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李家洋院士之前,记者上网搜索了有关他的新闻,可谓是“寥寥无几”。从有限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这位头顶上闪烁着诸多光环的科学家,对于记者而言,是“神秘”而令人好奇的。
2012年12月2日上午十点,记者如约来到李家洋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实验室。在楼道里,当记者按着门牌、直呼着李家洋的名字、一间间找寻他的办公室时,他却突然在楼道的另一头微笑着招呼道:“我在这里。”身穿休闲服装的李家洋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办公室,并为大家搬出座椅、沏上茶水。这份亲切和尊重,顿时缓解了记者因刚才的莽撞而感到的愧疚和不安;“神秘”感随之消失,亲近感油然而生。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家洋的成功和他从小热爱读书有很大的关系。李家洋出生在农村,七岁时就开始帮家里做家务。他喜欢读书,许多书都是他守着灶台一边烧饭一边读完的;在书籍匮乏的年代,任何书在李家洋手中都是珍宝,甚至哥哥们的课本也成为他重要的精神食粮,“我在读小学时,就基本上把哥哥们的初中语文课本都读完了”。当小伙伴们都以玩耍与聚会来消遣时间时,李家洋却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中学时,基于对文学的热爱,他愣是将《修辞学发凡》、《宋词一百首》等抄录下来。在采访中,李家洋常常信手拈来一些古典诗词,足见他的文学底蕴,也将他的叙述点缀得更富趣味和哲理。课本上的知识常常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因此他就找授课老师求教,请老师推荐好书。他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刻苦、认真上进的精神深受老师们的欣赏。中学时期,学校图书馆常年关闭,很少对外开放。老师们见他如此求知若渴,往往会特意为他开放图书馆,指点并借一些有用的好书给他读,为他打开一扇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
打倒“四人帮”以后,李家洋预感到,中国很快就会恢复高考。因此高中毕业后在建筑工程队当学徒的日子里,李家洋仍旧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尽管白天工作很累很苦,既要挖地基,又要搬砖、抬水泥,但晚上他仍然坚持挑灯夜读。由于当时工友们都住在一个由会议室改造的集体宿舍中,为避免相互打扰,李家洋常常到工地上有灯光的地方看书学习。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在建筑工地上,李家洋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怀揣大学通知书,李家洋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而就在去往大学的火车上,李家洋下定决心戒烟!他将兜里的半包“飞鹰”牌香烟从车窗扔了出去,而从那时起,李家洋再也没有吸过一口烟。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性格造就了李家洋今天的成功。
结缘“遗传育种”
李家洋在遗传学领域孜孜奋斗,算起来已近30年之久。那么,他是如何与“遗传育种”结缘的?
“我高考时填报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学’,因为那时我认为国家以后会需要矿产开采方面的人才。但结果我被调剂到了安徽农学院学习林学专业。”虽然与自己的第一志愿擦肩而过,但李家洋认为“只有不好的学生,没有不好的学校”。在读大学期间,李家洋渐渐对生物学入了迷,入学不久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但是究竟要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李家洋在抉择的过程中颇费了一番周折。
“我一进大学,就按照教学大纲了解需要学习的科目和教材,然后去图书馆广泛借阅了解。最初,我觉得生态学非常重要,想读这方面的研究生。”但是在查阅了大量生态学方面的书籍后,李家洋陷入了深深的疑虑与思考:在当时中国特殊的大环境下,生态学能否有一个实事求是的长远发展前景呢?再三思虑后,李家洋将目光转向了“遗传育种学”方向。当时的安徽农学院林学系没有开设该方向的大部分基础课程,李家洋就积极展开了自学计划。由于当时国内分子遗传学方面的中文书非常缺乏,李家洋就只能买国外书籍的影印版。“我用了一个月助学金四分之一的代价(三块钱)买到了一本关于分子遗传学发展历史的英文影印书,开始了艰难的学习过程。那会儿我英语还不太好,靠翻着字典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这本书啃下来。刚开始每页书上至少要标注几十个单词,后来慢慢越看越顺畅了。当然,更困难的是对分子遗传学发展过程中那些重要进展的理解,如概念与原理的阐述、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结果的解释与推论等等。”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李家洋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它将正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年轻人领入了“分子遗传学”的科学园地,引导了一个年轻的学子学习和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假设、如何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以及如何得出正确结论等科学思维与方法。
大学期间,李家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和作息习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研究生之梦,他给自己列了一张详细的日程表,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先是进行40分钟左右的身体锻炼,如跑步、打太极拳;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学习。他认真规划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了真正把分子遗传学学得明白、清楚、透彻,他从头自学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等一系列相关科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底,李家洋成功考入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当时,对于一个本科就读于省属农业院校非作物学科的学生而言,不啻是一个奇迹。
卓越“育才观”造就高成才率
科研工作者如何才能成才成器?李家洋无疑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之一。正如李家洋的助手王永红研究员所言:“有许多学生选择报考李老师的研究生,就是因为大家都说他这里的成才率高!”
