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高尚为师表——访中科院地球科学学院士石耀霖

  • 黎娜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544

质朴高尚为师表

——访中科院地球科学学院士石耀霖

■ 黎   娜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问题,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了石耀霖院士。石院士一见到我们就热情地将我们带到了他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他的助理告诉我们,石院士很早就来到实验室准备接受采访,见到我们十分开心。石院士那和蔼亲切的笑容使我们紧张的心情一扫而空。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们不像是在采访一位院士,而更像是在聆听一位长辈对我们的教诲……

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

石耀霖院士从小对天文十分感兴趣,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就觉得天文很神秘,喜欢研究天文。他爱学习,爱思考,中学就读于教学质量很好的北京四中。他的父母很尊重他的想法,考大学填报专业也是让石院士自己拿主意,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他报的三个志愿都是跟天文有关,第一志愿是科大地球物理系,第二志愿报的是清华,第三志愿是北师大天文系。由于石院士成绩好,最终考上了科大的地球物理系。

科大毕业以后,石院士到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了10年。1978年国家开始第一批公派出国和第一次招研究生,石院士同时报考了这两类。他在地质科学院获得出国机会,又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最后他被公派出国去美国读了研究生。石院士是1966年的毕业生,这在当时的访问学者中属于很年轻的,但是在研究生中又可以算是年纪大的。谈到这一段留学经历的最大收获,石院士认为,出国读书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问题,而且可以自由地开展科学研究。

在石院士的研究生涯中,他也曾遇到过困难。他坦言,最困难的时候是在八十年代刚回国的时期。那时候,国内的实验条件十分艰难,购置大型的设备非常困难。石院士研究的是数字模拟,主要的实验工具就是计算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石院士在国外的时候就申请了一部分钱,想要从国外带回一些科研设备和一台386的计算机。在当时386的电脑已经是很先进的了,可是想要免税将这些设备带回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为了这些设备,石院士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个地方,盖了有将近100多个章,奔波了一个多月,最终才把这些科研设备带回国。谈到回国的决定,石院士讲得十分轻松,与国家签了回国的协议,就有责任要回国。回国虽然没有在国外生活条件好,但是这个不会成为“困扰”我的问题。

回到国内以后,石院士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不够高,当时国家的科研经费也比较紧张,这些都使刚回国的石院士不太适应。为了能够更好地做科研,石院士自己掏钱做实验,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后来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科研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石院士的科研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广泛涉猎  有所专注

做科研不能仅仅只关注自己所在的领域,而应该广泛涉猎;在扩宽了知识面的同时,还应该用专业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做到有所专注。

石院士爱读书,爱自然,对许多东西都很感兴趣。他认为,学生对生活的追求不应该只崇尚吃穿打扮,与人攀比,而是应该多了解和懂得一些知识,多读科普的杂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不能仅仅关心考试和分数,将自己的生活固定在狭小的圈子里面,而应该广泛涉猎,增长见识。石院士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儿女。他的儿子和女儿也十分热爱大自然,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几乎走遍了各大洲各大洋。

对于如何抓住学术动态这一问题,石院士认为,洞察力十分重要。做科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全局,要找到既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自己又有能力去攻克的问题。对于学生,可能一开始很难有这种把握全局的能力,那么除了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多做阅读,还要更广泛地多看科普读物。石院士还向我们推荐了几本科普杂志,比如,《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NEWTON科学世界》、《新发现》、《环球科学》等。石院士告诉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这些科普读物和专业文章,就能比较好地把握科研动态,就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

