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则有意思的微博,大意是说,倘若朱自清先生生活在当代,大概会在外出散步看到荷塘美景时,拿出手机咔嚓一下发到朋友圈或是微博里,写一句“今天的荷塘很美”便戛然而止。我暗自设想一番,觉得并没有这么乐观。依目前多数人的状况来推测,更可能的情况是,先生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时,索性刷刷微博,转发些正能量鼓励一下自己,就再度投入繁忙的工作中了,不会将愁绪付诸自然来消解,无暇细品生活之景,更不用说落笔细绘月光在荷叶上的铺洒了。总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样一来,我们中学时代里“朗读并背诵全文”的《荷塘月色》算是彻底夭折了。这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也许仅仅是少了一篇阅读题的小事;但是对于中国文学而言,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虽说这只是个供调笑的段子而已,却让人不禁自问:技术究竟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这类自我怀疑式的问题,其实早已被提出又搁置了千百遍。技术的进步对生活的影响是不是完全正面,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我们的脚步确乎是越来越快了。新事物就像半年一部的苹果手机,总能成功引爆注意力,而不多时又有下一款供疯狂追捧。确实,这个世界从不缺乏热点,而移动互联网则把这些热点清晰地、事无巨细地通通展示在我们眼前,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与世界的联系看似是增强了——知晓了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事件,听闻了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形形色色的观点;然而事实上,这些“知晓”与“听闻”也仅仅是知晓、听闻而已,不断刷新的新资讯吞噬着人们处理这些事件与观点的时间,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在机械地浏览信息而非阅读信息,更不用谈信息的内化与积淀。换言之,我们的自我沟通是越来越少了。
自我沟通在当代显得尤为必要。在被种种事务缠身、受种种信息狂轰滥炸时,静下来听听自己的想法,也许能帮助你洗去心里的焦虑与迷茫,找到正确的方向。小时候看希腊神话时总在困惑,神话中“神谕”的显现是如何不受内心错误想法影响而被人们成功领悟到的。尽管我是无神论者,但对传说中这种神秘的暗示还是抱着些许的好奇;而通常的情况是,即便我们曾得到成败、凶吉、荣辱的指引,却往往在事后才能恍然大悟。那么事前的种种迹象与感受,哪些应当被视作所谓的“神谕”,哪些又该被判定为妄断与偏执呢?后来我才悟得答案:清澈才能见底——内心澄澈,不蒙芜杂,才能开启自然给予的智慧与判断力。而若期望达到这种状态,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常常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可以和自己一起读一本严肃的书,听听自己对这部书的理解与感悟;也可以畅想一下未来,与自己平和地交流一下未来一段时间该怎样努力,过上怎样的生活。总而言之,不要因为外面世界的纷繁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而实际上越来越匮乏的不仅仅是自我沟通而已,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也是一样。过去本应通过见面来畅谈分享的生活现在只需躲在社交网络后窥伺即可得到,仿佛越来越没有互动的必要。说来可笑,社交网络的本意是想通过网络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问题,而现在它本身却造就了距离。过去有朋友发一条状态,我们或评论或转发,还会有一些互动;而现在的点赞功能引入之后,大家纷纷化为“点赞党”,话都懒得多说。网上的一句话十分贴切地表现出我们现在的生活:“网友变朋友,朋友变网友。”事实情况也如此。我们在地铁上玩手机,在公交上玩手机,在亲朋聚会上与其他人一起集体玩手机,被精神快餐占据着生活,却好久没有与家人、朋友促膝长谈了。而退一步讲,就算长谈,却也总是因为年少戾气而产生分歧,往往不欢而散。大约是因为想说的太多而不知从何说起,我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表达的却越来越少。“失语”,似乎是我们这一代共同的顽疾,而网络则一定程度上是这一顽疾的诱因。技术革命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却也惯坏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耐性。同龄的朋友们很多都觉得和他人缺乏共同语言,特别是与长辈们交流时这一点更加明显;而事实不过是没有耐心讲述太多,索性摆出“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的样子,把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通通锁在心门之外,看似独立又理性,实际却不过是自找孤独而已。
我们这一代人伴着“开放”而生,内心却空前的闭塞。于己无暇自省,对人则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愿多谈。在这一片看似热闹的杂芜里,你是否还保持本心?你的热爱、憧憬与向往究竟是什么呢?这些本应该由你自己给出回答。梦想不是由别人描绘,默默转发站个队就可以的,而是你要有自己的答案。同样的,对于家人与朋友,不要仅仅把他们留在屏幕另一端,去敞开心扉,向他们分享你的生活与心事,并去聆听他们的故事。这样,也许你会有新的收获,对于自己的生活圈也或许会有超越“朋友圈”所展示的、更新的认识。
那么,今天开始,让因为手机而工作了太久的触觉休息一下,重新让各种感觉丰盈我们的生活,走过荷塘时不负花期,戴月而归时不负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