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缘何受欢迎

  •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08

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科学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为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办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此举在京城引起轰动,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郑必坚。

记者: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人在谈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让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坐到一起来了。这让人想起了一个老话题:我们在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同时,是否也真正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郑必坚:这要从一个教训说起,回顾我们过去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有经验,也有教训。其中一条重要教训,就是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这是邓小平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对经济建设、物质生产力这一手抓得比较硬,对精神文明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手抓得比较软。这两年我们党把“政治文明”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这个构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和各门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且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和各门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力求把这两个方面融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

记者: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是文理分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分家,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种状况应有所改变。是不是对我们的一些观念也要作个反思?
郑必坚:是的。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命运。要说“科学家”,本来不仅应当包括自然科学家,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家。要说“科学”,本来也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应当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包括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学说。如果仅就自然科学家方面而论,进入21世纪的中国自然科学家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呢?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的自然科学家不仅需要有自然科学方面高度的造诣,而且不可或缺地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自然科学方面敢于冲击世界前沿,力争走在世界前列。着眼于中国科学院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中更加有所作为的迫切需要,我们把办好“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作为首要任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宗旨是:为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为21世纪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供一个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记者:当今的世界和中国,人才和机遇同样重要。前些年,您从事的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今天又把目光转向提升21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我注意到,您特别注重人才要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素养,是不是这样?
郑必坚:记得邓小平在1991年的一个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两个“难得”,一个叫“机会难得”,一个叫“人才难得”。现在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在这里。
说到这里,还想顺便说一下近几年我在中央党校工作的一件事。当时面对如此众多的我们党高级、中级领导干部以及全国县委书记的培训和轮训任务,考虑到“世界发生大转折”,包括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有感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素养的不足,因而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开设《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当代世界思潮》即“五个当代”的课程。这件事是在当时的校长胡锦涛同志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当代世界科技》这门课,当时就是请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同志承担的。他到中央党校讲了四次大课,随后又亲自主持了中央党校《当代世界科技》教材的编写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中国科学院现任院长路甬祥同志才把我引为同道,并在我从党校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邀我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办人文学院。我说这段经历的意思,是要说明实行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努力,我同光召同志、甬祥同志是志同道合的,并且不自今日始。不同的只是,当时在中央党校从事的,是力求自然科学素养在党的领导干部当中的提高;而今天则是力求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21世纪的自然科学家中的提升。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刚才说到的,邓小平指出的“机会难得”、“人才难得”八个大字!
(光明日报200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