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十九大报告

魏建武:不忘初心,解决矛盾

  • 魏建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创建于 2017-10-31
  • 1555

  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就“矛盾”范畴而言,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推进,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返本归根式的综合。

  “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理解、批判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多篇文章中便提出,不仅以“矛盾”理解社会问题,也以“矛盾”批判社会问题,更以“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共产主义异于其它各种意识形态的地方正在于,它是一种“彻底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继续强调了这一思想,而其终生的思想与事业即是致力于“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孙正聿在其《哲学通论》等著作中指出,“矛盾”不仅是解释世界的范畴,也是批判世界的范畴。但是,马克思的初心、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不仅在于解释和批判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在于“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如果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的初期,恩格斯的辩证法体系与列宁的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解释世界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的时代,卢卡奇和毛泽东的矛盾思想体现了“矛盾”批判和斗争的意义,那么,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建设的时代,习近平以建设和发展的方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便完整地体现了“矛盾”概念理解、批判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意义,体现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解、批判和解决矛盾的初心。

  习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到了16次“矛盾”概念,其中7次是阐述这一“社会主要矛盾”,4次是从理论上阐述“矛盾”,5次谈到了各种具体类型的社会矛盾。

  首先,习总书记这篇报告最为突出、影响最广的就是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总书记通过确认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即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阶段的理解。习总书记不仅以“矛盾”范畴理解新时代、新阶段,也是以“矛盾”范畴理解这一阶段的问题,更是以“矛盾”范畴指引中国解决新时代的问题。他的报告在提到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无不是以建设和发展,作为解决矛盾的首要方案。他说,“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他说,“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他说,“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他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建设”,都是围绕着对这一社会主要问题的解决而展开。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习总书记的报告,当前的各项建设,都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都是对新时代的新矛盾或者矛盾新情况的解决,并且是以建设和发展的方式解决。

  其次,习总书记也继承了革命时期对矛盾的斗争内涵的强调。他说,“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这是习总书记对社会现实的正视,也是对毛泽东“矛盾”思想的继承。

  最后,习总书记也将“矛盾”范畴用到了对各类社会问题的理解、批判和解决上。就国家治理而言,他说,“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就经济建设而言,他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就社会建设而言,他说,“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风险防控而言,他说,“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习总书记用“矛盾”概念诊断和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习总书记的报告将“矛盾”的范畴的解释、批判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充分呈现了出来,着重强调其以建设和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也强调了以矛盾的斗争意义理解严峻的政治现实。但是,对于习总书记的报告,“矛盾”最为核心的意义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这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初心。习总书记在文中3次提到“不忘初心”。首先,习总书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这次大会的主题,以这一主题理解新时代的使命。他说,“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其次,他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和使命。他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后,他要求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他说,“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是习总书记“不忘初心”思想的两个纲目。因此,习总书记所谓初心,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初心,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初心。

  习总书记以孔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报告的结语。一百年前,中国人借助这句话理解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思想理解、批判和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一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建设和发展的方式理解、批判和解决新时代的中国问题,以更加深厚的理论自信往这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共通的理想迈进。

相关阅读: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国科大教师热议十九大报告内容的报道

责任编辑: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