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随笔】国科大Day2:“对科技的思考”——李珺涵(北京)

  • 李珺涵 (营员)
  • 创建于 2019-07-17
  • 2705

  新的一天在夏日燥热的空气中拉开了帷幕。一听到铃声就能自觉早起的感觉真好!

  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漫步在在国家顶尖仪器旁,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外观、构型,聆听老师的讲解,我在内心深处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进入中科院研究所学习、工作。给我们讲解的老师对仪器的原理、构造、功能了如指掌,他们一定很熟悉实验室,经常操作一些高端的实验,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眼前是我国的科学仪器,它们有的价值一千多万,“金贵无比”,是它们支持着科研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与发展。我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耗巨资发展科技?

  为什么国家要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科技,而不是把这笔钱用在帮助底层人口脱离贫困上?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久。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确实有他的道理在,他着眼于现状,首先,任何一个国家都一定存在贫富差距,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生活条件可能是极艰苦的。六月初我们全体高二同学到北京城郊、河北、山西乡镇中小学支教,看到了北京之外一些地方条件的落后,许多人心中都萌发出了想把那里变好的强烈愿望。其次,像拍摄首张黑洞照片这样浩大的科学工程,并不会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这两者可能根本不沾边),而且短时间内并不会对全人类有实质上的帮助,比如带来能源什么的。

  然而,尽管存在以上的一些顾虑,大部分国家还是选择大力发展科技。国科大就是一所致力于科技发展的高校。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对国家有着重要意义。打仗的时候,为了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必须掌握制造优良武器的技术,建立各种通讯设备,我不是很懂打仗,但我能确定近代以来的许多战争中,除了战士在战场上卖命,一定也少不了科学家们在后方做研究(这些研究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吃了许多场败仗,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武器太落后,甚至要用热兵器去对抗敌人的冷兵器,根本无法抵抗敌人的进攻。所以说,为了能在战场上制胜,必须发展科技。

  在和平年代,也必须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建设科技强国。拿中国来说,中国经济的落后不仅是人民贫富差距较大,还有技术水平较低的成分。许多高精尖的技术掌握在外商手里,他们只需停止芯片供应就能让国内一些公司很快倒闭。“made in China”既是我国充足的劳动力与成熟的制造工业的标志,也映射出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无奈与悲哀。外商每年向中国的代工企业收取巨额的技术转让费,如果我们不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努力搞科技创新,就会受制于发达国家,而没有自己的强有力的资本与立足之地。为什么别的国家研究原子弹,我们也要研究原子弹?为什么别的国家送宇航员上天,我们也要送宇航员上天?为什么别的国家从2G、3G到4G一步步提高网络技术水平,我们也要加强自己的网络系统,而且要比国外做得更快更好?生物课上,老师给我们讲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了1%的测序工作。我当时就很自豪,尽管只有1%,但也标志着我国在这样一个全球科研计划中占了一份子。我为中国感到很自豪,甚至有想要热烈盈眶的感觉。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科技虽然起步晚,但是在很努力地发展着。许多国际上的科研计划,我们都会参与进去,有时候只是一小点任务,我们也要认领。这样的中国很勇敢,很大方,让我很喜欢。就像一个刚加入新班级的学生,努力地让自己融入集体,于是就参与了各种集体活动。我们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不让这些高科技只掌握在别的国家手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战争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好在我们国家人才辈出,有许多科学领域的人们为了祖国科技的发展投入大量时间和经历,有著名的也有默默无名的,他们是我们敬佩的对象。现在的国内许多公司在慢慢发展自己的创新技术,逐步摆脱外商的束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科学技术也分种类。有的科技与老百姓的生存直接挂钩,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及我们今天在中国力学研究所看到的高铁研究成果。可见,科学技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深入寻常百姓家”的。

  研究宇宙、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同样对人类有意义。毫无疑问,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显重要。宇宙中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未知代表着无限可能,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与可能。

  总之,科技有利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并推动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既要扶贫,又要发展科技,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得更稳。而国科大就是一个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高校,她不断推动着中国的发展腾飞,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重要保证。

责任编辑:表奕 / 张成艺 / 马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