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号是世界读书日,地坛的春季书市从15号举办到25号。不大的地坛被各种书摊占满,社科类的、文史类的、自然科学类的、养生的、军事类的,形形色色的人驻足在书摊前翻阅、询问。有头发花白的老者,有学生模样的青年,有稚嫩的小朋友,有带着孩子的家长……
那个整天在街头巷尾垃圾堆里讨生活,有时沿途嚷着“烂字纸换取灯儿”的妇女春桃曾经感染了多少观众,用收购来的旧书籍再次转手卖出,赚取差价营生是收破烂人的“业务”之一。旧书要再找到它的新主人不仅仅是伯乐识马,还有一种机缘巧合的幸运,于书于人都是幸运。
“敬惜字纸”在古老的中国曾经是一项极其普及的朴素而虔诚的传统。古人认为字纸承载着文明的隐秘信息,附带着先贤的文化性灵,是“道”的承载者。不得不承认这种对字纸的恭敬带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和迷信宗教色彩。如果说知道了用火,是人类进化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知道了用文字,则是第二座里程碑。有了文字,才有了记载;有了记载,才有了文明。印光大师在民国二十四年著的《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里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载之典籍,历来是正义者最大的欣慰,也历来是邪恶者最大的忌惮。这样一来,掌握文字的人,也就成了正邪的裁判,文明的使者。远者如司马迁,近者如鲁迅。既然文字有如此功力,那么承载这文字的纸张自然也是“功力”不凡的。纸,既软且韧,拎着簌簌响,闻着淡淡香,能记录世间那么多奇迹与悲欢,能传递那么多信息与情感,能承载那么多历史与时光。当造纸术和活字印刷的成果成为普世日常的生活部分后,字纸终于最终融洽地结合起来了。捧起一本书,安静地享用,是一种踏实和妥帖,是电子书所不能给与的。
敬惜字纸,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在网络邮件漫天飞舞和邮件频传的今天,当你快速敲击键盘打出一行行文字时,不要忘记时不时地在纸上一笔一划书写文字;当感受高科技的电子书的便捷时,别忘记时不时捧起一本纸质书籍静静阅读。敬惜字纸,不光是对字纸带着爱惜、珍惜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一种尊敬和崇敬。对待用血泪乃至生命写成的篇章,我们难道不应该饱含一种深重的情感吗?当面对灵魂汇聚的或褒扬或鞭挞抑的倾诉时,我们难道会不敬畏吗?可是泡沫文化泛滥,很多人还陶醉于这种泡沫中,真正的作家已不多见。物质社会使人浮躁,作家们不得不迎合大众。以写书为业,科学研究者以著书出版为职称评判标准,出版商不停地印刷不停地盗版。文字成了钞票的筹码,成了腐蚀灵魂的毒药;文字被亵渎,纸张被玷污;文字和纸张成了道德沦丧的帮凶。敬惜何在?
惜书敬书,当你捧回了一本本书回家时,请一定要找时间阅读而不是束之高阁,请你用心体会个中内涵。研究生院自4月6日以来举办了读书月系列活动之“晨读马拉松”,以一种竞赛式的方式号召同学们重新重视书籍。
有人说,这世上,总该有让我们敬畏、敬惜的东西,就是没有,也该造上个。不是为了那个什么,是为了我们的灵魂不至于那样的虚妄,那样的残暴。
好书不贵,故纸犹香。
(李秀梅,中科院华南植物园2009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