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培养高层次的留学生——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朱相彬

  • 李锐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282

9月10日下午,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出席首次中丹学院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

据了解,2010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八所公立高校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共建“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科教中心)”协议。2011年9月,中丹学院成立,承担中丹科教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职能。

近日,记者就中丹学院的办学理念、特点、生源、发展方向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简称中丹中心)中方主任朱相彬。

突破困难     创建中丹学院

采访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进行。朱相彬刚开完会,可能是这一段时间工作的劳累加之天气转变引发的感冒,他声音嘶哑,看上去很疲惫,但他依旧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朱相彬首先介绍了今年国科大留学生的招生情况,“我们今年共招收了124名留学生,其中有74名留学生来自中丹学院,占留学生的绝大多数。中丹学院今年首次招收了140名学生,其中中方硕士生56名,丹方硕士生49名,中方博士生10名,丹方博士生25名。”中丹学院留学生数量和中国学生数量基本对半。

“中丹学院的成立,这将成为留学生培养的重要平台。”朱相彬表示。

中丹项目始于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了中丹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是一个“教育、科研及产出的平台”,也是国科大与研究所融合的载体,而中丹学院的建立是“实现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重要举措。朱相彬坦言,由于两国在文化背景、法律法规、教育规则、办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丹项目在四年的运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以前不曾遇到的困难。这个项目一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才保证了此教育项目的顺利进行。

朱相彬接着谈到:“中丹学院与丹麦8所公立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开展了科教合作,这将博彩中丹两国科教优势资源。”他还饶有兴趣地向记者全面介绍了中丹学院的办学特色,“首先,中丹学院实行中丹双导师制度,采用英文授课,授课教师50%来自于丹麦各大学;第二,中外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学习,让多种文化在同一间教室碰撞;第三,中丹学院的毕业生将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丹麦合作大学的双学位。这一切举措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

中丹学院第一批学生主要就读于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可再生能源、水域环境和社会科学五个领域。在国科大9月6日的开学典礼上来自丹麦的学生Christensen说,她之所以选择中丹学院的神经科学和神经影像学专业,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和美国有很多交流,在这一学科比较领先。她很想在中国学习,并今后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而来自德国的Christoph则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他说自己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也希望将来能到中德大使馆工作。可见,中丹学院吸引外国留学生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中丹学院各个学科的教育科研优势。朱相彬充满信心地表示,“未来我们还会建设更多的学科项目,比如拟在2013年增加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能源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做好学院培养人才的工作。”

博丹麦教育之长   为我所用

对于中国高校对外交流,英美国家绝对是首选的交流对象。那么,国科大为何选择了丹麦大学?对此,朱相彬解释到:“丹麦是传统的北欧发达国家,政治经济长期稳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实力支撑起了丹麦高校的科教水平。”说毕,他端起了茶杯,润了润沙哑的嗓子,又接着聊起来,“丹麦很多学科领域都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比如,以丹麦物理学家波尔为旗帜的哥本哈根派曾为现代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此次与国科大合作的八所高校也是出类拔萃的,在一些领域很有建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及北欧最古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从1479年建校以来,哥本哈根大学总共诞生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谈到丹麦大学的优势,朱相彬可谓如数家珍,深谙每所高校的优势,“再如,丹麦技术大学建于1829年,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学校之一,第一任校长便是以发现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闻名遐迩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丹麦排列第二位的综合性大学奥胡斯大学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她培养出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廷斯·克里斯蒂安·斯科、C++编程语言发明人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以及我国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等世界知名人士。在工商学科方面,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哥本哈根商学院是北欧最大的三所商学院之一,在全球商学院中也名列前茅。”

国科大一直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育资源的引进。选择丹麦,这对“博其所长,为我所用,促进‘以人为本’和‘育人优先’教育理念的实现”一定大有裨益。

朱相彬认为,中丹学院是院所融合模式下国际化教育的创新实践,它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大学二级学院,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和范畴。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通常合作的模式是一对一,而国科大与丹麦共建的中丹学院是我们同时面对丹麦一个国家的8所公立高校,这是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创新发展,这一定能丰富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国科大国际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培养高层次留学生”

在谈到目前国科大留学生状况时,朱相彬说:“目前,在籍留学生数量超过历年,已达到240人,其中博士生占三分之二。”同时他接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留学生,确保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国科大依托110多个研究所,自2002年开始招收国外来华留学生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留学生教育事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留学生招生、管理、培养和学位授予体制。国科大的留学生具有“层次高、能力强、性格成熟”等特点。

朱相彬还简要介绍了国科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历史,“国科大招收留学生初期,留学生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以来自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居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国科大的品牌效应逐渐凸显,来我校求学的留学生国别日益丰富。现在,我校留学生来自近50个国家,不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留学生专业分布上,朱相彬介绍说:“目前,我校留学生涉及专业共90余个,与现阶段国科大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来华留学生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的人文社科专业以及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专业。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攻读理工类硕士、博士学位是我国高等学府对外交流需要努力的目标之一。”朱相彬还表示,“国科大一定会继续扩大生源国别,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留学生。”

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进来”——吸引国外优秀师生来国科大,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走出去”——旨在让更多国科大的师生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的环境中。朱相彬说,国科大一直在努力创造师生“走出去”的条件,始终把为师生出国创造条件以及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作为外事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他接着说道:“目前,国科大创建了一系列国际交流项目,其中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中-荷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中德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国际论坛’、‘中日研究生论坛’等,种类丰富。”国科大一系列对外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举措,都旨在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他强调,“中丹学院的建立也会进一步促进国科大对外的交流,更好地引进国外优势资源。我们要把中丹学院作为新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事业。”

送给新生的“数字魔方”

访谈期间,朱相彬拿出了手头一份报刊的初稿,报刊名为《SDC时报》,SDC既是中丹中心的简称,也是中丹学院的简称。“《时报》是白春礼校长题写的,是中丹学院自己的报刊。内容主要是展现中丹学院的教育科研动态、学生生活等。这是第一期,我们准备以后不定期出刊,争取一年刊发6到8期,发给学生以及学校的相关单位。”朱相彬边说还边给记者展示报纸的草稿版,这是一份全英文的彩色报纸,绿色的基调让人心情爽朗。大概有六七页纸张的样子,上面圈圈点点的是他为报刊内容做出的修改。

采访结束时,当记者请朱相彬给新来的同学提一些在国科大学习的建议时,他妙语连珠地抛出了这块“数字魔方”:

一曰,精通一门外语;二、三则为,有两三个好朋友、好老师,发表两三篇学术论文;四、五是,读四五本好书,包括非学术的;六、七意在,出席六七个学术会议;八、九表示,每年精读八九篇好的学术文章;十说,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平平淡淡生活、潇潇洒洒一生!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