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先生的情怀

  • 管载麟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3870

李佩先生是我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我校外语系退休教授。她今年虽然已经九十四岁高龄,但依旧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健康快乐。

2013年春节前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亲自登门看望李佩先生,嘘寒问暖,送去新春的祝福。白春礼院长是我校首届毕业生,亲身聆听过李佩先生的外语课。即便是白春礼担任科学院领导后,他也一直尊师重道,亲力亲为,曾多次登门探望过李佩先生。

今天,我们采撷几个故事,感受一下李佩先生的高尚情怀和人格魅力。李佩先生的成长经历体现了她的爱国热忱,她的教学经历见证了我校诞生和发展历程。

参加进步活动 接受革命教育

1938年,李佩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当时学的是经济学。那时很多大师都在昆明,学生整天接触的都是一些知名教授们。在昆明她曾当过学生会副会长,当时很同情“左派”学生组织,参加并帮助过他们搞一些活动。另外,李佩还发动同学为青年女工们组织文化学习班,教她们认字、唱歌、跳舞、演戏,帮助她们解决各种困难。

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李佩到重庆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这个协会里面有地下共产党员。当时,美国劳工组织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给协会捐献了一大笔钱,协会就利用这些捐款办了一些工人夜校、福利社、图书馆与托儿所,帮助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工人和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在这一时期,重庆发生过许多大型群众性活动,其中最出名的是较场口事件。从这个集会之后,中国劳动协会的政治态度更加明朗了。从此,李佩开始萌发了革命理想的追求。

1945年9月,国际工联在巴黎举行成立大会,李佩当时作为中国代表朱学范的助手,也来到了巴黎,并且见到了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发同志。国际工联的会议刚刚结束,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莉等又发起在巴黎召开世界妇女大会,李佩作为中国代表之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大会上,李佩被选为大会执行理事。当时,由于国民党方面拒绝签发护照,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颖超和蔡畅未能参加大会。回国后,李佩把大会发来的文件和电报送到八路军办事处,帮助大会和中共取得了联系。

1947年2月,李佩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上学,学习社会学。在康奈尔,已经有西南联大的学生,有一些同学聚会,这样和郭永怀就比较熟了。有一次中国学生会请他来做一次火箭的报告,李佩也去听了,之后对科学发生了兴趣。1948年,李佩与郭永怀结为终生伴侣。1951年,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主任请李佩给美国学生上中文课,这些学生都是美国准备到亚洲地区做外交官的。李佩教了几个学期的中文,这也是她后来教书育人的开端。

1956年,李佩、郭永怀夫妇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

焕发青春活力 倾心教学研究

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第一个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名研究生聚集到了研究生院。李佩被调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负责人,带领刚分配到研究生院的三名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开始筹建外语教研室。当时既缺少教员,又没有教材。李佩想出多种办法找老师:一是邀请大学的教师兼职,返聘退休教师;二是到科学院物色合适人才;三是办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自己培养师资。

当时,研究生院还招聘了一批外籍英文教师,他们大多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有洋人也有华裔,美国人玛丽-沃特小姐(音译)是其中的一位。她带来了TOEFL试卷,李佩从中受到许多启发。TOEFL考试更注重听力和阅读,后来根据TOEFL考试的原理,李佩进行了研究生英语考试方法的改进,把TOEFL的出题方式首次应用到国内。光请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需要,李佩还着手培养英语教师,在中国开创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从1979年开始招生,首届学生共有18个学员,后来他们都充实到了教学一线,解决了师资缺乏的长远问题。比方说,张一政、韩文盛等后来都成了研究生院外语教学的中坚力量。

1983年,全国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李佩主动请缨,在中关村地区率先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京区博士研究生英语培训点。没有教学用房,就自己联系租借;教学人员紧缺,博士英语点没有编制,就尽量挤;没有行政经费支持,就用有偿代培、申请专款等办法运筹;教材几乎全部自己动手编写。就这样,经过多年努力,研究生院博士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已经形成较大规模。

