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拿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集中教学园区2010-2011学年校级优秀课程名单时,记者眼前顿时一亮,因为其中有记者目前正在聆听的课程——由刘二中老师讲授的《科学技术史》。当初选课时,这门课就受到专业老师的极力推荐。当记者第一次去上课时,只见教室里早已坐满了人,我只能找个靠后的位置坐下,而之后陆续进来的同学只能去别的空教室搬凳子过来。此时刘二中老师已经早早站在讲台上准备讲课了。课堂上,他温文尔雅,风趣幽默,时不时把同学们逗得笑声连连,举手投足间展示出慈祥、睿智的学者风范。
课后,刘二中老师尽管工作繁忙,但还是非常乐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采访中,刘二中老师提的最多的词便是“兴趣”、“爱好”,兴趣是学好知识的第一步。正是因为对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刘二中从小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小学时,我就对科学技术很感兴趣,经常看很多相关的书籍、杂志。”对于与科学技术的结缘,刘二中娓娓道来,“进工厂后,还是由于这份兴趣,我在工厂负责搞技术。恢复高考后,我考的也是华北电力学院热力系。”刘二中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在他的课堂上也明显流露,他时常会向大家展示他的一些科学技术设计稿,也会向大家讲述他以前在工厂做技术员的事。
刘二中补充道,因为对科技感兴趣,他在发明创造方面也颇为活跃。中国专利局第一批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就有他的作品——一种设计精巧的太阳能热水瓶。将这种热水瓶放在太阳下,中午一两点水就开了,还可以保温,这种原理的产品至今仍有不少人在使用。可惜的是,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而没能投入生产。
作为一个思想活跃、不拘一格的知识分子,刘二中把自己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果一辈子都搞热力的话,知识就太局限、太狭窄了。而我对科学技术方面的哲学、历史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当我考研时,就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思想史专业。读研期间,我的导师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吴允曾教授,但他以前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在数学逻辑和计算机理论领域也很有造诣。在吴允曾教授的建议与影响下,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了图灵的计算机科学思想,这本身也可算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一个研究。”正是因为生就一颗丰富的心灵和一腔求知的热情,刘二中成为既投身科研工作又从事科技史及哲学研究的极少数人之一。
知识的复合效应
在当今时代,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知识的复合效应凸显。刘二中提道:“如今国外的一些专家在教育和学术成长的研究中提出一种新的概念——知识的复合效应。那什么是知识的复合效应呢?简单地说,他认为,不同领域的知识交融带来的不是‘3+3=6’,而是‘3×3=9’的效应。如果你老是局限于一个领域的东西,那么你最终可能得到的就是‘3+3=6’,甚至是‘3+3=5’的效应。但是如果你适当地拓展研究领域,那么确实有可能达到‘3×3=9’的复合倍增效应。比如说,对于《科学技术史》这门课,如果你有理工科的背景,那么对某些判断不是很清楚的环节,你就会理解得更透彻,而一些不好解释的问题就可以尝试加以解释了。”跨学科交叉发展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研究方法的交叉碰撞,会产生很多令人惊喜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很多科学家就是在这些不同学科的交汇中迸发出宝贵的灵感,从而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获得前所未见的成果,甚至开创出新的研究领域。
因此,如今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广泛受到学生的追捧、社会的关注。作为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成功案例,刘二中以其丰富的经验佐证了这一领域所具有的充沛生机和巨大潜力。但同时,刘二中也提醒广大国科大学子:跨学科交叉性发展有利也有弊。除了上述的一些优势,从事跨学科研究也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即会分散精力。年轻的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大多经验尚不充足,心态有欠成熟,贸然选择进行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很容易落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误区。往往越想面面俱到,越会捉襟见肘。最后常常会出现“博而不专”甚至一无所成的结果。针对这些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刘二中老师对国科大学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宝贵建议:“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否跨学科发展以及跨哪些学科发展。千万不要单纯地认为跨学科发展对自己日后的学术水平一定有很多好处,也不要因为随大流而去搞交叉学科。自己的兴趣最重要。其次,跨学科发展要弄清主次,应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上。比如,我因为兴趣广泛,对哲学、历史也有所涉足,但我把一半以上的精力都放在了我最感兴趣的科技工作上,有多余的精力时再把科技哲学、科技史研究工作搞好。”
课程设计应更灵活、更开放
刘二中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他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提到“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关键”,而对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他更有一番独特的见解。
刘二中说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让学习过程变得更灵活、更开放,即学生的选课和考核制度应变得更自由,使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同学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学生在感兴趣的地方,最有可能出成果、出创新。因此,如果相关制度宽松、变通,学生就可以不再把全部精力放在应付学分、成绩上,从而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以及科技创新上。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的管理应该变得更科学,僵死的部分减少一些,鼓励和帮助同学们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部分增加一些,给予有浓厚研究兴趣和积极性的同学更多的自由,使他们今后有望成为更杰出的科学家。当然,这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没有了成绩、学分的限制,一些不自觉学习、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就会松懈了,那样他们的学习就更加不自觉了。因此,要松紧合适。”
同时刘二中还提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是把学生变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我们培养的人才科技水平要高,在科学技术领域要处于领先地位,但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生活、心理、社交能力,应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人,千万不要成为书呆子,要把学习变成一个更愉快的过程。
因为兴趣所以坚守
刘二中讲《科学技术史》这门课已有20多年,人文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方向的胡志强教授以及其他学院的一些教授都聆听过这门课。当时这门课是由几位老师一起授课的,但是由于课程难度有点大,其他几位老师都打退堂鼓了,只有刘二中基于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独自将这门课支撑起来,直到今天。为了讲好这门课,他查阅了大量有关科学技术史方面的资料,其间积累的心得和成果甚至还凝成了一本颇有影响力的著作——《技术发明史》。现在,《科学技术史》这门课广受学生欢迎,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把它作为开阔科研视野,提升人文情怀的最佳选择。评价一门课最直观的标准是上座率和课堂氛围,刘二中的课总是虚无坐席,课堂上的学生也总是专心听讲,投入思考。
来自地球科学院的吴波同学和王成同学就向记者表示,刘老师讲课语言非常幽默,举的案例也都生动形象,便于大家理解,大家学得既轻松又有收获。课堂内容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中国虽然推动了世界发展,但从15世纪到现在的技术史上,占主要地位的大都是外国的科技成果,中国的则很少。这门课让大家不禁思索怎样做才能为我们国家的科研发展作出真正的贡献。同时,刘老师还教给了大家做研究的方法和态度。首先,做研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兴趣,应当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爱好和追求。其次,不要对小事儿“纠结”,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科研态度和人生观。再次,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要广泛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看别人怎么研究,要从他们研究的方法与思路里汲取经验和灵感,看哪些能够为己所用。一个人能注意到的往往只是很多领域中的一个或几个,而如果你对更多的领域有所了解,就能从广阔的层面上进行综合,从而丰富知识,更好地把握机遇。
生命科学院的王其娟同学则补充道:“刘老师的课非常有意思。作为理科生,平时的课程似乎都有点枯燥,也挺累的,来听听人文类课程正好可以调节一下。第一次来听《科学技术史》课时,刘老师讲到了埃及、木乃伊等,还给大家看了很多图片,我觉得很有意思。同时从这门课中我还了解到许多我专业之外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