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自强——访国科大1981级校友邹左军

  • 郑林娜 李晨阳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807

采访邹左军的那天早上,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当记者撑着伞匆匆赶到约定的地点时,看到邹左军早已等候在那里了。面对记者的道歉,他笑道:“不是你们来晚了,而是我来早了。”简单的一句话,缓解了记者的紧张和歉疚,也让记者对这位从中科院走出的企业家心生几分钦敬。

邹左军是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强生物)的董事长。他于1988年从中科院生态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和八位博士共同创办企业,终于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九强生物。今年,九强生物已连续第八年登上“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TOP100排行榜”。

设计自己的人生

浏览邹左军的简历,你会发现,他在本科生、硕士、博士生三个阶段,先后攻读了三个跨度非常大的专业:化工机械、自动化控制和生态学。采访过程中,记者才知道,这份特别的简历背后,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

1977年,沉寂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邹左军是当年全国570万考生中的一名。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他,由于成绩略低,只好接受调剂,被改派到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开始了化工机械专业的学习。哪知,开学才一个月,他就听说北京的高校扩招了,很多分数还不及自己的学生也能进清华,一种不甘心的情绪让他立志更加发奋图强。

邹左军的父母都是工程师,受家庭的影响,那时的他一心想读自动化专业,因而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这个梦想。大一下学期时,又一件事情“刺激”到了他:“刚到第二个学期,校园里有些同学已经不戴白校徽了,换上了红校徽,因为人家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原来,按当时的规定,大一新生是可以考研的。那一年,他们学校有四五个学生直接跳过大学阶段去读研究生了,这让邹左军十分羡慕。于是,邹左军开始坚持旁听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两个专业一起学,两份作业一起做。攒足了劲,想在大二这年就考取研究生。

然而,命运再一次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第二年,政策又作出了调整,本科生只有到大四快要毕业时才能考研。失望归失望,不过这些小波折只是延迟了理想的实现而已,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生,算是圆了这么多年的一个梦。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流行一句口号:‘自己设计自己’,说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回忆起自己追梦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邹左军颇为感慨地说道。

通往更高理想的道路

说起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邹左军评论道:“读大学我是被选择的,考研究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读生态学的博士却是一个理性思维之下的选择。”当被问及为什么决定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读生态学时,他继续说道:“首先,我觉得一定要寻求名师的点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做研究就是要跟着国内最好的导师去做。另一方面,那时我们都在想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事情。对于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希望我们能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其注入科学的内涵。”邹左军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我国的资源环境与人口,这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学研究,同时也和当时的国情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从化工机械到自动化,再到生态学专业,这是一条追求更高理想的道路。 “机械非常具象,机器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加工材料,都要考虑;自动化需要你有系统思路和优化概念,考验的是运筹规划的能力;生态学则更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学科的学习经历,也让邹左军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使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广阔,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

中科院是一个公平的平台

在采访邹左军的过程中,“选择”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也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首先,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我们国家的最高学府。另外,这里是个相对公平的地方,如果考其他大学的研究生,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交流体系,有一定的延续性,那么本校的子弟兵当然是有一定优势的。而中科院研究生院就不同了,这里人人平等,学生不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众多名师的指点,这一点和大学是不一样的。”在那个年代,中科院的院士更是吸引着莘莘学子来到这方沃土求学。“那时候他们叫学部委员,现在叫院士,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们很多都是从中科院走出来的。这些大师不仅仅教你具体的知识,而且亲身聆听他们的教诲,收获肯定更不一样。”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无论是学问还是做人,邹左军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提起当年的求学经历,他特别感慨:“在这里有那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听他们的课,除了具体内容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大家的风度,他们谦逊做人、严谨做事的态度。”“具体怎么解一道题不重要,考多少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里学到了做人做事的态度。”

从老师们的身上,让同学们也了解到科研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态度严谨,持之以恒。科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结果,它背后有着大量的辛苦工作。

谈起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老师,邹左军不假思索:“李佩老师!”他接着说道:“我们那一代学生几乎每一个人都很敬佩李佩老师。她对教学要求十分严谨,如果考试差一两分不及格,那就是不能通过,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同时他还提到了另一位老师——当时做学生管理工作的孙景才老师,“那时他管的学生有两千多,他能叫出其中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知道你是从哪儿考来的,可见他对工作的热爱与用心”。他在研究生院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导师,有一位导师掌握二十多门外语,才学令人惊叹。他感慨地说:“遇到好导师很难得,希望你们能够珍惜。”

“两段式”教育:学好,干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方式是第一年在北京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后两年在研究所跟随导师在科研中学习。邹左军这样评价“两段式”教育:“我觉得这种模式特别好!”“这两个阶段,一是学习基础课程,二是跟着导师做科研。两种环境分别对应两段任务,结果就是学生学能学得好、干能干得好。别的地方做不到这样,结果就是学不像学的样子,干也没有干的样子。”

邹左军也是从“两段式”教育模式中走过来的,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起了如何“学好”这个问题。“很多人学不好,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被学习’,被动地应付学习。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来自内心的话,学好完全不是问题。”邹左军可不是死读书的人,当时他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不仅忙着课外活动,还在外语教研室打工,研一生活多姿多彩。

人生道路,选择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读书,那就是奔着当科学家去的。可是邹左军不这么认为:“现在社会发展到大学教育已经普及,研究生教育也成了一个基本教育,如果想要做一番事业,从主流的社会发展来看,研究生教育背景是必须的,所以我觉得不是说来中科院读一个硕士就一定要走学术的道路。”

事实上,受过自然科学训练的学生就业方向可以更加多样化,因为他们的数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强。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如果能成为一名老师,我会觉得无上光荣,因为培养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很多领域的大师。做一个企业家也很好,不说实业救国,起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能照顾应该照顾的人。但是一定不能糊里糊涂,一会儿想干这个,一会儿想干那个。要选准自己的方向”。“中科院出来的不一定都是工程师、科研人员,在硕士阶段,去做什么完全看能力、兴趣和对价值观的把握。”

博士毕业后,邹左军选择了创业。用他的话讲就是“我想为知识分子争一口气”。在那个年代,虽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仍没有经济地位。在邹左军读博士的时候,一个月仅有95块钱的补助,当时他已经成家,这些钱明显不够养家糊口,“我们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争一口气”。因此,他和另外八名博士创立了九强,九强的企业文化是:“老九自强,养家尽孝是我们的义务。九洲繁荣,富民强国是我们的责任。以九为尊,永争第一是我们的精神。九强久强,基业常青是我们的追求。”养家、尽孝、报国报民,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追求,邹左军做到了。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