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 罗尧成 束义明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604
作者:罗尧成 束义明

研究生教育以探索真理和发展知识为使命,而探索真理和发展知识的无国界性使得研究生教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我国目前已将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而探索并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则是实现质量提升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与此同时,“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机部分”的观点也已得到学界共识。为此,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在观念、制度、实践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主要表现在:①确立了国际化的研究生教育观念。我国的重点高校,尤其是“985工程”院校,已将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定位于“国际化”、“国际性”、“开放式”的路径之上,有意识地从国际社会的视野确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及其发展举措。②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管理机构。许多高校建立了外事处、国际交流处、留学生办公室等机构,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③拓宽了与国际联系的网络和渠道。通过加入各类国际教育联盟(如环太平洋大学协会、21世纪大学校长协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等),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术联合会等国际组织,通过校际合作研究和参与国际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我国高校开展与境外研究生教育的合作提供了平台。④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人员数量迅速增长,国际交流形式日益多样。不仅支持教师和研究生开展海外交流,同时积极吸引外国专家来我国开展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大力发展研究生层面的留学生教育事业。⑤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国际化取得了明显进展。国内重点高校普遍开设了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和国际主题新课程,通过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外的内容,有效提升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目前我国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了实现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尚未确立清晰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目标和路径
在培养目标上,就全国高校整体而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具体实践,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办学目标还没有体现国际化的理念。在实现目标的路径上,措施和手段的采用无法保障目标的有效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重审批,轻管理;重数量规模,轻质量结构;重项目引进,轻开放环境营造;重经验借鉴,轻自主创新,严重阻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前沿性上,然而笔者通过对八所研究生院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研究生认为其专业课程内容中的前沿性知识比重过少,这种情况在理工科类博士生中更为突出。教学方法的国际化主要体现为方法的运用能否有效促进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投入方面,而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中,教师讲授仍占据着主导地位,研讨式教学、小组学习、项目制学习等有效的研究生教学方法并未得到充分和有效的运用。
3.教师和研究生的国际交流相对有限
受诸多条件制约,我国高校人员的国际交流仍呈现出机会少、数量小的特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出国交流的机会不多,同时,外籍教师来我国参加教学科研活动的数量也相对不足,这与国外大学形成了鲜明对比。南京大学2006年正式聘用长期外籍及港台教职工81人,而威斯康星大学一年至少聘用600名外籍教师;在留学研究生所占比重上,作为200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最多的国内高校,清华大学来华留学研究生占全体研究生的比例也只有2.58%(见表1),而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
4.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国际化层次不高
主要表现在:尚未形成培养研究生所不可或缺的国际性育人氛围和环境;启动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起点低、规模小,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人员与信息、联合试验与合作研究等局部范围,注重数量的积累,相对忽略质量的保证。此外,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总体生源情况不太理想,呈现出“一大二多三差”的特点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化层次的提升。
5.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水平较低
一是吸纳国际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争取各种国外政府组织、国外资本、国际性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教育经费的能力。二是未能充分实现教育软件和信息资源的国际化,还没有做到像当今欧美大学那样结成知识联盟,以签订协议的形式,合作开发研究生教育软件项目,进行课程和电子图书馆建设等,因而在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和信息共享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6.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首先,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目前尚未按照国际规则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第二,研究生教育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我国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简称“《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仍沿用至今,20多年来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位条例》存在开放度和相关法规配套程度低等立法上的缺陷,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制度上的制约。
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和做法
发达国家高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时间相对较早,而且他们在思想观念上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总结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无疑会有很大帮助。他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可概括为:
1.确立了国际化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发达国家高校十分注重在研究生教育中渗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强调研究生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促进世界共同进步的高层次人才。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早在1980年就发出呼吁:需要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要走向国际化。耶鲁大学金曼·布鲁斯特校长则提出,“耶鲁不仅是为耶鲁师生而存在,还应该为保持世界人民的利益并提高其学术水平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外著名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都非常强调注重培养能够面对21世纪挑战的世界性公民。
2.完善国家政策立法并制定清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制定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从而保持了国际化实践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如美国相继颁布了《富布赖特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等法律文件,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欧盟以超国家组织的形式先后实施了《苏格拉底计划》、《提姆普斯计划》等项目,在《博洛尼亚宣言》中提出,2010年要在欧盟各国形成本科-硕士两级层次构成的教育制度,支持博士生教育层次的改革,沟通“欧洲高等教育区”与“欧洲科学研究区”的联系,增强欧洲的竞争力。在国家政策立法的指引下,各国高校制订了相应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耶鲁大学在《耶鲁2005~2008年国际化战略框架》中提出三个目标:为学生在世界上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吸引全世界最有才能的研究生和学者;把耶鲁建成为全球性大学[5]。日本东京大学根据《远山计划大学的构造改革方针》,提出进入全球前30所顶尖大学的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全球研究生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
3.设立专门的具有较强运作能力的组织管理机构
发达国家高校普遍设立了主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专门机构,承担起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职能,同时向领导层或董事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保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耶鲁大学成立了“国际活动校长理事会”、“大学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国际事务办公室”、“国际学生与学者办公室”、“语言研究中心”和“耶鲁学院国际教育与奖学金项目办公室”等专职机构,并在学院行政办公室增加一个编制,专门负责国际行政事务。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成立了实体单位国际交流处,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堪称“第一”。它负责开展投标准备、项目合同管理、学生咨询服务、安排教育展览和国际会议等工作,并组织了著名的“六国教育研究项目”(1993-2001)。国外大学负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机构精简干练,具有很强的管理和市场运作能力。
4.普遍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交流
