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入错行——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点拨毕业生

  • 李晨阳 魏娜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026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则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那么,毕业生应当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怎样选择从业方向?如何武装自己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3月9日下午,带着这些问题,国科大记者团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先生。

如今的王玉锁已有数十亿身家,但他的创富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王玉锁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最开始,他只是打理一些小生意,并且尝试了多个行业,但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燃气业领域,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此后,他乘胜追击,“好风凭借力”,借着“西气东输”重点工程,把企业越做越大。目前,他开创的新奥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非国有城市燃气专业运营商。

立业先要选对行

王玉锁认为,创业要想取得成功,选择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创业者一定要选对行业。选行业的学问太大了。首先要问问自己,你有哪些资源?这个资源包括资金、人脉甚至家庭背景等。”

“新奥能走到今天,入对了行很重要。”王玉锁进一步解释道:“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一些运气的成分。我出生在河北,历史上就是一个商贾云集的地方。所以,商业意识、商业环境都比较良好。我每天上学、回家的路上,都会看到人们在交易。这就培养出了我对商业的一种感觉,能马上感到‘这也许是一个好机会’。”能敏锐地发现并把握商机,在选择行业时具备前瞻性的眼光,这是王玉锁能走向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

除了“人怕入错行”之外,王玉锁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建议:“创业还是要找好合伙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但若能形成一个三五人的小团队,就更容易成功了。有了资源,有了团队,再有一定的战略性的想法,你就基本上可以创业了。开始的时候,尽管大家各有所长,但是先不要太明确地分工,大家还是应该形成一种集体创业的氛围,树立每个人都要为企业负责任的意识。

新时代的创业有新特点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现在的创业环境和上个世纪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毕业生抱怨当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太小,“穷孩子”们创业致富的空间也正变得越来越逼仄。对此,王玉锁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目前的创业环境,从好的一面讲,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基金、银行,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另外,法律环境也好了很多,为商业行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保护。而且现在人们对商人也更加尊重了。但另一方面,现在能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行业的选择也比较局限,因为基本上各行各业都已经有先驱者取得了成功,并且占据了位置和资源。”对此,王玉锁的建议是:“‘新、难、险’是这一代年轻人创业的关键词。就是要创新,敢闯别人不敢闯的难关,勇于承担高风险。创业,一旦你做成了,对自己、对社会都会非常有意义。”

“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在于,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很强的。所以我觉得对年轻人来说,创业其实并不是很难。”对今天的年轻人,王玉锁还是抱有几分欣赏的态度。“不过,企业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学校里不一样。在学校里,评价的标准是考高分;但在企业里,你必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要出成果。”王玉锁认为,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心态还停留在象牙塔里。要想创业,首先还是应当在心理上和认知上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化。

应当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业难”的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王玉锁认为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有社会、个人和不以人力为转移的自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国家的毕业生结构本身就有不合理之处,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没有培养,有些学校培养的人才我们却不需要。比如技工,现在培养的少,供不应求,于是就出现有些技工的工资甚至比很多大学生都高的现象。再就是择业问题,大学生在学校只学习理论而没有工作经验,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好单位’去不了,又不愿意去一些基础岗位工作。还有就是地区差异,大学生在发达城市已经饱和,在偏远地区则非常缺乏。”

而要真正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都必须负起责任来。在招聘会上,不少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从而将很多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没有经验、没有工作积累找不到工作,这成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上绕不过去的死结。对于这种现象,王玉锁呼吁企业要勇于负起企业责任,他说:“我们每年都要招聘一定比例的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已经由别的企业负担了学费,我们也要自觉承担一批培养新人的‘社会教育经费’。”

“除此之外,学生应当注重择业观的培养和社会生涯的规划。找工作的人恐怕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被问到对未来怎么想、有什么职业规划等时,往往答不出来。”通过与身边很多孩子相处,王玉锁也感触颇多,“现在的学生在象牙塔里呆久了,对社会不了解,也不懂得做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于自己的孩子,王玉锁很注重培养这一点,他说:“我会给他讲一步步怎么做比较好,未来的路慢慢就清晰起来,而有的孩子到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样他们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家长自己也没受过这种教育,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对孩子的未来规划给予指点。所以,这就需要学校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了。大学生一进校门,学校就要教育他自觉地接触社会,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

王玉锁建议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择业时,要注意将就业方向与人生的大方向联系起来。只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即便发现专业不适合也可以及时转换方向。

学历不等同于工作能力

目前,在毕业生求职过程经常有这种现象,高学历的人反而不如低学历的人更容易获得职位。对此,王玉锁表示: “谁有能力谁去做,这就是市场经济。不存在谁抢了谁的饭碗。”

其实,能力的提升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磨合的过程。在这个层面上,王玉锁比较了高职生和高学历人群的差异所在。“相比于大学生,一个高职生往往更愿意做基础工作,在工作中就会学到很多知识,在发现不足后还可以再去读研、读博,这样就把实际和理论结合起来了。而学校的培养是理论教育先行,然后再进入社会,用理论去结合实践。”两个过程看似相反,其实只要完成的好,是可以殊途同归的。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说“找工作专业不对口,学校学的东西都没有用”,王玉锁说:“专业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没到用的时候。就比如一个学管理的学生,到了公司都是从简单的工作做起。等几年之后晋升为经理了,他之前学到的专业理论就能派得上用场了,这也是高学历人才在职场中后期的优势。”

“但是年轻人不应当盲目追求学历。”王玉锁解释道:“人才的金字塔(社会上实际需求的人才结构)和象牙金字塔(学历结构)正好相反,象牙金字塔是高级知识分子在顶端,而人才金字塔中技能型人才很多,高级人才很少。所以高学历人才就业就成了问题。况且,学历只是代表专业知识的扎实,而却不等同于工作能力。”

性格与择业观念

采访中,王玉锁多次提到性格和择业观念的问题。虽然,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但企业基本上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品德和心理承受力。“现在的80、90一代往往性格比较高傲,有些大学生学习很好,但一进工厂没人管你学习怎么样,于是就有人感到落差很大,出现很多问题。这一点学生可以在学校里就多多锻炼和学习。”

很多毕业生都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求职时怎样的表现才能打动用人单位。王玉锁给记者分享了新奥集团的一个真实事例。曾经有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的小伙子,给新奥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门寄来了厚厚的一摞简历,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并且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但是新奥集团出于一些考虑,最开始并没有录取他。与一般人的失望和放弃不同,这个小伙子在得知自己落选后并没有气馁,而是主动来找新奥的人力资源总管询问。之后他又多次前来自我推销,阐述了自己对企业的认识和看法。终于,他的执着和自信打动了用人单位,一位经理选他做了自己的秘书。事实很快就证明这个小伙子很有能力,如今他已成为公司的高管,在事业上前程似锦。

这个故事反映出当今的求职者需要具备的一些素质。“首先是沟通能力,你得把自己的诉求,自己的优点甚至不足讲出来,让别人了解你;其次是执着,要勇于发挥百折不挠的‘韧性’让别人记住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力,像那个小伙子,就是先凭借‘韧性’进入公司,再凭‘能力’留下来的。”

王玉锁建议今天的高校毕业生,在最开始找工作时,要有“三不”原则:一不计较薪水,二不计较岗位,三不怕吃苦。这是很朴素的道理,但倘若一个毕业生能把这看似简单的“三不”做到的话,也许就业也就不像“传说中”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