谈到培养学生,李家洋表示,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信念。做科研的有三类人:第一类人是出于一种追求真知的理想。这种人数量很少。但事实上,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对理想的追求,都想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这第一类人是可以被启发激励出来的。第二类人把科研当作自己谋生的饭碗,当作一份重要的工作来做。第三类人则是认为做科研显示了一种身份,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李家洋认为,硕士生、博士生读书应当是奔着一个更高的目标去。这个目标要高于仅仅找一个工作、谋一个饭碗。
第二,鼓励学生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有了这个远大目标,才能进入到第二个层次,也就是devotion(奉献)和ambition(雄心)的层次。做科研,特别是做生命科学研究,很累很辛苦,因为实验室工作包括大量的重复劳动,单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可能既沉闷又无聊。所以只有当你对你的工作抱有远大理想,对新成果、新发现充满期待时,才不会觉得疲惫。
第三,一个课题组要有团队精神。大家相互之间应当分享材料,分享idea(想法),交流自己的经验。因为科研人员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有效的合作更显得难能可贵。有时,我们会有意让自己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做科研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科研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失败。如果你没有坚强的意志,很容易半途而废。有些年轻人很勤奋,但就是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做科研是一门艺术,要苦干、实干,更要巧干。
最后一点,就是要接受完整的训练。从怎么读文献、设计实验、做实验、出数据、写论文,到怎么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都应当学会。相比这些方法的学习,发了几篇文章倒不是最重要的了。
2000年,李家洋带的第一个博士生毕业,自此之后的十二年里,他已经有十多个学生成为了博士研究生导师。
谈到学生与导师的相处之道时,李家洋直言自己不喜欢被学生叫做“老板”。他认为,导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一种雇佣关系,更不能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导师和学生一方面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在科研中则是平等的同事朋友关系。
事业、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身兼数职,那么他是如何保障做科研的时间?“首先,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这一行,必须要服从实验的时间。过去在研究所工作时,每天早上七点之前我基本上就会来到研究所里,一直待到晚上,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在美国的10年,一年里也最多休假一个星期,但是我会充分利用这几天和家人一起游玩、放松。”李家洋表示。
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之后,李家洋只好将科研时间放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每天晚饭之后,只要不出差、开会,他几乎一定要在七点多钟到达实验室,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他都坚持不懈。
去年10月,李家洋又被任命为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行政职位增加了,工作负担重了,李家洋又该如何分配他的时间?“作为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做的主要是从宏观战略上把握,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培养优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既要明确分工、责权一致,又要紧密合作、同心同德。真正做到这些,就不会把自己弄得那么累了。”李家洋笑着说,他喜欢读毛泽东的《矛盾论》,他上中学时就背得滚瓜烂熟,运用到实践中还真有用。
谈到家庭,李家洋感到愧疚。他的爱情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读书时收获的。他的妻子是他的同学,在学业上也很优秀,但为了他牺牲了很多。李家洋认为,夫妻双方应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事业、家庭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都不能少。要想把事业搞好,家庭生活很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李家洋的办公室也充分体现出他的生活情调。虽然几个书柜里都陈列着许多大部头的专业书籍,但是橱窗里、立柜顶、办公桌上随处可见一些精致的工艺品或可爱的小玩意。李家洋指着一个放在小书柜里的泥塑头像笑着说:“这是我有一次去做科普报告时一位观众即兴捏出来送给我的,跟我还挺像吧?”
采访结束时,李家洋给他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下星期,无论如何要挤出时间接受农科院学生记者团的采访。他说,农科院的同学已经约了他很长时间了,要爱护孩子们的热情,不能让他们失望。
这就是李家洋,走近他,既惊叹于他的睿智博学,也佩服他的勤奋刻苦,而最深受感动的地方,还是他卓越成就背后那份谦和质朴的人格魅力。
我眼中的李家洋
对李家洋院士的采访结束后,我的意外之感仍然萦绕在脑海之中,久久不能远去,因为这与我采访之前对他的印象实在大相径庭。实际上,李家洋院士既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哲学、文学爱好者;他既痴情于工作,又随时保持生活之乐趣。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科学家都是只会搞科研的高智商“书呆子”。然而,采访完李家洋院士后,这一看法完全被颠覆了——李家洋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哲学、文学功底尤其深厚。李家洋从小就非常爱好文学,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看繁体字小说,五年级就看完了范文澜编著的《中国通史》,中学时还亲自抄写完了《修辞学发凡》、《宋词一百首》等诗歌。上大学前,他博览群书,酷爱看书,广泛阅读了在那个年代能够得到的许多中国古典小说、近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同时,李家洋还兼具深厚的哲学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颇有研究,更是将哲学中的方法论融会贯通于工作之中。在采访中,李家洋院士就谈道,工作上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从大局、从宏观着眼;同时还要认清局部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局部的作用。
出乎我意料的另外一点则是李家洋虽然身兼数职,异常忙碌,但仍然做到生活、工作两不误,将生活、工作之事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如今,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每晚7点多必到实验室工作,为了保证足够的科研时间,李家洋常常推掉许多应酬,这应该是很多领导难以做到的吧!
李家洋院士受到大家敬仰的重要原因不仅是他有“才”——是植物分子遗传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他兼具“德”——以德服人,可谓德才兼备也。虽然李家洋院士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成功人士,但他从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给他发邮件、短信,他基本上都会回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采访李家洋院士真是获益匪浅,他的坚持、他的毅力、他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以及他的平易近人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也使我们了解到李家洋院士成功背后不懈奋斗的人生故事。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