发达国家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师生交流的国际化方面已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①教师交流的国际化。发达国家高校的师资具有很高的国际化水平,教师的国际流动高度开放,呈现出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接受几千名国外访问学者,总计聘用了六万多名外国学者。根据《富布赖特计划》,美国设立本国教授在国外讲学或研究基金,每年派出的学者基本保持在700人左右。耶鲁大学拥有3200名专职教师,分别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70%以上的专家教授都曾参与过国际交流[10]。②研究生交流的国际化。外国留学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是衡量一所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准。发达国家高校通过采取奖助学金、帮助学生解决学分转换和学制等问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住宿环境等政策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外国留学研究生所占的比重(见表2)。
5.高度重视课程的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被发达国家高校视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年开设约600门国际方面的课程和80余种外语课,社科与人文以及教育等学科领域50%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各种国际问题。MIT启动了著名的“开放式课件”(Open Course Ware)项目,宣布将学校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免费开放,以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在加拿大,70%左右的高校将课程国际化作为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发达国家高校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不仅在数量上有突出的体现,在类型上也丰富多样,根据经合组织的研究,发达国家高校的国际化课程达9种类型之多。
6.实施多样化的学术研究交流与国际合作办学形式
发达国家高校的学术研究交流主要通过如下形式展开:①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术联合会议等机构进行国际合作研究;②进行校际合作研究;③进行研究人员的交流,如国外学者来校访问、讲学或派本国学者出国留学、访问等;④通过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⑤开展学术信息交流,包括资助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高校通过互联网交流数据和研究成果等。发达国家高校也十分重视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来促进研究生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形式包括设立海外分校、特许经营、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
7.建立并完善全球性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政府和高校十分重视制定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关注国际质量评定机构的资质,努力建立全球统一的质量评估标准,以保证研究生教育在学术上的国际水准和学位的国际质量。如欧盟针对各国教育机构多样化的特点,对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进行了新的设想,同时建立了国际学分转移认可系统,而《里斯本高等教育资格认证协定》在提高学生学术认证的公平性和资格评定的透明度方面,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规定了一个更综合的法律框架和规章制度。由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等10个国家的17所研究型大学组成的“21世纪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21),对于联盟内的高等教育和与之相关的活动提供独立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服务。
三、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2008年7月完成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2006年度全美共授予45596名研究型博士。分析学位获得者的背景资料发现,“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中国紧追而上的还有,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3人)、南京大学(155人)、南开大学(147人)、上海交通大学(144人)。这些数据表明,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经验,基于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包括“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理解,下面将着重从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实践载体的选择两大方面着手,对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1.确立国际化教育理念,为国际化教育活动开展提供观念指导
在高等教育进入“新国际化”时代的背景下,“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应自觉顺应这一走势,通过确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置于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中进行考虑。科学把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采取正确行动的前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要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人才,我们应在这一观点指导下选择并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活动。
2.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为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有力保障
国际化的师资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大学教师在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如果教师拥有国外留学、讲学经历,他们就可以通过讲课和讨论会与学生分享这种经历,从而使研究生受到一种熏陶。在美国,教授的国际活动十分频繁。有专家形象地把美国教授划分为三类:世界型教授坐飞机出席各种国际会议,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地区型教授开汽车出席地区性学术会议,参加地区性学术活动;学校型教授仅参加校内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并且指出,在加州大学,这三类教授的比例大约为60∶30∶10。而如果做一比较,在中国的大学,这个比例大概要颠倒过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关于如何建立一支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靠自己”三步策略,取得了的显著成绩,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具有海外经历或国际化意识的教学或行政人员在人事教育管理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对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作用亦不可小视。
3.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实施载体
课程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中介和桥梁。在新国际化时代,“一个具有国际维度的课程已不再是一附加的价值,而被视为课程质量的一个保证。它是课程得到国家认证及国际认证的一个条件。”国际化课程是一种同时面向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课程设置中,不仅应当尽可能地开设涉及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应当尽可能地使课程具有国际观点和开放视野。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不仅要通过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外语教学、课程管理等形式引进他国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要鼓励双语教学,尤其要加大对原版教材的引进、编译工作,将国际最新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此外,加强与国外大学之间相互认可学历、学分,实现教学评估的国际化,这些均是国际化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还应关注并利用国外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网络课程开放工程(Open Course Ware, OCW)计划,目前已开放出1800多门课程的资源,月访问量高达200万人。2005年成立的OCW联盟,进一步促进了全世界大学在网络课件共建共享方面的合作,并将网络课件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有效利用国外一流大学的网络课程,是实现课程设置国际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4.加强科研活动的国际化,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创设良好环境
当前,大学教授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之中。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布罗迪教授指出的,“今天的教授就像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你越想知道他们在哪里,越难知道他们在哪里。因为他们都从事跨国合作。”与课程相比,科研活动中国际化的重要性更得到普遍认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因特尔实验室主任指出,“当你与……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展开合作时,你将能听到每一个重大的新研究理念……。”参与国际性的科学研究被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佳机会。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情况仍不乐观:笔者调查三所“985工程”高校224名博士生导师的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近五年获得过国际合作和国际资助项目的比例仅为35.8%,而承接2项及以上项目的比例只有12.1%。可见,我国要为研究生从事国际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环境,尚需学校和导师多渠道的不懈努力。
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路径是全方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可分为“国际化的背景、国际化的取向、国际化的构成、国际化策略、国际化评价”五个要素。这一分析框架同样为我们探寻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系统路径提供了启示。然而,联系我国高校的实际,在思考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决策中,确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实现课程设置与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无疑应成为我们首先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