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师归根在文化——访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黄力

  • 陈敬丹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4709

走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清新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走廊里安放着沙发和小茶几,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照在走廊中的绿色植物上。隔着实验室半透明的玻璃,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若隐若现。为了了解微生物所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国科大记者团专访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黄力。

外表儒雅,内心坚毅的“海龟”

黄力,有一副典型知识分子的气度,温文尔雅,思路清晰。他是1996年回国的,在国外所学的专业是微生物,毕业后在美国Pomona学院任助理教授。那个时候,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但是国外安逸的生活,优越的科研环境没能留住他归国的步伐。根据自己所学专长,黄力打定主意要进微生物研究所。他写信给当时的微生物所所长:“我什么都不要求,只要有一个地方,能有张实验台,可以做点想做的事情,希望将来能有‘浪里淘金’的可能。”就这样,黄力举家回国了。尽管他知道国内科研条件有限,自己要求也不高,但是实际条件之差令他感到有些意外。那时微生物所还在中关村的老楼里,破旧不堪,分配给他的是一间空空荡荡、二十几平米的屋子,没有任何仪器设备。黄力满腔的热情被这个冷清的屋子降了些温,但是他没有离开,没有抱怨,而是留下来,一直做了下去。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无论是科研课题、硬件设施,还是生活条件,已经不亚于发达国家,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海外归国学者,甚至还有外国专家前来工作。可是,在黄力回国的那个年代,中科院的工作、生活各方面条件都不完备,没有梧桐树,也难引金凤凰,一位已经在国外知名院校获得助理教授职位的学者能在此时回国,的确是难能可贵,而支撑他回来的只有“信念”。

自由探索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并重

关于研究生的培养,黄力表示:“做导师,我希望传递两样东西,第一,希望我们的学生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这是科研的灵魂;第二,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一方面要考虑国家需求,为社会做点有用的事,另一方面科学也有可能带来负面的东西,要想办法避免,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黄力始终把自由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贯穿于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希望学生在这两方面能有体会和感悟。但同时他也提到,这并不是简单地开一堂课,通过简单的灌输能做到的,而只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这两点也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东西,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涵。

培养大师,归根在文化,氛围是一种力量

谈及培养大师的问题,黄力认为关键是文化。为了培养大师,中国需要培育科学文化。黄力说:“文化是方方面面的,不是某一个东西,是所有细节的总和。”

微生物所的五个研究室每年都要召开各自的年会,学生、老师要做报告,这对每个学生来讲是一种训练,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种学术氛围,有利于培育文化。

谈到国内外的学术氛围差异时,黄力举例说:“我在国外时,坐班车上班,经常听到,博士后和研究生议论跟自己研究项目相关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这儿议论的多半是与实验关系不大的东西。这与国外的一些地方比起来,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黄力认为,这虽然是小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科研氛围,那么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就会让自由探索精神融入血液。

研究生应知道为何而来

到中科院研究所就读的学生,有多少是对科研感兴趣的?据调查,可能三分之一是有兴趣的,而大部分是没兴趣的。既然没兴趣为什么来呢?黄力认为,这与中国社会和我们的教育体制相关。国内中小学都是应试教育,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但是做科研、当科学家在中国社会又有较高的地位,容易得到父母、家庭的支持,社会的尊重,因此许多学生随大流走到科研的道路上来了。但是他们从没想过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或是压抑自己的兴趣。由于只专注课本知识,大多数初到研究所的学生对研究生阶段要做的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了解,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黄力看来,解决发现、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至关重要,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科普让孩子们了解科学

黄力认为,科研兴趣应该从娃娃抓起,他非常热衷参与科普活动,从1998年就开始参加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让有志于研究科学的中学生到科研实践中去了解什么是科学,并和他们建立长久的联系。

他说,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中学生真正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无论是否喜欢,知道什么是科学就可以了;也希望同学们到微生物所了解、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将来是否走科研的道路。

而这些科普活动确实起到了作用。黄力举了个例子,北京四中有位学生, 2002年的整个暑假都在微生物所开展科研实践。他学习成绩比较好,被保送到了北大物理学院,专业是生物物理,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做研究。正是少年时代在微生物所的经历,使他了解了科学,并与一些老师建立了长久的友谊,这也使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比较顺利,能够坚持,因为一直有人在帮他、指导他。这个学生做得确实非常好,去年还拿到了美国生物物理学会博士论文第一名。而另外一个学生在微生物所实习之后,觉得自己对做科研没兴趣,高考选择了中文系。

“给孩子们一个机会,经过学习、认识什么是科研,让他们更加正确地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黄力认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科普活动非常有必要。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黄力认为,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作为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微生物研究所不仅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面向国际科学发展前沿,而且还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生产实践服务,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

微生物研究所在科技布局上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创新价值链。除了拥有以五个研究室为主的核心研究体系,研究所还建立了上游的微生物资源中心和下游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学生在读期间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从源头的基础数据积累到中间的技术开发、再到下游的技术转让,他们都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目前,微生物所转移转化中心实行“所企融合”的机制,黄力说:“希望在其人员队伍中,三分之一是微生物所编制、三分之一是研究生、三分之一是企业人员。这样,学生既能学到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科研技术,又能和企业的工程师、技术工人接触,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生产经验,获得生产一线的工作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黄力说,在营造所文化方面,要做的事很多,但他特别强调要注重各个细节。他举例说:“前几天我发现电梯里的一个小开关坏了,就请后勤管理人员尽快把它修好,让它严丝合缝。因为,此事虽小,但却体现了一种对生活质量、管理质量的追求。又如,所里洗手间的热水就给一些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感到很人性化。去过微生物所的人每次见到我几乎都会提及这一点。”

黄力最后强调,如果不注意细节,什么东西都是应付过去,那么什么事情都很难做好。如果单单拿出一件事来,每一件事情可能都很小,但是如果每个细节都注意到了,严密细致,形成习惯后,就不会再轻易习惯另一种环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形成了文化。而文化带给我们的是温暖、是希望、是信心、是力量。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