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 张彦秋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711
作者:张彦秋

随着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作为具有高智商、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随着社会人才竞争的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生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在研究生群体中,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透过案例来分析。
一、透过案例看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案例1:张同学,女,22岁,某研究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性格偏内向,爱好与熟人聊天。进入实验室2个月,遇到不顺利,心情不佳,认为实验未达到效果,怕见人,对声音敏感,担心老师批评自己,食欲下降,一个月体重下降10多斤,睡眠欠佳,早醒,心慌,常想一些不好的事,白天精力差,乏力,想卧床,不想做事,无兴趣,感痛苦,曾有自杀念头。确诊为抑郁症,住院治疗。
案例2:李同学,男,24岁,某研究所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性格追求完美、偏内向,家教溺爱。几年来,几乎一直出现全身不适感,头昏脑胀,四肢有通电感,心慌,胸前区疼痛,尤遇到紧张时就出现(如学习、游戏时)。曾到医院检查EKG均无,未服药,感白天疲乏,心情不好,脑子迟钝,睡眠不佳,多梦,担心自己身体有毛病,知道不应该这样想,但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往坏处想,注意力有时很难集中,影响学习效果,否认自杀观念。处于焦虑伴抑郁状态。
案例3:刘同学,男,24岁,某研究所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家在农村,在家排行老大,性格内向,自卑,因鼻梁上长了个痣,因治疗不当,痣变得比以前大些,多次求医,希望除掉疤痕,医生认为不需要手术治疗,外敷一些药即可,但他控制不住自己,经常照镜子,后发展到每天多次照镜子,睡眠欠佳,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学习效果,处于强迫状态。
案例4:王同学,男,25岁,某研究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性格内向,自卑。初中时很调皮,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高中想做老师和家长喜欢的学生,开始严格要求自己,至此后,与人交往时经常紧张,尤其是有老师在场时更紧张,影响自己的语言表达,紧张时有时口吃、心跳加速。处于社交恐惧状态。
透过以上案例,可以了解到科研院所研究生诸多心理障碍者中的比较典型的四种类型。这类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特点是性格偏内向,有些性格偏执;欠缺人际交往能力与技巧;他们大多数青少年时期所发生的负性事件对自己的影响较大;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等。
二、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
1、科研院所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群体在年龄上已经是成人,但社会角色仍然是学生,但科研院所研究生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很多导师更倾向于把研究生当作职工一样对待,按照职工的标准去要求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些导师把学生看作是廉价的高品质的劳动力,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科研院所研究生们大都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研究生们觉得导师只是分配自己做各种各样的事务,忽视了导师是既教书又要育人的职能。来自导师、社会外部与研究生内心的期望值都比较高,这些压力给研究生的心理带来了更多的的矛盾与冲突。一些研究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科研院所的管理模式与校园氛围
科研院所的校园氛围薄弱,与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和文化氛围不同,高等院校大多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以学生为主体,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若干个,每个年级大都配备了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辅导员,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也比较大,学生组织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各种形式新颖的文化娱乐活动对学生心理压力的释放和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
科研院所学生群体只有研究生组成,以科研为主体,导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导师安排学生要完成科研任务的工作量有些是超负荷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必须在实验室度过才能完成,学生组织成员也因忙无暇组织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科研院所研究生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全过程管理只有一个通常称作“研究生部”的部门全权管理。通常这个部门配备的人员很少,很少有达到国家要求的人员配备标准的,大多数年级没有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科研院所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研究生与外界的交往较少,学生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宣泄、释放的渠道较少,这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出现较严重状况时才被发现的原因之一。
3、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
研究生的学习主要以学生个体为主,大多是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多数时间是在实验室面对的是仪器设备,业余生活比较单调,高尖端的科研任务导致很多研究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或心情去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一些研究生缺乏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沉闷、机械的生活,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 沉重的压力成为研究生的心理困惑
一是学业压力。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研究生要想取得学位证书,至少要有1-2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研究所要求研究生至少要有1至2篇SCI学术论文才能取得学位,这使研究生们不得不高度紧张地投入到论文的写作和研究中,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二是就业压力。近几年研究生扩招,使得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尤其经历了经济危机之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之,研究生普遍对自己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就业意向趋于集中化的趋势,造成了现在的热门更热、竞争白热化现象。研究生们求职时期往往是专业论文、准备论文答辩的关键时刻,多重压力纠结在一起,很容易使研究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三是经济压力。到了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家境不富裕的同学很难开口向家长要生活费,有些已婚的学生上有老、下有小,在学期间微薄的助学金难以尽到照顾家庭的责任,为了生活去兼职挣钱,这些虽锻炼了学生实践工作能力,但如果过多,势必会占去学生很多的精力,学生用于投入到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就会减少,有些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影响到了学生情绪和心理健康。
四是情感问题。研究生阶段正处于婚恋年龄,该阶段的情感需求比本科阶段更为强烈和急迫。男女比例失衡,加之,不少研究生性格偏内向、自信心不足、交际范围小、空闲时间少、经济不宽裕,使得部分同学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孤独、无助感等困扰。
三、应对策略初探
1、 搭建心里健康教育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对于设立研究生院的科研院所型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应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心理工作者定期定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队伍应由各类人员组成,如医院神经科专业医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从业证书并且具有丰富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等,全方位地为研究生中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辅导和治疗。掌握心理有问题且需要及时干预同学的一手心理资料。对于那些没有研究生院统筹管理的科研院所型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应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畅通渠道。
2、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实现心理干预网络化管理模式
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体系,使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勉互助,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关注对象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中以及与学生接触较密切的有关工作人员发现、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成立危机应对领导小组、危机应对工作小组、危机应对实施小组,逐步建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四支队伍分工合作的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心理信息网、管理网和干预网。
3、建立在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测试有症状的同学积极进行干预,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举办各种心理讲座、座谈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可以通过研究生教育网页和学生自办刊物等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知识。
4、充分发挥培养单位学生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把关注全体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研究生会职责之一,通过研究生会、宿舍长全方位地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干预。
(1)建立学生心理信息员制度
遵循“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自愿基础上推荐选拔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承担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工作。在兼、专职心理咨询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心理信息员的主要任务一是关心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同学中如有心理异常现象,尤其是突发危机心理事件要及时向本单位兼职心理咨询员老师汇报,及时干预防止产生严重后果。二是协助监护心理上应该重点关注的同学。引导同学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走出心理误区。配合培养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带领同学积极参加培养单位举办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为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而努力工作。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不同阶段,以班级为单元进行心理咨询的团体辅导,这样可以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通过研究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组织迎新晚会、春游、各类文体活动等,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协调、合作能力的同时,也调节了学生们紧张的学习气氛,舒缓了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可以使研究生们以更积极的心态和精力投入到学业当中,促进学业的顺利完成。

(张彦秋,研究生教育高级主管,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