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13点30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31场报告会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四通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原全国政协第八、第九、第十届委员、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段永基应邀作了题为《中关村里的创新故事》的报告。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主持了报告会。
段永基以谦逊的开场白介绍自己此行之举:“看到贵校邀请函时,我吓了一大跳,国科大人文论坛以往受邀的都是学界泰斗、政府高官、社会名流和世界翘楚,这四类我都算不上。但我在中关村住了50多年,作为老村民,有义务、有责任向新村名讲讲几十年的感悟和思考。”他接下来是这样一语概括中关村地位的:“近代、当代和未来的中关村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作用绝不亚于美国的硅谷。”在随后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段永基从时代赋予中关村的历史责任,四通在创新中的教训,以及开创事业须认清潮流并抓住时机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体会。
中关村在中国地位堪比美国硅谷
段永基说,中关村有很多很突出的特点,第一大特点:中关村是全球罕见的智力密集区,它拥有中科院众多科研院所和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批高校,“两院”院士占全国院士总数36%,归国留学生占全国总人数25%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等占全国25%以上,在校大学生30多万人,科技人员大约40万人。
第二大特点,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中关村近百年以来都是中西文化交流之窗、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和中西文化碰撞之场,“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影响中国百年近代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与人物,都发生在这里或与这里有关。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来料加工的广东模式、乡镇企业为主的苏浙模式、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的中关村模式三种经济形态,当时这三种模式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冲击了中国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国家体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段永基认为,中关村模式比苏浙模式、广东模式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而且随着中国和全球一体化的日益融合,中关村模式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他表示,如果说硅谷对美国的技术进步乃至对全世界的技术和社会进步发挥出巨大作用的话,那么近现代的、未来的中关村,对中国发展,对中华民族兴盛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硅谷。
四通在创新中的教训
任何事物的发展,条件只是客体,主观的努力尤为重要。“成功的事比失败的事少,错的事比对的事多,所以失败的教训也挺重要。”段永基向在座老师和同学分享了自己从失败的切肤之痛中悟出的一套教训。
四通作为中国著名的民营科技企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在创新历程中免不了跌宕挫折。段永基将教训归结为以下七点:
一、对市场进行深度分析,尤其是成熟度。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运了3000台钢琴到中国,结果只卖掉10台,剩余的只有送人。无独有偶,四通在1993年将几百万台PC投入市场,最终惨淡收场。他告诫大家“超前开发、研制,并进入市场,利润才能在平均利润之上。但只能超前半步,半步是先锋,一步是先烈”!
二、设计产品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四通曾凭借技术优势成为国内印刷机翘楚,推出在微积分和有机化学等比较复杂的公式方面有突破的技术,但因客户需求小而无法占领市场。段永基说:“为表现领先而设计产品肯定失败。”
三、推出市场的产品要有社会属性。一般来说,产品分为三类:一是消费类;二是生产类;三是行政工具类。四通曾在“金税工程”上吃了不少苦头。究其社会属性,就是把老百姓和企业赚到兜里的钱掏出来,于是,社会属性不对,全国人民都反对。
四、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段永基说:“我们是肉身凡胎,选择产品和行业,应挑竞争对手稍弱的。”他以自己任中关村科技CEO时,曾获评“全国最差十家CEO”第一的惨烈告诫大家:对手过于强大,铤而走险并非好事。
五、投资要看产品,但主要看团队。红军长征并非好项目,但就因为队伍强,过程和结局可歌可泣。段永基说:“投资其实是投人。”他在与松下合作的过程中受过启示:可执行分析报告是给别人看的,老板要做的就是判断对方的为人。
六、创新要耐得住寂寞,切忌心浮气躁。真正的发明创造没有十年是不行的。他以新浪为例,1993年投资创办,直到2005年,也就是12年之后,才赚了钱。
七、搞创新、创业,风险大,要承受挫折,不怕失败。
中关村亟需宽松制度和批判文化
“任何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除了必要条件之外还需要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就是比较宽松的制度和一种批判性的文化。”段永基指出,中关村除了必要条件——高度的智力密集及其逐渐形成的独特精神文化外,还需要一个宽松的制度和批判性的文化,只有这些都具备时,中关村才能产生更具历史意义和重大影响力的成果。
这个时代来了没有?段永基认为正在来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决策宣布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这给中关村带来更宽松的制度和更解放、更开放的思想。相信必要和充分条件都具备之后,中关村的贡献将更大、更辉煌。
“为什么美国有创新型企业苹果而中国却没有?中国到底缺了什么?”面对台下学子的提问,段永基直言:“我觉得中关村缺的还是宽松制度和批判文化上的建设,我们是孔孟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小受的教育也到了极端——‘革命战士是块砖,哪儿有需要往哪儿搬;革命战士是把土,哪儿有漏洞往哪儿堵’。我们不能批判市长,不能挑战权威,不能说别人没说过的话,不能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这种文化氛围,这种孔孟之道的教育,应该说桎梏了中关村优秀人才智慧的发挥和能力的展现。所以政府应该容忍失败、鼓励批判文化的滋生和成熟,中关村才能产生世界级的大企业。”
进一步市场化配置资源并完善法制
如何推动中国滋生、发展宽松制度和批判性文化?段永基提出两条:第一条是资源配置要市场化,市场经济、市场体制除了产品的市场化,任何产品的生产、定价、销售、储存要交给市场定以外,资源、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也要市场化。
现在政府部门控制了很多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严重滞碍了这些要素的效益发挥,附带还滋生很多贪污受贿的空子,目前,90%的贪腐大案、要案都与资源配置有关。
第二条是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不仅是大法刑法、民法,还有就是很重要的规则。政府行事、行为的规则建设,一定要有严格的、清晰的规则制度,一定要透明。法制的市场经济,政府要减少对资源配置的掌控权利,“而且政府掌控资源配置实际上不是政府,是部门掌握,实际上又不是部门掌握,是部门里边的几个处长掌握,但也不是几个处长掌握,是处长和科员掌握。所以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公共资源由几个人随意分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吗?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保证所有人都那么勤政廉洁吗?不可能”!
段永基为此呼吁,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市场化,同时,建设完善的法制和法规,“要公开透明,让所有的人都在法规和制度的轨道上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段永基作为三届政协委员长期呼吁的。
认清潮流并抓住时机
演讲结束时,段永基给未来可能走出校门创业的学子一个重要建议:“真正搞创新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克服心浮气燥的作风。现在我们企业界、科技界心浮气燥,特别急于出成果。创新、创业风险大,必须具备能够承受波折、不怕失败的精神。创新和创业一定要认清潮流、抓住时机,成功70%是机遇,30%是努力。”
段永基严谨的措辞、幽默的语言、睿智的头脑和敢说敢做的气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听了这次讲演,让我对创业及今后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段村长’以特别的方式和诙谐的言语,讲述了四通集团的发展、经历及未来。我不禁感叹他的眼光之长远,信念之坚定,人格魅力之优秀。另外,他传达的‘戒骄戒躁,不惧风险,承担挫折’精神,让我印象深刻。”资环学院的邹天森说道。
“这是一次中关村人的对话,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中关村的创新故事、理念和足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王艳芬副校长用三句话总结段永基的报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中关村村长不容易!”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