面对同样一个新兴的研究项目,如果不进行深入思考和跟踪动态,就会与科学前沿擦肩而过。石院士给我们举了一个山西万年冰洞的例子。有十几本科普杂志和旅游刊物中都介绍了这个神奇的万年冰洞,山西那里年平均温度是在零度以上,所以大家都很好奇这个万年冰洞形成的原因,可是却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石院士对此产生了兴趣,他通过搜索得知,有关这个冰洞在山西发表的文章只有四、五篇,CCTV走进科学节目也报道了这个冰洞,却也讲不清楚原因。国际上关于冰洞的研究,大概为此召开了四次国际会议,但是却还没有中国人参加。石院士觉得这是个有价值并且可以解决的课题,于是申请了自然科学基金。经过研究和计算,石院士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其实这个冰洞的成因很简单,冬天的时候外面冷,里头相对是温暖的,所以冷空气、热空气会对流,冷却内部。春、夏、秋天的时候里面冷,外面热,热空气进不去,靠的是传导。对流是非常有效的传热方式,而传导则是很慢的,所以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万年冰洞。石院士的这个研究看上去十分简单,但是最开始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发现这个前沿问题却实属不易。首先,必须要有广泛的涉猎。否则,一般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万年冰洞的存在。其次,还要有所专注。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全局,知道万年冰洞的成因在这个领域中是一个前沿,而且现有的条件下是有能力去攻破的。如果换成其他人,在看到万年冰洞的报导后,可能只是想到这是个旅游的好去处,却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发现研究价值。

重视基础   潜心育人

谈到研究生的选拔问题,石院士作为导师,最看重的其实是研究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分数。单靠短短的面试并不能考察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石院士建议学生可以提前与导师用Email进行联系,谈谈自己的基本情况,使得导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石院士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国学生的例子。他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时候,有一个美国学生想报Berkeley,那个学生报考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后来他对有关领域做了研究,并写了一篇论文寄给那位教授,最终被录取了。石院士比较重视研究生对科技方面新闻的了解,他认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不应该觉得这些新闻与己无关,一问三不知,而是应该广泛阅读,及时地了解学术动态。

过去的研究生是精英教育,现在随着硕士生博士生的扩招,读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研究生并不是因为对科研很感兴趣才读研的,而是为了提高学历,缓解就业压力。对于这一现象,石院士认为,中科院的研究生应该端正态度,培养对科研的兴趣。科学院是科研领域的国家队,进了研究生院就好比是国家队的候补队员。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毕业后都能进国家队,但是进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就应该朝着国家队的方向努力,这与科学院招研究生的宗旨应该更加一致一些。

石院士对待自己的研究生比较宽容,他认为,研究生应该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前途,而不是靠导师的督促。石院士希望研究生能够主动地和他多沟通交流,他的学生每两个星期会向他做一次工作汇报。如果他不在,则可以将近期的工作用Email发给他,根据需要再进行面谈。石院士在培养研究生的时候,首先会让他们学习使用地球物理学的有关软件,做一些具有小的发表价值的作业,然后在级别相对低一些的刊物上发表文章。通过写稿、投稿到改稿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科研基本培训。然后再根据表现能力,给予不同的课题去研究。

关于博士生的淘汰,石院士认为,比较人性化的做法是将刚进来的学生作为博士生来培养,但是如果达不到博士生的水准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再转成硕士生,这样相当于被淘汰了,对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更好一些。

对于有些学生将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这一问题,石院士认为,可能是因为国外一般将导师称为boss的原因。石院士从来不将学生看成劳动力,他的研究生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有很多课题可以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内容。石院士说,他在中学学过一篇《巴普洛夫给青年的一封信》,其中说到,科学有许多脏活、累活,研究生不能眼高手低,基础的实验训练还是很重要的。现在的有些学生正是缺乏这种从基础的脏活、累活干起的能力。研究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练好基本功。

年轻一代  寄予厚望

优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不仅仅是在学习,还应该是在开创性方面下功夫。石院士认为,最好的学生应该懂得导师所不知道的东西,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创新。中科院的两段式教育给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研究生们应该利用好第一年的课程学习,在打好课程基础的同时,多与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又有利于前沿的创新。

石院士希望研究生们能够拥有五大能力,检索文章的能力、阅读文献和科普期刊的能力、英语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独立研究的能力。另外,研究生还需要具有团队精神,需要跟其他人进行思想上的合作交流。讨论课和学术会议也十分重要,研究生应该积极参加,既可以提高眼界拓宽知识面,又可能在听报告时产生新的科研想法。

对于现在正在海外寻求科研梦想的研究生们,石院士鼓励他们在学好语言、提高研究能力的同时,要多参加外国同学圈子里的活动,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

石院士对年轻的一代研究生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找准自己的兴趣,多做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使中国更加强大起来。

采访结束时,石院士说:“虽然我可以做到跟外国人平起平坐,但是没法让外国人仰视我,希望将来我的学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