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首届本科生的到来,给国科大增添了一抹活力与色彩。然而,这群刚刚迈出中学大门,一直被父母呵护长大的大一新生在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也会无措、迷茫。但让他们不曾料到,暑期在家乡认识的国科大招生组老师们,却及时地送来了关心和问候,让他们感到这个冬天很温暖。
云南篇:师生情意蕴长
2014年8月27日,国科大首批本科生报到。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生提前来到学校。告别父母和家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第一次迈进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门,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在享受新鲜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些迷茫。四顾之时,来自云南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接到了一个电话:“到学校了吗?到我的办公室来吧,有好东西给你。”电话中亲切的口吻,好像是当初在云南认识的老师?陌生的学校,熟悉的声音,一场奇妙的邂逅开始了……
“嘿,原来是马叔!”来自云南的大一新生杨昊天无法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脱口而出。在场的还有云南招生组的老师,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展现在他们面前,顿时,抹去了萦绕在心中的乡愁。
马叔,其实是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云南招生组总负责人。在云南招生时,37名来自云南的考生,报考国科大时,马石庄与每一位考生曾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在他们眼里,马石庄不像领导,而像位邻家大叔。于是,他们亲切地称其为“马叔”。
交谈中,马叔与他们聊了很多有关如何面对新环境的问题,言语之间不胜关切。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套俄罗斯的数学教材和配套习题,并在扉页亲笔写上对云南学子的寄语——“不偷懒、不贪玩、不挂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寄语题写在一本十分艰深的《数学分析习题集》上——“这题都是人编的,有本事就全做出来”。《习题集》是B.A.卓里奇所著的一套俄罗斯数学教材,也是国科大为数学、物理专业的本科生精心挑选的大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这本晦涩艰深的教材扉页上,蓝色的字迹遒劲而有力,充满对云南学子的鼓励和期许。
当然,对于37名来自云南的大一新生来说,最令他们难忘的事情少不了2014年国庆节聚在一起包的那顿饺子。
国庆7天假,大部分同学趁此机会回家探亲。由于云南路途遥远,回家需要两天半的时间,因而大部分云南学生选择了留校。
正当长假,他人皆返乡;有家难回,顾影惆怅。乡愁愁煞人,相思堪寄谁?
为了不让同学们感到孤单,国庆假期的第六天傍晚,马叔把37名云南学子召集起来,在四公寓食堂,用包饺子,融掉乡愁,化出温情。
“拼桌子、和面、擀皮儿、包饺子,动手!”马叔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忙活。包饺子看上去易作,实际却并不那么简单。面粉弄了满脸,馅也糊了满手,饺子的形态仍旧异状百出,“歪脖子的”、“露笑脸的”、还有“瘪肚子的”,好不有趣。相互调侃,又相互帮助。尹明杰同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如发生在昨日般清晰。
看着独生子女们不精的手艺,马叔一遍一遍做示范。云南学子尹明杰同学回忆道:“马叔的饺子包得很熟练,他帮我们和面,又教我们该如何把馅完美地包进去。”
但马叔让人惊叹的不只是他能包出精美的饺子,还有更精髓的——“包饺子就像傅里叶变换,先将肉、蔬菜切得粉碎,再把它们混合,摇身一变,变成一种更加美妙的东西。”的确,傅里叶变换的核心不正是分解合成,但效果奇妙。理科学习与日常生活在这一刻巧妙地穿越,又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听到马叔既巧妙又充满违和感的比喻,满堂捧腹,笑声此起彼伏。“马叔真神!居然可以把数学分析里的傅里叶变换和包饺子联想起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杨昊天与记者分享这一细节时,兴致仍不减当初:
——“太好玩了,特别好玩!”
——“不想家吗?”
