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随笔】雁栖湖院士讲堂有感——黄志恒(山东)

  • 黄志恒 (营员)
  • 创建于 2018-07-30
  • 3065

  看到营员手册上“院士讲堂”几个字的那一刻,我便知道,它们注定将成为两场令人难忘的科学盛宴……

  PART ONE  应用力学&工程科学

  “从应用力学到工程科学”一个大标题里,就有两个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词。讲座伊始,李家春院士在工作人员陪伴下登上讲台,不得不说,斑白的银发也难以掩盖他矍铄的精神,富有磁性的声音在报告厅里不停回荡。“应用力学的兴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传统力学解决不了工程上的难题。”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从应用力学兴起,到工程科学思想的提出,这一套技术的发展与超音速飞行等理论需求是分不开的。

  李家春院士带领我们了解了这门学科的内涵,同时,他也将国家需求与这一学科的使命相结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其实,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但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正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讲座上,李家春院士给我们列出了成为工程科学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与培养方式,鼓励我们,培养自己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业奠定基础。听到这里,我早已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就来到力学所,做一个踏实科研的学生。

  PART TWO  谈谈太阳与太阳活动

  与工程科学不同,汪景琇院士带来的是一场关于地球能量之源——太阳的讲座。这场讲座从太阳黑子讲起,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太阳活动与几个世纪以来重大太阳活动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还有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场讲座的独特魅力,在于那一张张、一段段来自实验的真实照片与视频,那一段太阳风暴撕裂地球磁场的动态模拟视频,给同学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这些资料,都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虽然早已在地理课本中学习过太阳的活动,但第一次见到这些真实的资料,不免会感到不小的震撼。

  汪老师说:“天文学是观测的科学,它前沿、真实、神秘而又深刻。”其实,正如纪录片中PARKER团队的成员谈到太阳探针计划带来的最大成就时所说的,“我们将改写教科书”,天文学的魅力就在于亲自发现宇宙中那些未知的事物。

  PART THREE  题外话

  当李老师的讲座结束后,我无意中发现,刚刚结束这场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的李家春院士身边围了一圈同学,他正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一个半小时的连续演讲一点也没有削减他回答问题的热情。同样,景琇院士在讲座末尾的提问环节,也有问必答,而且答得比同学们的问题更深入一步。每当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他就能在数十张PPT中迅速找到相关的那几页,足以看出汪老在这次讲座上面下的功夫之深。

  其实,两位院士的年龄几乎算得上我们的祖辈,他们即使回答问题时不那么详细,准备没有那样充分,同学们也都会理解。但我想,对科研、对年轻一辈认真负责的态度,正是一位院士之所以能够成为院士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张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