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射下就业心态之变

  • 叶 茜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764
作者:叶 茜

昨天“富士康”还是我们毕业生就业的“向往之境”,今天“富士康”就成了“坠楼事件”的死亡代名词。十几个年轻生命的陨落,让我们扼腕叹息,唏嘘不已,在最灿烂的生命季节,人生才刚刚展开,却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向社会抗争。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这样的结局是我们不曾想象的,也留给了我们深深的反思。
到底是我们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没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还是社会的“华丽转身”没能给我们年轻的梦想提供足够的空间?“富士康”坠楼的受害群体反映了“农二代”在城市就业的尴尬境地,但这个问题并不专属于农民工,也属于中国当前所有高校即将面临毕业或者是刚刚毕业的学子们。
“富士康”现象的背后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我们这年轻一代所特有的敏感与脆弱。
马克思说“历史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展开”。为什么我们要反思“富士康”?因为“富士康”的问题不是一家企业的个别问题,而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转型期的典型问题。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巨大浪潮中,无论是生长于开阔自由的农村还是很早居于城市的市民都不能较快适应现代工业化、智能化的工作方式。因为科技发展太快,社会转型太快,快到我们的心理、伦理都没有跟上科技、经济的脚步。
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感情敏感而细腻,同时也有年轻时的踌躇满志,对社会的现实与残酷虽有些耳闻,但梦想的阳光让我们得不到现实痛苦的一点暗示。一旦深入社会,当现实不断冲击理想,我们敏感的心立即会感受到这种落差,从而引发对自我的否定,对人生观价值的怀疑,甚至是对未来的绝望。
2010年5月2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强调体面劳动,尊严劳动,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富士康”公司也于6月1日起加薪,工资涨幅30%。国家与社会在努力改变,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不再让“脆弱”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标签。
首先,我们要理解企业主体的社会地位与需求,学会宽容,而不是苛责。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会带有一些辩证的味道。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不是只有鲜血才能引路,还有一种方式叫做沟通与理解。我们只有理解,才能适度地调节自我,才能适应社会的转变。
尽管国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不断贯彻中,现代企业也在不断地“人性化”,但企业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它必然是建基于劳动力的剥削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并且理解企业的状态,与学校的非营利性质相区别。很多时候,我们学生由于在学校中备受重视与关怀,会不自觉地将学校与企业的功能进行对等化,对企业的责任履行要求过高,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在“富士康”的坠楼者中,大部分都是因为自我期望较高,急于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当前的现实又让他们看不到出路。面对就业,我们总是期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尤其作为研究生,自我的期望值会相较本科更高,而需要的社会认同感也必然更多。但是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要知道企业从来都不是慈善的教育家,他们需要的是上岗就能做事的“螺丝钉”。
了解企业的立场,不是让我们去苛责企业,而是让我们学会理解与宽容。我们只能从加强自身做起,去掌握更多的就业主动权。我们必须要了解市场的需求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比如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提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抓紧专业技能的学习,“对症下药”——需要考的证书提早准备,需要具备的素质有针对性地锻炼与加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此则在就业的过程中不会陷入被动,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中。
其次,我们要学会有意识地把自己视为一种“目的”而不是“工具”。
现代化的公司在某种意义上讲,干净、规范,工作环境是相当体面的,但工作压力却是巨大的。在富士康的深圳厂区里,员工每月加班上百小时是常事,每月只能休息两天,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出来放松。就算有时间放松娱乐,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持续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丧失人的满足感和尊严感,而沦为一种工具。当生命的意义仅仅在于机械劳动,在于金钱,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最大限度地剥削,劳动本身丧失了快乐,即便给予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精神的缺憾,最终会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崩塌。
作为研究生,我们同样有可能从事这种一线的工作,即便不是基层一线,就算是白领阶层,也同样遭遇着加班加点熬夜的生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人们普遍的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强度的增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种社会发展趋势,这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会放松自己,经常与朋友、家人交流,寻找情感的宣泄渠道,让自己快乐起来。西方义务论代表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认为“每个有理性者均作为目的的自身,而不仅作为某个意志随意使用的工具而存在”,我们要让自己是作为一个人存在,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存在,而不是沦为一个工具,为了社会存在而存在。
再次,我们要建立有意义的价值观共识。
我们这一代拥有比上一代人更多的物质和关怀。电视、手机、电脑、不同价位的私家车,已经或正在成为这一代青年工人生活理念中的自然组成部分。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似乎就是赚钱和改善个人的生活。“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改变命运”,与这种强烈物质追求相对应的则是精神自控能力的衰减,娇生惯养、内心脆弱、眼高手低。对精神生活的毫无兴趣、对性生活的极度轻率和对婚姻家庭的不负责任,曲折地反映出我们这代青年人在纯物质主义的影响下空虚的精神状态。
事实上,单纯的收入和工作环境的体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长期的“工具性”生活带来的精神的空虚用物质是填补不了的。茫然是对社会过渡期的正常反应,我们可以允许自己茫然,却绝不允许自暴自弃。它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人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古人开阔的胸襟与洒脱的生活态度,不该是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现代人在面对困境时所应有的乐观态度吗!
对此,我们更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身立命”之所,建立有意义的价值观共识。还记得一次在校园偶遇已经毕业的师兄,回忆在校的过去,眼里依然发光。他说:虽然现实不像我所想象那样,但是回想起自己曾经的高谈阔论谈理想,想起自己在演讲台上激昂地勾勒自己的未来时,这一切,都可以忍耐,都值得等待。我明了这是师兄在经历现实与理想的对撞之后的无奈之言,那份理想、那份热情依然在他心里。当社会的转变给了你深深的失落感的时候,理想依然是一方良剂。或许在重实利而轻理想的世道,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但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的价值观不该是向现实的回落,这必然充斥着物质与欲望。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一种超然的存在,引导我们的道德向上走,而不是向下坠落。用理想的信念去支撑我们内心的空虚,用精神文化去构建价值的共识。不是只有房子、车子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意义与目标,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悲哀的。用物质的多少对人画等号的数学的题目,只会让我们更寂寞更空虚。我们要用家庭之爱、朋友之爱、爱人之爱,去充实我们生命的重量,用理想支撑我们灵魂的空寂,用共同的价值共识去搭建温暖的精神世界。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而言,仅仅拥有完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是不够的。“富士康”教给我们的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得让别人把你当回事”!进入社会就业,我们需要构建自我的“安身立命”之所,需要一种“静听不闻雷霆之盛,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的气度与胸襟,需要一种即使“前路日将斜”,仍应“野花啼鸟一般春”的乐观境界。
(选自《中国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