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道出了许许多多青年人的困惑和哀愁,而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样的高学历、高文化群体也不能幸免。“我今年都快30岁了,离博士毕业还遥遥无期。就算别人还承认我是个‘青年’,那也是‘大龄青年’了。我到了这个岁数,还要像二十出头的男孩女孩一样‘迷茫青春’,不知道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想想都觉得好笑。”博士生小董说道。
与同龄人相比,研究生的处境有着显著的独特性:一方面,他们在学业上投注了巨大的时间、精力等成本,但短期内还看不到显著的“收益”;另一方面,在他们所处的年龄,正是诸多“人生大事”亟待解决的阶段,“学业” “就业”“情感”……桩桩件件都让人不敢忽视。也难怪研究生们常常大呼“压力山大”了。
如何提高研究生群体应对挫折、承受压力的能力,不仅是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笔者做过多年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常常跟学生们打交道,这些“大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总是牵动人心。因此,笔者想就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长不大的“孩子”——适应能力不足
小雪是某高校硕士一年级学生,她不仅学业优秀,而且青春靓丽。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让人羡慕的姑娘,她的寝室却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呢?原来,小雪家境优裕,自小娇惯,“从来不觉得家务是我该做的事情”。大学时,小雪就读的高校离家不远,有家人的照料,生活基本不成问题。但是她来到北京读研后,自理能力欠缺的问题便逐渐暴露。为了继续照顾她,她的母亲甚至每周末乘飞机来北京,给她打扫宿舍、洗衣服。
蜜罐里长大的小雪,在新环境下终于吃到了苦头:交不到朋友,跟室友关系紧张,生活上也困难重重。一次,她对帮助她的老师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正常的,真没想到在别人眼里,我却是所谓的‘奇葩’。”
小雪的例子或许太过极端,但不少学生的确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本科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理工科的研究生常常埋首实验室,圈子相对封闭,生活较为单调,缺乏同他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这些都让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
不得志的“学霸”——自卑心理凸显
小王从小就被身边的人视为“天才”。从小学到大学,他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一路保送名校,各种竞赛大奖拿到手软。然而,他在就读硕士一年级的时候,突然“失联”了!
在小王室友的帮助下,学校研究生部的老师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他。看到他的第一眼,所有人都惊呆了:“一段时间不见,这孩子变得又瘦又脏,都‘脱形’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小王整个人住在了网吧,沉迷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无法自拔。面对老师、同学的关切询问,小王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自认聪明过人的小王来到中科院后,发现自己身边出色的人才太多,相比之下,自己的优势变得并不明显。第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他不仅不再名列前茅,而且还有几门课程不及格,这让小王大受打击。慢慢地,他开始逃避课程学习,也拒绝与他人交流,到后来,只有在网游中暂时忘却烦恼,麻痹思想。
研究生大多是来自各个高校的优秀学生,当这些“学霸”聚集到一起时,往往发现山外有山,自己则泯然众人,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这一实际情况,主动调整心态,迅速适应环境。但还有一些学生消极应对,丧失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如不及时干预,就可能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
当毕业遥不可及
按正常的情况,小焦早就该毕业了,但她由于科研工作没有达到导师的要求,被迫延期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实我自己觉得做得还算不错,但导师就是不满意。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本来就不感兴趣,现在更是觉得烦透了。但是不做又不行,越不想做,就越不能毕业,就越要长时间地做这件事情。”小焦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小焦自尊心很强,她觉得延期毕业这件事很丢人,因此,她渐渐地不再愿意与课题组的其他同学来往,并且逃避组会、讨论班等交流场合。这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姑娘,逐渐表现出了自闭的倾向。
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是,大多数学生选择读研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不少人并不喜爱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很明确的科研理想,报考时只注重就业前景和导师名望,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这就给很多人的求学生涯埋下了隐患。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是只要记住知识,通过考试就行,而要切实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兴趣和热情的支撑,科研工作会显得尤为琐碎、艰辛。再加上一些学生不擅长处理与导师、同学的关系,学业之路就显得更为困难重重。
当爱情已成往事
博士三年级女生小邹,在与男朋友分手后,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据前去劝解她的老师和同学说:“一连好多天,她就一个人待在宿舍里发呆,整天不吃也不睡。不论谁来劝她,她都无动于衷,只是坐在那里絮絮不休地念叨自己受到的伤害。那情形,让人看着既同情又害怕。”最严重的一段时间里,她甚至出现了幻觉、幻听等症状。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邹在大家的关怀、照顾下,挺了过来,渐渐好起来了。
研究生正值婚育年龄,尚未成家的学生占相当比例。在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中,这个年龄的单身者甚至被视为“剩男”“剩女”,这无形中给很多人套上了心理枷锁。不仅如此,一些研究生长期专注于学业,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技巧,因而在恋爱、择偶上屡遭挫折。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情侣大都是在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不少人存在“输不起”“分不起”的想法。种种原因下,研究生更容易因婚恋问题而引发剧烈的心理冲突。
由上述事例可见,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有其普遍性,但也有其特殊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心理健康建立档案
研究生入学时都会接受一次专业的心理测试,高校及研究所会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心理档案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了解和预防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研究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确定重点监控的人群范围,也就是了解哪些学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帮扶。这样,学校或研究所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疏导,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借网络把心连在一起
几年前,笔者为了配合学生们的交流习惯,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特意建立了研究生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笔者意外地发现这对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大有帮助。学生们大多有在网络社交空间里发状态、写日志的习惯,这些或长或短的“心情语录”总是紧牵着笔者的心。当某个学生的“说说”或“个性签名”中流露出伤感或焦虑的情绪时,笔者就会主动找其谈心,并且呼吁其他学生一起给予帮助。是网络,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让每个学生不再孤单。
拉导师“入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解惑”,不仅指学业上的疑惑,更应包括生活中的困惑。笔者常年与导师、学生打交道,深知导师这一角色在研究生心中占据何等重要的位置。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位学生,他之所以在科研工作中一直提不起干劲,原因竟然只是“感觉导师不太重视我”。经过笔者的一番沟通联络,该导师和这位学生进行了交流,坦诚地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建议。后来,这名学生以相当出色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由此可见,研究生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同导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近几年,我们特别开设了定期举行的“导师培训班”,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导师熟谙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导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和辨析能力,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让课余活动来得更丰富些
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与本科生差异很大。尤其是科研院所缺少了大学特有的社团文体活动,“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颇为枯燥。为了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调节身心,放松心情,研究生部组织了各种活动,如兴趣小组、文体竞赛、春游和秋游等。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方式。
毫无疑问,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而研究生管理部门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笔者深感责任重大。在研究生处工作的这些年里,笔者和许多学生成了朋友,也得到了大家充分的信任。写作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总结自己的经验,提炼自己的思考,若能抛砖引玉,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将不胜荣幸。也希望更多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参与进来,共同关怀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传递温暖,抗击“迷茫”。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