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毕业生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500家用人单位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正因这些惊人的数字,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一边是庞大的毕业大军,一边却是公司缩减的招聘计划;一边是留在一线城市实现梦想的渴求,一边却是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境遇。面对一降再降的就业率,大学生就业究竟路在何方?
过程虽难,结果如意
黄唐是一名非京籍名校新闻系硕士,就业时恰好赶上“最难就业年”。回想起今年找工作的经历,黄唐感叹:“过程很艰难,结果还大体满意。”
由于自己的新闻学背景,黄唐很想进入一家媒体工作,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是黄唐最理想的三个选择。可没想到三家媒体的招聘刚刚进行,黄唐就被敲了当头一棒——三家媒体均在简历关就淘汰了她。黄唐说:“我们专业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和我一样连简历关都没过,现在我还想不通原因。”
直到2013年春天,黄唐的就业路还是十分坎坷,没有收到一家用人单位的接收通知。“过年的时候我特别痛苦,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黄唐坦言。
之后的就业,黄唐开阔了思路,开始向与新闻相关的其他行业展开攻势,最终被工信部下属一家市场调研企业录用,并顺利拿到了入京指标。黄唐说:“虽不是自己最想去的,但结果还算满意,只是离自己的新闻理想有点远。”
作为一名文科生,黄唐说,文科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文科生的就业比理科生还要更困难些,很多名企的招聘,招收的大都是技术类或研发类岗位,极个别的管理和营销类岗位,这些岗位并不能进入企业的核心部门,而且招聘人数也非常有限。”
黄唐介绍,自己专业的大部分同学的就业过程并不十分顺利,虽四处碰壁后,但最终确定的岗位还大体令人满意。黄唐提醒即将就业的师弟师妹:“即使就业路再难走,也别怀疑自己的能力。”
实习、面试、公务员,一个都不能少
下午五点十分从实习的银行下班,李蝶随便扒拉了两口饭菜,立刻回到自习室复习公务员考试。这样的生活,从今年7月收到某股份制银行的实习生录取通知开始,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
李蝶在这家银行担任大堂实习生。从早上八点半到岗,到晚上五点下班,李蝶每天要站八个半小时。她的工作很繁杂,帮客户取号、填写单据、解答在大堂办业务的客户的各种问题,有时候同样的一句话,她每天要重复讲几十遍。中午半小时的午餐时间,是一天里唯一能坐着的机会。这样辛苦工作一个月,李蝶能够拿到实习工资800元。
李蝶就读于北京一所二本院校金融专业,即将毕业的她,希望能够通过实习留在这家银行里工作。当问到留下的希望有多大的时候,李蝶摇摇头和记者说了三个字:“很渺茫”。
“今年就业形势特别不好,有些师兄师姐白白给单位实习了一年多,都没有机会留下。”李蝶说,“银行的工作更是如此,支行很少有独立招聘的机会,即使能暂时留下,完不成每年几千万吸收存款的任务,也不可能成为有编制的正式员工,户口就更不用想了。”
因此,公务员考试成了李蝶在这座城市安身立命的救命稻草。“我想考公务员,如果去不了银行,能做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每天实习和复习,成了李蝶最重要的两大任务。为了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李蝶也开始向各种招聘单位投递简历,笔试、面试、宣讲会也占去了她不少的时间。“虽然很累,但是为了能有留在北京的机会,实习、面试、公务员,一个都不能少。”李蝶说。
随着2014年校园招聘的开始,和李蝶情况类似的毕业生不在少数。虽然对于2014年就业形势的预测众说纷纭,但已经有不少毕业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像李蝶一样,选择多种路径,“广撒网,钓大鱼”已经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常规动作”。
先就业后择业
最近有两部关于青春的电影接连上映,一部是赵薇的《致青春》,另一部是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这两部电影,一部表达了对青春未尽之梦的耿耿于怀,另一部则讲述了一段青春、理想交织的创业史。缅怀青春之余,也提示着广大毕业生们新一轮的青春考验即将到来。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的10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持续上扬,并激增了2倍,其中,2003年,毕业生总数只有212万,2005年即为338万,2009年突破600万,刷新为611万。在这种供求极不平衡的就业背景下,能够找到一份与自己理想相契合的工作显得尤为困难。
在黄唐眼里,“好工作”的标准有三点:第一要符合自己的新闻理想,第二要待遇不错,第三要有发展空间。然而在严峻就业形势之下,黄唐最先舍弃的是新闻理想。黄唐说:“我当然希望三者能够兼得,但是现实摆在眼前,理想只能往后放一放。”
面对“最难就业季”,黄唐和李蝶选择的都是“曲线救国”的路径。“先找份工作在北京立稳脚跟,将来有机会再换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黄唐这样为自己做打算。李蝶也说:“我准备先就业再择业,我喜欢的单位大家都争着进,哪来的那么多机会。只怕工作久了,就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是什么了。”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