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影视评论家、“金牌策划人”李洋老师应邀到国科大演讲。记者有幸与他有了面对面的交流。
认识李洋,首先是认识他的作品,许多由其策划的影视剧作品都是荧幕上的热播剧,家喻户晓,为观众们津津乐道。《亮剑》、《幸福像花儿一样》、《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一部部扣人心弦、感动人心的电视剧背后,都有着李洋作为一名幕后工作者的匠心独运和苦心孤诣。多才多艺的李洋具有多重身份,除了影视策划人、影视评论人的身份之外,李洋还是一位作家,著有《世纪战争电影》、《边缘艺话》、《凯旋》以及《光荣梦想》等作品。
虽然已在网上看过李洋的照片,但是与他本人照面的瞬间,记者还是触动于他儒士风范和军人气魄兼备于身的独特气质。几分钟接触下来,记者发现,李洋非常和蔼可亲,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瞬时融化了我们的拘谨之感。李洋也是一位健谈的智者,他亲切的言谈、睿智的话语,有时候竟会让我们忘记自己是采访者,不知不觉地成了认真的聆听者和受教者,从中获益匪浅。
一波三折的成长之路
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李洋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颇有一波三折螺旋式前进的味道。硕士生期间,李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文艺美学,但是对于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才情兼具的李洋来说,埋首于故纸堆中的学术研究终究显得过于枯燥。“你的论文不像理论文章,而像散文。”李洋至今还记得这句当年导师对他“亦褒亦贬”的评价。幸运的是,导师并没有给这个“过分”有个性的学生太多限制:“你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正因为有了如此宽宏开明的导师,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李洋虽然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兴趣”去做研究,但毕竟还是获得了巨大的空间和自由。三年间李洋并不囿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凭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社科院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书籍,极大地扩充了知识面、拓展了视野。
“那时,作为社科院的硕士生,我们都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满是一身书生的傲气。”那个年代的研究生似乎有一种天经地义的优越感,然而就在那年的毕业之季,“天之骄子”光环下的李洋却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不包分配、自谋职业的硕士毕业生。“我们正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学校突然通知我们:学校将不再管大家的工作分配了。我们一时间变得很紧张,不知所措。怎样去谋自己的饭碗,就成了当时学生眼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印好了自己的简历,列出所谓的‘代表作品’,去各个单位挨个儿敲门。但因为当时找工作的人太多,所以几乎所有机关单位门口都贴有一张谢绝毕业生投递求职简历的纸条。” 在李洋看来,虽然奔波劳累,吃了不少“闭门羹”,但现在想起来,那段求职经历也是一番别有意义的锻炼过程。
当时李洋面前有三条职业道路可选:出版社、国家机关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谈及最终选择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理由时,李洋坦言:“当时只有八一制片厂能提供住宿,这点在当时对我这个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乐业’之前先要‘安居’嘛。”然而进入八一制片厂就意味着习惯于自由率性生活的李洋从此将成为一名严格遵守军队纪律、规范的军人。“一年后,我穿上了军装,相应地,生活中也开始有了很多纪律的约束。后来,我还被派到38军区去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军训。我们这些没当过兵的学生在那里吃尽了苦头。当时我感到非常不适应,军训过后,我有一种强烈的想法:我一定要脱下军装,赶快逃离这个地方!”也许是想起自己当年稚气未脱的样子,李洋讲到这里不禁笑了起来。
谁也不能先知先觉
尽管曾一度对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感到非常“闹心”,但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为它担起责任,因此,李洋坚守了这个岗位,并且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这份并非是“第一志愿”的工作。
1996年,李洋在成都军区野战部队里挂职锻炼了一年,每天和士兵摸爬滚打在一起,那一年,他对部队真正有了了解和感情。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理论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李洋开始把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战争题材、军旅题材的电影上。“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去研究世界上与军事有关的电影,一边研究一边写书,用这种方法把我的研究成果积淀成文字,反馈给创作人员。”在这期间,一部部军旅题材影视剧在他手中诞生了,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越做越大气,越做越精良,越做越叫好叫座。
