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最后一段——北京至郑州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全线贯通。全程约2200公里的京广高铁,由京石、石武和武广高铁三部分组成,实际平均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比京广铁路速度整整提高了95%,北京和广州这一南一北两大城市,因高铁的贯通而紧密地联系起来。“高铁”一词也因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再次成为各大媒体及网民们热议的关键词。
纵观中国铁路发展史,它其实更像是一部中国开放史。面对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面对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中国,你做好准备了么?
从古至今,中国铁路的发展都与中国人民渴望开放的心理密切相关。一代绘画大师黄永玉和他的表叔沈从文的故事,表达了一代中国人对铁路和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偏远的湘西,一个少年在外婆家第一次见到从外乡返回的表叔,他瞪大眼睛热切询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见过大火车吗?”在那个时代,见过火车被看作一件十分风光的事。小小的一个问题,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少年对铁路的希冀,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的期待,对放眼看世界的渴求。
铁路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与外界实现互通有无和人际交往的必要渠道,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从积弱积贫、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放眼全球的新世纪,中国铁路伴随着开放的梦想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就不可小视。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拉开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序幕。民国时期,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更是提出建设十万英里铁路的设想。一方面,这是中国人民希望通过发展铁路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人民渴望加强同西方、同世界联系的梦想。但开放之路谈何容易。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铁路只有2.18万公里,其中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够维持通车的只有1.1万公里。1978年秋天,邓小平在日本考察高速铁路时,感慨地说:“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这是一代伟人对铁路加速发展的期盼,更是对改革开放的期盼。难以想象,经过漫长的一个多世纪,曾经没有铁路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一条条平行铺设的铁轨,一辆辆急速行驶的列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的艰难过程。
中国铁路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而中国高铁的发展,也必将加速全球化的进程。有人把全球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层面的全球化,西方的殖民打破了全球的封闭格局;第二阶段是企业层面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和国际市场的建立将世界变小;第三阶段则是个人层面的全球化,整个世界的竞技场被夷平,个人拥有着各自的机会进行全球化,与其他个人进行竞争。当今社会正处于全球化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转型期,中国正经历着从企业层面全球化到个人层面全球化的重大历史变革,而中国高铁的蓬勃发展无疑会推动这一历史的进程。美联社报道,中国参加了巴西为2016年奥运会而正在推进的连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坎皮纳斯的总长510公里的高铁项目招标。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就可以选择自主设计的高速铁路作为最主要的出行工具。清早到国外的公司工作,中午到印度的餐馆感受异国情调,傍晚去马尔代夫海滨感受海岛风情。世界各国人民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高铁时代带来的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也是不同种族之间心理距离的缩短。这是对个人层面全球化最好的诠释。
高铁时代之于中国,不只有希望也有焦虑,外来文化与传统的文化焦虑。面对个人层面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当昆曲、古琴、皮影等曾经繁盛的文化形式,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只能被称为“亚文化”,被我们作为“遗产”去保护时,我们难道不觉得一丝的悲凉?面对中外文化剧烈碰撞的高铁时代,中国需要做好准备。三十年前,邓小平在讨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时提到:“当你打开窗子通风时,苍蝇也会随之进入。我们把纱窗挡好,就能够既进空气又阻隔苍蝇。”这里的“纱窗”,指的是通过对人民群众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筑起的一道防御和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线。而今,“纱窗”依然存在,但其意义需要改变。文化没有所谓的落后与先进,不管你属于哪个民族,来自哪个国家,都要接受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接受个体的多样性,在了解了世界的复杂之后,一样地坚持自我。对异国文化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对传统文化多一份执着与坚持。
中国高铁刚刚起步就显示出非凡的实力,它肩负着中国人民放眼看世界的梦想,凝结着自主研发团队成员们的智慧和汗水,必将走向世界。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波兰等国家明确表示希望中国铁路参与他们国家高速铁路项目的合作。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中,也提到中国在高速铁路方面取得的成就。终有一天,在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工地上到处都会活跃着中国工程师的身影,美丽的和谐号动车组将飞驰在大洋彼岸。本着和而不同的态度,左手持着对异文化的尊重,右手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执着,高铁时代的中国必将乘着全球化的列车迅猛奔驰。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