在通过各种方式招老师、培养师资的同时,李佩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地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后来在外文出版社出版,并被其他高校研究生采用。几年下来,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旺盛,年轻的同学进步更快,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大长进了,口语琅琅上口。有许多学生能直接用英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与国际科学进展接轨,也正因为这点,当时有人把研究生院称为“第三外国语学院”。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0月Mary小姐向李佩提议,向同学们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并且鼓励大家自行办理申请手续,争取美国大学研究院的奖学金。当时,李佩和Mary小姐就向研究生院副院长彭平建议。李佩回忆说,记得那天彭平先生背操着双手,踱着方步,若有所思地说:“我已经老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怕的了,你们就这么办吧!”

此后没过几个月,近百名同学从美国几十所大学获得了助学金,其中有一个同学于二十一天内,就办妥入匹兹堡大学的一切手续,速度非常快。不出一年,数百名同学飘洋过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所开启的留学潮,就此在全中国磅礴兴起。三十年多来,数十万华夏学子走向世界,无数学成者或者留居海外,或者回来报效祖国,立足科技,创业从商,涌现出一批佼佼者。80年代初期从研究生院出国的朱学渊同学感慨地说:“我们留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艰苦而奋发的生活,缅怀那些曾经启迪过我们的一代无异于民族英雄的学术大师,更感激那些作了无数善举而不事声张的光荣先辈们。”

实现入党夙愿,热衷公益事业

1979年,李佩写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12月发展为预备党员,1981年组织上正式批准李佩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过六旬,李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1987年李佩退休,一直到1999年才正式离开教学岗位。

退休后,李佩和桂慧君等一批女学者,发起成立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这是一个老年知识分子自己的互助团体,一个老年群体独立自主选择和安排晚年生活的社区。中心随时为所在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必要的服务:急救信息,家政家务帮助信息,组织老人之间互相照顾,医疗保健讲座和咨询,提供义诊和配眼镜便利等。这个中心曾经组织老年人学习插花等技艺,举办各种展览会,展示老年人的艺术和科技作品。中心还组织了外语学习班、中老年电脑学习班、心理专家咨询、社区医疗咨询、老年合唱团、老年手工制作、古琴学习班等,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为了让中关村地区的离退休老人能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有个“充电”的机会,“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每周举行一次知识讲座,它的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十余年来,已经举行了三百场左右。举办的讲座分为科普、健康、时事政治、文化文艺、社会科学与法律等几个系列,邀请到的演讲人有中科院院士、研究所所长、知名人文学者等。讲座的主题,有最新的科学进展,如声学和国防现代化、纳米科学最新进展、电脑网络、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完善与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有社会问题的分析,如人权问题、社会学与经济学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和老年人有关的话题,如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若干问题、膳食营养与慢性病、听力保健、老年心理与健康、老年社会心理学;也有老年人喜爱的文化艺术,如敦煌艺术、京剧表演艺术、古琴讲座音乐会、科学与艺术画展、古诗词欣赏等等。

这些讲座可以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媲美,它甚至比“百家讲坛”的形式更活泼。为了举办这些讲座,李佩和其他老同志付出了许多心血。每次讲座的内容,都要提前考虑。讲座的内容既要新颖又要为老年人所欢迎。听讲座的人层次大都很高,不乏各方面的专家,因此主讲人也要有相当的学术水准。李佩先生的辛勤努力向社会证明:这里的老人是社区服务的接受者,更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区资源的贡献者。

李佩先生耄耋之年,还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事业。她三次参加学校的新生开学典礼,以自身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和工作经历,谆谆教诲,感召青年学子钻研学业、立志成才、报效国家。2011年初冬之际,在邓勇书记的陪同下,李佩先生还亲临雁栖湖畔,参观正在建设的未来新园区。她衷心祝愿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作者系国科大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