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位优秀的科学家。”那天晚上,中科院研究员程代展“彻夜难眠,欲哭无泪”,在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今夜无眠》。在博客中,程老师讲到自己即将博士毕业的得意门生放弃了科研道路,转而签约到北京某中学任教。这篇饱含期望和无限惋惜的文章,得到了数以万计的转发。
面对恩师的质疑,帖子的主角萧阳(化名)在人人网上回应道:“心累,甚至在与朋友打牌、爬山时,脑子里还一直装着那些想不出来的问题”,“没能力”,“只是因为我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我任务并且是我应该做的任务,不管喜不喜欢,我都会尽力去完成,而并非对科研真正感兴趣”,“最主要的是对科研缺乏了兴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萧阳最终做出了自己“不适合做科研”的判断。“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做科研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萧阳坦言,他选择到中学执教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小,生活有保障,易获成就感。
故事的大概就是如此,而这件事在学术界却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对错的选择。
老师惜才,迫切希望自己的门生能出人头地,希望继承他的事业或理想。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学生有自己的考虑,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作出自己的选择,我们都是追梦人。所以对于老师的态度我们应该理解,对于萧阳的选择我们也应该尊重。
关于萧阳逃离科研的事件,不由得使人们对中国的人才培养进行反思,现在的学生考大学、考研、考博,有多少是因为兴趣?诚然,考大学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大势所趋,但考研、考博的学生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喜欢科研?笔者身边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因为本科毕业仍然难求一职,不得不重新拾起本科四年落下的课程而强迫自己加入到考研大军。所以,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在一个充满恶性竞争的环境中长大,成长的过程已经榨干了对学习的兴趣。到了研究生阶段,对科研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数量已经非常少。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萧阳作出这样的选择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他只是不想违背自己内心的意志。更深一步,对于他在博文中提到的“这几篇文章无论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不算真的有用,甚至在技术难度上也没什么挑战性,只是相比当今大批的‘水文’,算是‘矬子里拔将军’。”
与此同时,有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科研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二三来,但让教育部门来回答这个问题,却答易行难。目前,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
类似“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问题,或许之前曾经也有很多人提出,也许是人微言轻,不值得理会。而由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提出来,分量自然不同,而且等到钱老去世时,才提出这一问题更显得悲壮、沉重。
笔者认为,萧阳逃离科研的这一行为无所谓对与错,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应该都有其原因,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不管怎样,我们祝福萧阳,希望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桃李满天下!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