我们很好奇地问及李洋如何能在起初并不喜欢的行业领域中开拓一片天地时,李洋答道:“人通常并不能先知先觉地认定自己一生的方向。在职业选择中,我也有过犹豫,也有过自我怀疑,也曾反思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平台是不是一个错误。有些人这时可能会选择跳槽,调换一个岗位、一个工种或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也有些人会慢慢适应并喜欢上自己的位置。就我而言,电影、电视剧给了我一种满足感,一种喜悦和期待。在相继做了几部电视剧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必离开这个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好。”仿佛已预料到我们接下来会问什么似的,李洋接着说道:“你们中科院的学生也会遇上这种情况,如果要我给一些建议的话,首先,千万不要轻易看低自己。第二,尽可能地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的兴趣最重要,千万不能约束自己的兴趣。第三,能做‘唯一’不做‘第一’。‘第一’即‘创新’,这固然是很好的,但‘唯一’却是不可复制的,更具有挑战性、优胜性。最后,当你收获到的一些成果,证明你是对的时,你就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妥协或追随流俗。”
把自己过去的成就清零
用“精益求精”、“苦心孤诣”来形容李洋的创作精神绝不为过。面对记者,李洋讲述了自己从做“精品”到做“极品”再到做“孤品”的艺术追求:“十年前我对我们团队的要求是做精品。五年后,我发现‘精品’的概念是不够的,也很难界定,于是我在南京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做极品’,这和我前面提到的做‘唯一’是一个概念,就是做精品中最拔尖儿的那个。近两年我开始把目标设定为做孤品。孤品要有强烈的个人创意和色彩,是别人模仿不来,不可复制的。我认为‘做孤品’不仅是一种创作追求,也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和事业追求。”《士兵突击》的策划便是李洋投身“孤品”的典型事例,用李洋的话说,《士兵突击》可谓是一部“无明星、无女人、无爱情”的“三无电视剧”。在如今“娱乐至死”的年代以及竞争激烈的影视剧市场,这样的“三无电视剧”犹如一朵“孤芳”,似乎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正是这种“孤品”理念下的“孤芳”在2007年红遍大江南北,俘虏了大千“兵迷”的心。电视剧中士兵们的团队精神、坚持不懈的品质深深地打动并影响了观众,向社会传递了一种正面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作为“孤品”,后来的很多模仿之作都无法成功捕捉到《士兵突击》的精髓,《士兵突击》的成功有力地证实了李洋“孤品”理念的深刻意义。
李洋的博客名为“挑战者”,在记者的询问下,李洋讲解了他的挑战观:“我常说,‘我就是我自己最亲爱的敌人’,挑战实质上就是格式化,把过去的成就清零。当你获得一些成果后,不要沾沾自喜,最好迅速忘记。挑战的敌人是经验,因为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你不断重复过去的自己。创作人员要注意时刻清零,零点起飞。一个战士不能胸前挂满军功章去战斗。”军人出身的李洋打起比方来也自有几分戎马豪情。
小人物大情怀
《士兵突击》无疑是李洋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对于许三多这个被无数次解读的经典角色,李洋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部戏的一个可取之处是把男一号许三多设定为一个最‘窝囊’的小人物,可以说是草根中的草根。一个原本谁都可以看不起的、傻里傻气的小人物,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支撑下,一步步地成长起来,成为出色的兵王。周围人的目光逐渐由俯视变为平视,最后到仰视,最终被这个有‘中国阿甘’之誉的许三多彻彻底底地征服了。这就体现了一种小人物身上的大情怀。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很多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而言,是很有激励意义的。‘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不抛弃、不放弃’、‘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等精神理念和朴素品格深深地鼓舞、激励着正在成长奋斗的年轻一代。”
李洋非常看重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他认为文艺作品是要影响“人”的,要有益于引导大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价值观,正如李洋所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带给人们一种正面的影响,传递正面的能量。”
在与李洋交谈的过程中,“情怀”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许三多式的“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情怀,始终追求打造不可再版的巅峰佳作是一种情怀,坚持通过影视作品宣扬正面的理想和普世的价值是一种情怀,拥有、追逐梦想则是一种更为深远的人生情怀。李洋和他的团队这些年来所做的工作,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拨有情怀的人在做一些有情怀的事”。
记者手记
一个不怕劳苦的
艺术追梦者
“一个不怕劳苦的艺术追梦者”是李洋新浪微博的标签,这既反映了李洋的一种人生信念、一种人生追求,也是解读李洋人生最简明、最透彻的话语。采访完李洋后,笔者的感想是:无论是作家,还是影视策划人、影视评论人,都不足以明确地定位李洋,“一个不怕劳苦的艺术追梦者”才是李洋的真正本质吧!李洋潜心军旅、战争题材电视剧十多年,孜孜不倦、不怕劳苦、执着追求,不断开拓创造该领域的高地,用自己的行动把一个又一个“梦”化作实践、凝为作品。在李洋策划的影视剧中,也深深地体现了李洋的“追梦”情怀,他赋予了剧中角色各种梦想,并着力打造雕琢他们的“追梦者”形象。《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的杜鹃,为自己的“舞蹈梦”执着一生;《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为自己的“兵王梦”而“不抛弃、不放弃”……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而在如今浮华喧嚣的社会,人们变得异常浮躁,理想、梦想犹如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追梦者”的队伍日渐式微。因此,作为此次有幸聆听李洋讲谈的学生,我们想对大家说:给自己一个梦,执着地追求、勇敢地坚持直到有朝一日实现它!怀揣梦想是宝贵的,但更为宝贵的是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做出的努力!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