——“想,但有很多课外活动,也就不怎么想了。”
——“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来到国科大,学到了好多东西。还有,我发现,马叔才是真学霸……”杨昊天笑着说。
平实如茵,虽无海之波澜,却包含着那耐人寻味的嫩绿。问家乡何所在?道是他乡似故乡。
江苏篇:在电话的那边
徐立,国科大首届本科生,一名来自江苏的大女孩。
对徐立来说,2014,让她感到温暖的是国科大江苏招生组刘红雨老师那一次又一次的电话,陪伴着自己每一阶段的成长。在她的心里,这是推动她进步的力量,是驱散她未来道路上迷雾的阳光。
2014年8月28日·
开学第一天·
第一次电话
初入国科大,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的徐立感到不知所措。此时,刘红雨老师打来了电话。再也没有比贴心的关怀更令人动容了:要多吃水果哦;北京的冬天很干燥,一定要备一个加湿器;冬天要记得戴口罩防雾霾,收到了吗?……关怀与温暖透过这点点滴滴沁入到她的生活里,传递着父母一般的关怀,营造出家一样的温暖。
“想家很正常,但也不要太想家。”“困难可能会有的,如果遇到什么事随时来找我。”恳切的言语注入初入大学的徐立心中,令陌生环境带来的无助感渐渐散去。这一份份温暖让她找到了生活的支点,获得了可以依靠的力量,不再迷茫。
2014年10月12日·
正式上课一个月·
第二次电话
时间渐渐推移。一个月的学习中,大学的课程梯度令她感到十分不适应。面对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与生活秩序,“调控时间”成为此时横在眼前最难翻越的一座大山。焦之愈急,虑之愈切。
电话在一个难眠的夜晚响起,徐立的倾诉充满了不安和烦恼,而电话那头沉静若水的声音却渐渐使她的心绪平静下来。“我们都有相似的经历,能体会到你的无助;但要找到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平衡点,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知不觉间,心结被慢慢打开。倾诉是良方,而能寻找到愿意听你倾诉的人,便是机会赋予了。“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正能量总在我们周围。”从电话线另一端一点一滴传递过来的温暖,令她逐渐寻找到勇气,睁开双眼,展望未来。
2014年11月15日·
期中考试前夕·
第三次电话
大学阶段的第一场考试。刘红雨老师的电话再次如约而至,徐立对老师诉说了她的疑惑与不安。刘红雨老师告诉她,关于期中考试,只是学业评估的一部分,是日常的测试:不必担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成绩自然不会不尽如人意。
每每在迷茫困惑的时候,徐立总能接到刘红雨老师的电话。电话另一端的老师陪她走过了开学、上课、考试的种种不适,在与刘红雨老师的一次又一次通话中,她收获了温暖,坚定了未来的方向。
陕西篇:不一样的考后时光
这是国科一期招生故事的十分之一,也是陕西招生故事的百分之百。
国科大本科生中的陕西学子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场面试。面试考官中,有“杰青”,也有院士。这是学生们参加完面试后才得知的。“啊,不会吧!幸好我是事后才知道,要不然可能崇拜得会搞砸。”一位同学笑道。平易近人,是当时国科大招生组老师留给所有同学的印象。面试中,他们对大家不熟悉的问题会进行描述与引导,无形中给紧张的学生们传递着温暖,使他们更加轻松。
高考成绩出来后不久,几乎所有考生都还在给各种学校打勾、画叉时,国科大的准学子和他们的家长们,已经在陕西招生组老师的陪伴下,开始了告别中学的第一场旅行。这场历时两天的旅行开始于国家授时中心,在那里,陕西学子不仅一睹原子钟的真容,还了解了许多天文知识。尽管展示在大家眼前的只是几个跳动着数据的显示屏,但还是给在场的许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转至蒲城,在这里,同学们见识了授时中心的旧址——简陋的地下室让人很难将它和“精确”二字联系起来,但是同时这里也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无论多么清苦,科研依旧可以生机盎然。
之后,同学们参观桥陵,在那里见识了自己家乡的历史风光;又前往渭南参观陶艺村,在那里见识了各国的陶艺作品,这样的经历让大家都非常感动,原来自己的家乡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知行合一的一次旅行,让同学们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了解了科研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真正的科研究竟是在完成什么。
陕西招生组选择了一场别样的旅行,为陕西学子的大学生活预热。而招生组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远没结束,入学之后,他们组建了陕西学子微信群,继续关注大家的生活。
后记
2014年8月27日,国科大首招300多名本科生入学。这是一个华丽的句点,但同样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冒号。他们走过了高三,迈过了高考,度过了大学适应期,又告别了2014。2015的登场,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一场场新的奇遇,新的冒险。
困难仍在,然而感动依然。
冬天,围坐炉边分享一壶热茶吧,不是龙井,不是普洱,是一个个温暖的回忆……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