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李玉洁接触,是通过电话。我电话约她采访,确定采访地点是她的寝室。当得知我住在中关村园区,需要坐班车前往玉泉路园区时,她主动提出在班车停靠点迎接我,她说:“你没在玉泉路住过,可能找不到一公寓。”我听了非常感动,如此善解人意、细致入微的女生,想必在支教时有很多美丽的故事发生吧。
“支教就是我的选修课,从不逃课”
“刚入学的时候,校园里好多社团纳新,我选择了支教社,因为我觉得在支教社我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些实事。”李玉洁坦言,自己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参加过支教,正是因为没有参加过,所以非常乐意去体验一把。
加入支教社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支教社迎新大会,这次会议对李玉洁来说意义非凡。在会上,马石庄副校长的演讲深深地鼓舞了李玉洁,在精神层面上给了她力量!支教社的老成员现身说法,讲了自己过去的支教生活,李玉洁听了之后,对支教生活充满憧憬。
李玉洁在华奥学校支教,授课时间是每周四的上午第四节课,也就是11:10到11:55。她每周四在自己学校里上完一、二节的专业课,就坐公交前往华奥学校支教。她说:“每个周都这样准时规律,上完这节去上那节,感觉支教就像我的一门课了,只是由听课变成了讲课。”说这话的时候,李玉洁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她从不将支教当作负担,而是快乐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李玉洁告诉我,一开始定岗时,就结合了自己的空课时间,所以能保证有课余时间去支教。她说:“至今没有缺过一节课,而且其他支教人员也没缺过课。”李玉洁把支教看作一件重要的事,所以在她的日程安排里,这个固定的时间是专门用来支教的,其它的事情都不能与之冲突。李玉洁舍友对她的评价是:“玉洁啊,她的生活是非常充实的!”
我问她支教学校离她有多远,她回答很近,“坐公交几站地而已”。她说的那么轻描淡写,我可以想象,并不是每次坐公交都那么顺利,天气恶劣时,站在寒风里等车可不是件舒服的事。
一声声“老师好”振奋人心
李玉洁真切地体验到了做老师的乐趣。每周四踏进华奥学校,走进校园、穿梭在楼层走廊里,学生稚嫩的问好声此起彼伏。李玉洁说:“虽然这些孩子是农民工子弟,但是他们非常懂礼貌,见了老师就问好,无论你有没有给他代过课。”和全国各地大多数中小学一样,华奥学校每个班级在上课前都要由班长喊“起立”,然后全班同学齐刷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好”。李玉洁是这样描述的:“这一声老师好,直喊得我精神抖擞,无比振奋。”同时,李玉洁又悄悄地对我说:“你不知道,作为一个尚未脱离学校的老学生,听到小学生叫自己‘老师’,那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感觉!”
深受学生们真诚的爱戴和尊敬,李玉洁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工作起来更加有劲头,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地教课。课堂内外,李玉洁始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定位自己,力所能及地关心、爱护学生。李玉洁深知,这些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常常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们缺乏应有的关爱。作为一名支教教师,需要做的还很多,尽管每周只有一次课,她也尽可能多地去关爱这些孩子。在课堂上,李玉洁看到有学生坐姿不正确,总不忘去矫正他的坐姿。这里的学生都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不好。在第一堂课时,李玉洁就发现很多学生的文具跟不上学习要求,第二节课她就带来了自己准备的文具,比如画笔等,分发给缺少文具的孩子使用。一次课间休息时,李玉洁看到一位学生吃零食,而且是垃圾食品,她就走过去,耐心地讲解垃圾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旁边很多学生围在一起听,这群年仅八九岁的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天冷了叮咛孩子们加衣,吃饭前嘱咐孩子们洗手。点点滴滴之中,李玉洁对小学生们的关怀可见一斑。
代美术课,品尝初为人师的酸甜苦辣
李玉洁负责四年级一班的美术课。因为没有美术教材,李玉洁就从网上下载很多简笔画,上课的时候,画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学着画。她说,虽然是四年级的学生,但课堂纪律仍然很难维持。她说:“经常是我在黑板上画完一个图画,就有孩子突然站起来问‘老师这是怎么画的’、‘老师那是怎么画的’。”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李玉洁哭笑不得,后来就逐渐地能协调课堂了。每次上完课,李玉洁回来都要反思这堂课的效果,她发现,绘画的主题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效果会更好,比如画喜羊羊,孩子们就很积极。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绘画基础不同,所以很难协调,同一个简笔画有的学生说简单,有的学生说太难了,画不出来。
