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又正式确立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9年后的今天,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出炉,但结果却并不令人乐观: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差不多相当于鲁迅所说的“喝咖啡的工夫”。尽管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阅读数量有小幅上升,但超五成的成年人认为自己读的书很少。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读书是一种姿态,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是心灵的鸡汤,说起这些观点也很少会有人表示反对;但尽管这样的口号不绝于耳,在真实的国民阅读数据面前,情况似乎很严峻,如若此时回想一番,最近读了什么书,读了几本,有何收获?很多人可能也答不出所以然来。
忙,没时间,读不懂,没兴趣,懒得读。探及原因,大家总是能罗列各种理由,但笔者认为,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读者行为的最大原因。首先,现代媒介呈现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多样,获得信息的途径也远远不止是读书,刷微博、微信,看电视节目依旧可以了解知道当今时事,欣赏前人思想。第二,交通便捷,个人收入大幅提高,人们的闲暇时光往往被旅行、聚会、消费等多样的休闲项目所占据,留给一杯茶、一本书的时光自然就缩减了。
此外,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习惯,只要“百度一下”,任何一本著作的内容和观点都能一目了然。生活节奏如此之快,阅读变成了“扫描”,人们看重获取信息的结果,而不再强调信息消化的过程。
问题或许在于“阅读”之“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人说,只要是接受信息,“读”不应该局限于一本纸质的书籍,只要我们获得了新知识,无论通过什么媒介,都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尹传红在他的著作《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中指出:“媒介的形式和性质,往往决定了它所给予人的思考空间,并造就了思考程度的深浅。而执迷于消遣与放松、颇具快餐文化特色的所谓‘浅阅读’或‘浅思考’已然成了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确实如此,当我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书籍的内容时,当我们在微博上围观各类新闻时,当我们在社交网站上浏览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事时,我们确实在接受“新的信息”,但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所营造的快速、浅层以及强调互动、及时的环境中,我们的思考变得浅了,甚至理解能力也在减退,我们浮于各类新知的表层,而不再经历咀嚼它,同化它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示,很多经典名著在他们眼中显得非常“磨叽”,冗长、晦涩以至于看不下去。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节目中分析了这种心态:“第一,就是一个东西我很讨厌它,我不喜欢它的风格,我就说我看不懂了。第二,就是我其实是能看懂的,但是我不愿意花精神时间在这方面,你可能翻了这本书说看不懂,其实就是说,你不舍得花时间跟精力去看一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而已。”世界名著经历了时间的过滤代代传承到今天,并不是简单地被千万人翻阅而已,虽然一本网络意淫小说、一则相亲直播贴或许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取全球无数人的点击,但它们能够植入人心的力量却太微弱,因为对于真正的好内容来说,重要的是它们在被不同时代的读者理解而感同身受,从而被触动铭记。
因此,笔者认为,读书之“读”,分量之重绝不能用“接受新知”这样的理解来代替。一个“读”字,代表着你与作者共同经历的一段时光,代表着你在与书中的情境和人物进行着对话,代表着你调动了你的脑细胞,由眼前的文字,思考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价值观。倘若真的能做到这般全身心的投入,那么即使面对的不是一本纸质的书籍,也能算作一次真正的阅读了。可惜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为大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充满噪音,倡导快速,并以吸引人眼球、夺取注意力为目标的娱乐环境,而非为我们打开一扇让心灵走上旅途的门扉。更可惜的是,多少高校学子宁可在电脑屏幕前“手贱”一天,也不愿意翻开身后书架上落灰的著作,或者哪怕是打开电子书,点几页没看完的书籍。
关于阅读,美国著名作家阿西莫夫曾表示:“阅读要求你参与其中。作为观众的乐趣再大,也比不上你自己参加演出所获得的乐趣。”这种“参演”,正是笔者所言的“理解”,一种深层次的消化与反思,当你的灵魂进入了字里行间,当你真的体悟到作者想要透过纸张传达给你的思想和箴言,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才是合上书本,打开我们心灵窗户的生命体验。为此,让我们离开鼠标一会,拿起曾经放弃读完的那本艰涩的书,像面对曾经熬夜也要通关的游戏那样,用力敲响未知领域的门吧。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