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牵起教学改革的“牛鼻子”

  • □刘丹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47
作者:□刘丹

去年秋天,刚刚迈入“研三”,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06级研究生曹帅就坐不住了,他为自己置办了一身行头,迅速加入到千千万万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大军中去。

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部部长周济说。

41%的毕业生去企业就业

作为中科院的毕业生,曹帅的简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经历过几轮必然的焦灼、无奈、期盼后,他终于从到手的若干个offer中选择了一家IT民企,成为他们的“管理培训生”。尽管这份工作与“地球物理”看起来毫无相关,但这依旧符合曹帅的个人职业规划——他性格开朗外向,在3年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中,他得到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并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甚至有过小规模自主创业的尝试。

曹帅所在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专业,今年一共6个毕业生,其中3人选择去企业工作,占50%。剩下的一半,一个考取公务员,一个出国深造,一个留在中科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这印证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的说法。

在苏刚提供的一份研究生院工作报告中显示:“2007年中科院硕士毕业生中,41%去往企业就业,11%去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去往科研单位、高校或者选择继续深造的,已不足一半。”

毕业生就业多样化已成为现状,正如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在南京分院就研究生就业工作调研时所强调的那样,要牢固树立“培养人才,育人为先”的观点,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拔尖的创新创业人才

主管教学工作多年的苏刚教授表示:“从这种就业结构来反观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课程设置,在着力培育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实际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科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秦大河也认为,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应该建立起双重目标,其培养的人才中,一部分要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一部分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优秀领导者。

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构建学生相对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为他们进入培养单位进行科研实践打好专业基础,是中科院研究生院集中教学工作的主要使命。面对多样化的择业目标、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集中教学工作要在课程设置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和创新。

尝试课程分类制度

“加强和改进完善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牛鼻子’。”苏刚说。

他表示,研究生院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成立新的院所结合一级学科教学专家组;按照学科前沿发展要求和研究所的实际需求,重新梳理、修订和完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学分,丰富课程类型,调整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按需聘请授课教师;构建既保证专业基础理论又覆盖学科前沿,既满足专业要求又兼顾学科交叉,既有长学时的基础课程、又有短学时的前沿课程的先进系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今年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为适应学生就业及培养方向的不同要求,对课程进行分类设置、分类实施。

以英语课为例,在研究生院已有的学位英语教学中,分别开设面向不同对象的英语A类和英语B类课程。A类课程主要面向硕士研究生,而B类则主要面向博士研究生,有效解决了硕博连读学生修读博士学位英语的制度瓶颈。这种差别化的课程分类机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据苏刚介绍,研究生院将在9月份开始的新学期中,针对一些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开设这样的A、B类课程。“A类课程一般较为基础,适用于交叉学科教学,同时能够满足那些毕业后直接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去的学生的需求。B类课程内容比较专业、深入,将主要面向学术型人才培养而设置。”苏刚说,“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将能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差异,有效解决新入学研究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带来的教学困难。”

对于这个即将开始的新举措,谭静强说他“举双手赞成”。谭静强是曹帅的同学,同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06级,他的专业是“构造地质”。

尽管专业不同,但他们将共同接受许多专业基础课。例如“构造地质学”,这是整个地球科学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们的必修课,每年总是以130人左右的大课形式进行。“有些人都听过了他们不得不再听一遍,有些浪费时间;而有些人甚至还没有入门,他们根本听不懂。大家原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听课效果也自然不好,这是这种大课的通病。”谭静强说。

课程改革之后,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必修课,将有可能分段进行课程设置。这刚好满足了曹帅和谭静强两人的不同需求——进入公司的曹帅会选择A类课程;而谭静强则会选择B类课程,他早已设定好出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道路。

今年7月,黄明将完成在京为期一年的集中学习,回到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所的导师身边,开展课题研究、完成学术论文。

黄明是中科院研究生院2008级硕士生,她攻读的“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她选修了物理、化学学科领域的多门课程。回顾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她觉得很充实。

但在导师们看来,这种适应中科院体制的“两段式”培养模式依然存在不足。比如,一年集中教学,使导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推迟了一年;其间学生科研方法、科研能力的训练不足等。

增设“文献阅读”课

从今年9月份开始,研究生院将进一步要求每个院系普遍增开“文献阅读”选修课程,初步核定为20学时、1学分。并着眼于进一步强化在研究生一年级集中教学阶段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强调由各自导师负责布置指导学生的文献阅读,最后的成绩由导师考核给定。

据介绍,“文献阅读”课程是研究生院于2008年开始尝试进行的。2008年,在集中教学阶段加大了研究生对本学科领域经典和前沿文献阅读力度。首先由专任教师实施,各课程的课外作业及文献阅读情况由教学督导检查。而从今年9月起,由导师指定的文献阅读,其成绩也将纳入学分体系。

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说:“‘文献阅读’这门课,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文献查询和阅读能力、广泛猎取学术前沿领域知识的能力、提高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增强夏季学期课程的学习效果等,有利于解决因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部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而且有利于提高课程主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许多导师有这样的观点:会查找资料,会从资料中提炼出最有用的东西并与自己所学挂上钩,能从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这是培养研究生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最基本路径。“通过阅读文献,学生可以掌握阅读文献的技巧,学习前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同时,增设“文献阅读”课,要求导师为学生指定文献,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报告,必然要求师生之间有不间断的沟通和交流,将有效地拉近第一年集中教学期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相对疏远的关系,也可以缩短第二年研究生回到培养单位之后的适应时间。

苏刚表示,研究生院于2008年三个学期共开设文献检索类课程5门、科研方法类课程6门、论文写作类课程11门、软件应用类课程13门。今年将继续加强文献检索、科研方法、论文写作、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开设。

强化Seminar课程

Seminar,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席明纳”,是欧美专家常用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即人们常说的大学研究班、研究讨论会,一般是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老师共同研讨,从而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

在即将到来的今年秋季的学期中,研究生院将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内容,缩短或调整大部分课程的课堂授课时数,加大学生自主学习力度,初步考虑大部分课程的授课时数在40学时左右,同时加大力度开设20学时左右的Seminar课程,争取使参加集中教学的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参加讨论课或实验课的学习。

Seminar课程一般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导师首先概要地介绍主题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并不作任何学理的界定与评价,以免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第二步,进入主题报告宣讲,由报告人(学生)进行专题发言。他一般有1-2周的准备时间;第三步,同学们针对报告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批评、商榷、质疑等多种形式的学生评述;第四步,导师进行专题点评,简短地总结这次讨论。

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物理专业的研一新生黄明显然很喜欢这种“讨论课”。虽然刚开始时,她在面对老师与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常常会感到紧张和难为情,但几次训练下来,她发现自己锻炼了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门课要求我们走上讲台,讲解自己对所读文献的认识,并回答同学们的质疑。因此,准备一次文献研讨课,相当于准备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或进行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这对我的综合能力的锻炼是普通的课堂讲授所达不到的。”黄明说。

“课堂讨论改变了主要由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苏刚表示。除此之外,研究生院正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完善课程网站建设,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完善充实空中课堂;继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满足更多学生的选课愿望等等。

“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型的,课程学习只是整个学习环节中的一小部分。对中科院的研究生而言,学习、科研已没有课内与课外、工作与业余之分,让学生在开放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苏刚指出。

(刘丹,《科学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