于是,李玉洁决定调整授课内容,几经辗转,她找寻到了美术教材,从此李玉洁就按照这个教材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因为有了教材,备课就得更加有逻辑、有内容了。为了能讲好课,李玉洁事先上网搜索“四年级美术教学公开课”视频,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实际上课情况跟公开课是有很大区别的。最难把握的一点就是课堂互动,如果学生互动不积极怎么办、如果互动过于积极又该怎么办,这些情况都要考虑到,李玉洁就在备课的时候,设计多个课堂计划以便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
李玉洁说:“如果教材上某一章节欣赏内容较少,那我就引导学生多画一些图画;相反,如果某一节欣赏内容多,就相应减少绘画量。”在课堂上,李玉洁发现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同,有的学生是布局不合理,习惯性地将图画在纸张的某一角落上,而不是中间部分,有的学生是色彩不到位。根据这些情况,李玉洁一一指点。发现有学生画得很漂亮时,她也不吝啬于表扬优秀、鼓励创新。
李玉洁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美术课上锻炼学生的这一能力。只要课堂时间允许,李玉洁就请同学们站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画的内容。
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不好好上课的学生,李玉洁的处理办法是全面了解这个学生,对症下药。她先找到班主任详细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再回到班级里耐心劝导他。班上有个学生抵触画画,在李玉洁的努力下,这个学生已开始拿起画笔学习画画了。
学期初,李玉洁规划得很好,甚至可以说完美,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每个学生在绘画上都有提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经过大半个学期,她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为此她也苦恼了一阵。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急于求成,李玉洁后来就调整了心态,一如既往地用心备课、教课,在日积月累中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玉洁说:“每次去之前,感觉精力充沛的;但教完一节课回来的时候就很累,说不出来的累,嗓子也哑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公交车上能有个座,特别想坐下来。”她感慨道,没想到老师教课是一件这么辛苦的事。
举办“垃圾分类科普活动”
身为支教社科普组负责人,李玉洁除了代课之外,还带领支教社科普组举办了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活动。
整个活动从策划到实施,李玉洁一直忙前忙后。在组织活动时,很多部员因为上课时间冲突,不能参与。李玉洁对此非常理解,我问她,人手少是否影响到活动的实施?她笑着说:“还好啦,一个活动并不需要太多人去忙,只要现有的人都发挥自己的力量就足够了。”
垃圾分类活动的主题就是培养孩子垃圾分类意识。在策划活动的时候,李玉洁就和部员着重讨论如何避免这个活动流于形式,他们在一起想方设法使活动内容丰富,使孩子们的个人体验更深刻。李玉洁决定将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准备生动简洁的垃圾分类知识用于课堂讲授,然后准备实体的教学用具用于课堂演示。为了上好这堂课,李玉洁和部员一起制作了简易的仿真垃圾箱,首先设计并打印出分类垃圾箱的外观图,图上有循环再利用的标志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字样,然后贴在纸壳箱子上。李玉洁还收集了多种垃圾,比如香蕉皮、烟头、废纸等,用封口袋包好后分发给学生们,让同学们根据垃圾的性质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里。为了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这个活动,李玉洁还精心策划了知识问答等环节,准备了很多小奖品。
第一次垃圾分类科普活动在树仁学校的两个班级举办,科普课现场,很多老师过去旁听。活动结束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自发齐唱歌曲对李玉洁一行人表示感谢,其中一个班级唱的是《隐形的翅膀》,另一个班级唱的是《国歌》。李玉洁现在回忆起来仍旧很激动,她说:“那些孩子真的是在用心去唱,认真地唱,那场面很壮观、很感人。”
采访结束时,李玉洁告诉记者,她下学期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理由很简单,就是支教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