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 是科普 还是娱乐

  • 陈妍霓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3610

2014年,一档号称科学励志真人秀的节目《最强大脑》火了。据悉,这档节目是借鉴德国,而后进行本土化改造,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的节目,因为相关新闻的报道,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量倍增。而最强大脑究竟是否就像它的口号那样,“让科学流行起来”了呢?

前有《幸运52》和《开心辞典》,这类智力竞赛节目也让我们收获了不少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的知识,但我们通常看看就过,谈资更多围绕在参与节目的某位厉害或幸运的嘉宾。

《最强大脑》不同之处在于,它标榜的是“科学”、“让科学流行起来”、“科普”。难得有在网络上关于它的热议,但更多围绕的是脑力开发、智力探索、神经科学等议题。此外,方舟子也就节目内容出面“打假”,节目组的回应引起的更多观众围观,进一步捧红了《最强大脑》。

必须承认,《最强大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秉承科学精神和原则的。例如,节目中的Dr.巍作为科学评判官,坚持着“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以研究者的眼光看着台上的选手,接连将李永波、梁冬等三位嘉宾评委都看好的选手淘汰掉。最近媒体报导的“中国雨人”周炜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复杂的乘法和开根号的计算,而对于周炜的测试结果,Dr.巍并未偏袒,而是根据测试的数据给大家解说,周炜测智商是智障,但是没有自闭症。还有一例,他对其中一期选手赵淑芳能够看字识笔画的能力没有急于做结论,节目组带赵淑芳前往中山大学做完行为测试之后,才非常坦诚告诉大家,赵淑芳看字识笔画的能力目前无法用科学解释。另外,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至少从这档节目中认识了不少科学知识,例如视觉处理、运动反应与大脑的关系,还可以初步了解脑力运行机制等,从中领悟到平时生活善于用脑,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性。

不过,笔者看完《最强大脑》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禁对人类潜能的开发充满了好奇,怀疑自己是否也有不为人知的超能力,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人中说不定也有“天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至少这个节目告诉我们:“有的天才可能被埋没了,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强大脑》给人以这样的错觉:“天才”的超能力是天生的,后天训练被弱化了,高难度的数学、逻辑、记忆等能力必须是先天赋予的才能称作“最强大脑”。这是否会造成观众对于智商过于迷信?《科技日报》的评论文章——“《最强大脑》,徒有‘科学’外衣而已”的评论中指出:“这档节目做的是,将社会中的偏才怪才尽收囊中,然后请他们表演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填补人们对未知无穷尽的向往,最终达到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目的。”而对于这一点,Dr.巍在果壳网专访中回应:“有人说我没有把科学道理说完全、甚至说错了。实际上我在舞台上说的话是会被剪掉的——我觉得学术界没有参悟到这是一个娱乐节目。”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曾经解说过智力娱乐的功能:“科学不去发挥,伪科学就会去发挥;智力娱乐的阵地,科学不去占领,伪科学就会占领——因为伪科学常常是具有更强烈的娱乐吸引力。”通过节目中选手VCR的介绍和现场所挑战的项目,在节目中至今没有选手提到过,他们是否是通过学习或训练造就了优于常人的能力;更多人说的是突然发现自己所具备的某种能力。而这些高智商或超能力被媒体聚焦之后,观众会不会由此质疑“后天勤奋”的作用,再夸张一些,是否会有人利用大众对超能力的迷信,进行药品推销或是辅导脑力开发相关的诈骗活动?

正如Dr.巍所说,他在舞台上说的话是经过剪辑的,时长一小时四十分的节目绝大部分用来呈现选手 “超能力”和竞技过程中的慢镜头,对脑力的科学解读没有充分通过电视媒介传递给观众,其标榜的是“科学”,但展现更多的是“娱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笔者认为,《最强大脑》节目的初衷是科普也好,娱乐也罢,欢呼也好,质疑也罢,至少难得有档电视节目让人如此深入思考,或许思考本身就是娱乐。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