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来自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现就读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先请让我用自己家乡独特的问候方式带来大草原最亲切的问候,(蒙语)。
在演讲之前,我想给大家看一件东西,别意外,因为它本身也不是稀世珍宝,就是这个纸团,它几次躺在你们经过的路口,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观察一下究竟有多少人会将它俯身拾起,投进它本该去的地方,从我实验开始,总有同学会将这件道具丢进垃圾桶里,没有一次例外。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啊,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可是黑格尔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让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今天我说的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让我在黑暗中寻找一个有责任感的地方,现在不用我说大家已经和我一起找到了。
三十载,承载“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五十秋,实践“红专并进、理实交融”。若以“人生”观之,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依托的中国科学院教育事业已历而立之年,经不惑之秋。半个世纪的教学相长在此刻缓缓展开......
如果让我站在这里用言语来一一列举中科院的成就,首先排在我后面的同学就不会答应,因为那意味着大家就没有上台的机会了,而我今天仅仅是想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用我最朴实的语言给大家讲几个新闻事件。
2004年岁末,印度洋海啸灾难突降。在泰国灾区,我国DNA鉴定5人专家小组承诺免费承担泰国所有遇难者遗体的DNA鉴定。 而当时承担这项任务的正是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他们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机制,海啸的第三天就向有关部门递交了“请战书”。第四天,我们已经代表中国站在泰国灾区了。灾后赔偿问题严重,泰国政府最需要的是技术......那是3000多人的身份鉴定啊!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数字,许多国家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我们之所以敢临危担责,一方面是因为通过知识创新工程构筑的基因组测序实力,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于国际社会的那份责任。
还有一件新闻事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它深深的烙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最深处;2008年,一个太不寻常的年份,我们经历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当灾难接踵而来的时候,一个发展中国家用坚韧的脊梁挺着,那是一种怎样动人的表情?已故者用双手捧交给了天堂;活着的,赐予他们更加坚强的力量。阳光不会永远灿烂,梦想仍然照亮我们的未来的征程。此时一串串动人的场面仿佛就在昨天。我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微系统信息研究所选派了15名技术骨干,第一时间参加到救援工作中来,17日凌晨三点,他们抵达北川县城,尽管劳累,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提出休息,立即投入到基站的架设工作中,经过艰苦作业,在中午前后,成功地架设了第一套“战地宽带无线应急系统”,为北川地震救灾指挥部,各指挥点,日本救援队,新闻中心提供了视频,语音,图片,等信号传输。此刻,无数颗纠结的心终于与北川连在了一起!每一个新闻报道,命令传达的背后,我们看到是科技工作者辛勤的汗水,还有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责任!我们也不会忘记,当灾情发生后,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起的“我要爱”心理援助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一张张载满了亲情,友情的援助卡,将北京市民的慰问和鼓励用最真实,最质朴的语言传递到了灾区人民的心中,也许很多人无法体会那时怎样的一种感动。我隔壁宿舍就住着一个这样的女孩,没有一个人能比她更能体会这种感受,因为她的家就在汶川,地震毁掉了她家的房子,夺走了她的亲人,但她没有忘记那一张张贴在临时救助棚附近的援助小卡片,每一张都让她落泪,每一张都给予生者活下去的勇气。我们还不会忘记,从5月18起,微生物所就利用自己的特长和技术设备,从灾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卫生防疫,动物疫病等防治方面,为灾区提供技术支持,应对抗震救灾。
这一切的一切,无论是在危难还是在荣耀的面前,都向世人证明了一点,有一份厚厚的责任在我们心中。看着祖国走过的历史,看着科院书写的风雨历程,拍拍我们的脊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灾难面前把复兴之路走地宽阔笔直,责任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多难的蛹茧怎能锁住它前进的惊艳!看吧,当全世界将目光聚集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刻,当神州六号和7号谱写飞天赞歌的时候,每一份荣耀的背后都是科院人心中一份重重的责任久久辉映!当我们伟大的祖国如一只浴生的火凤凰,涅磐在重重压力的火炉中优雅而华丽地盘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空,当中科院在创新教育,造就创新人才走在了前沿,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的心中永远有着一股力量,它取之不竭,因为那是我们的责任!
(徐扬,中科院微生物所08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