,它是在命运的重压之下缓慢却又坚定地蠕动!它的身躯在蠕动,“蚯蚓”精神在奔腾!

  蚯蚓,蚯蚓,你是生存的强者,是生命的强者。蚯蚓的生存能力极强,一立方米的土壤可以供四十到四百条蚯蚓存活,一条蚯蚓每年就可以繁殖五百条,蚯蚓被砍成几段,每一段都能存活。这是需要多么强的毅力才能做到的啊!在困境中迎难而上,才会创造出奇迹!

  蚯蚓,蚯蚓,你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蚯蚓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排出相当于自身一半体重的蚓粪,这些蚓粪中含有几倍于土壤的无机盐和微生物,不仅如此,蚯蚓体内含有的蚓激酶还有溶解血栓的功效。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世无争,却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土壤的肥力保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谁能想到,我们的生命有很大一部分都受惠于这种丑陋的环节动物。又有谁能想到,做出这么巨大贡献的,竟然是如此渺小的身躯。

  其实,这样的“蚯蚓”精神又怎会只存在于蚯蚓当中呢?与我们一起度过夏令营的美好时光的学长学姐们,在开营仪式热情讲演的学校领导们,引领我们进入科学殿堂的老师教授们,都在为我们,为国科大,为国家而默默奉献着啊!而那些国科大的莘莘学子,不也是这样的吗?他们有自己的烦恼,有自己的缺点与被命运压迫的痛苦,可当他们的智慧加在一起,当他们的拼搏加在一起,就会为中国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种“蚯蚓”精神,会一直存在于我的心中!

 

责任编辑:张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