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样的事啊!”杨海达这样形容自己两年前看到TOP-100项目公告时的新奇感。当时他是中科院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的研一学生,即将迈入研二。由于本科学的也是大气物理,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这个轨迹似乎顺理成章。
不过,作为第一批TOP-100项目的“吃螃蟹”者,杨海达今年将从中科院数学研究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毕业。
TOP-100:40余位学生如愿以偿
“TOP”是Transform Opportunity Plan的缩写,即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是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年开始推出的教育改革四措施之一。TOP-100旨在让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突破专业限制,在研究生一年级结束时获得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权利。项目构想中,最后换成专业的学生总数不超过100位,约占全体学生的2%。目前仍处在试点阶段,两年共有40余位学生如愿以偿。
杨海达说,自己知道国内一些大学的本科生有换专业的,但是研究生换专业的非常少,像中科院研究生院这样,系统地做这件事,真的叫人感到新奇。平常课余时间就喜欢看经济和金融方面书籍的杨海达,希望“自己在已有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基础上,做一些更贴近社会的工作,创造一些有形的价值”。
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介绍说,TOP-100的推出,是因为学生有这样的需求:“如果学生进入一个自己不感兴趣、不热爱的专业学习,可能要耽误他3年、5年甚至一生,这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也多次批示研究生院,要在教育改革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和杨海达同一年“吃螃蟹”的刘文鹏,从凝聚态物理专业换到现在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他说,想参与TOP-100,先要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专业课平均成绩80分以上才有资格报名。然后是综合测试,各个专业都有相应规范的考题,测试内容非常广泛。接下来还有心理测试,最后是面试。
苏刚说,在国外的大学,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转换专业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国内,由于教育体制、观念、环境、招生名额等诸多因素影响,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比较少。TOP-100计划实施的过程,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协调、沟通、评判、经费调整工作。“后面的工作量巨大。”苏刚说。比如,学生换专业可能会对原专业导师的工作安排带来一定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换专业,原来的导师虽然没有为难自己,但的确不高兴;而有的导师可能反应还要更“强烈”一些。而研究生院考虑到学生的顾虑,在专业最后换成之前,一直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学生的利益。
记者采访了多位TOP-100项目的参与者,有的人在新专业很快适应,如鱼得水;有的人则感到专业基础相对欠缺,压力很大。但是他们都无悔于当初换专业的选择。
Program-10:500多名学生获职业证书
如果说TOP-100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甚至人生轨迹;作为研究生院改革“四措施”之二的Program-10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跨专业知识提供了契机。
Program-10即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中科院研究生院针对目前北京集中教学的相关院系,利用每学年开设1000余门各类课程的教学优势,组织形成10个左右职业资质课程的培训项目,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主修并能完成本学科专业及学位课程的同时,跨专业选修另一个学科专业的职业资质课程(获得课程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
研究生院希望,通过改善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推进和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增加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苏刚说,目前Program-10设置有14个跨学科专业研究生课程证书项目。它们是科技与经济的常规法律应用、实用国际交流英语、统计学应用、现代物理的实用技术、纳米科技应用、生物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探测与地质工程评估、防震减灾与安全性能评价、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与应用、环境工程、工程与技术管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2007-2008学年获得相关证书的已经有231人,2008-2009学年注册学习的315名同学中的绝大多数将在近期获得证书。”苏刚说。
项目管理是其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兼修学科。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执行院长于华说:“我们每年只招收40人,报名都在300人左右。”顺利完成兼修的学生,可以获得项目管理方面的国际证书。
于华说,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评价特别好。“一方面项目管理非常重要,将来找工作也是一个资质证明。另一方面,老师都来自于各类工程专业,对他们来讲这些课程比纯管理课程更有用。”今年工程教育学院还计划将物流管理也纳入兼修计划,修完这门学科的学生将获得英国皇家物流的证书。“这个证书挺严格的,我们会先挑学生。十来门课,一年挺艰苦的。”于华笑着说。
一位兼修了应用统计学的研究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参加兼修计划,是因为他觉得统计学应用范围很广,与自己的专业课可以互补,还可以起到扩充眼界的作用,而且自己也比较喜欢数学。虽然一年要多修12个学分,但他觉得能很好应对压力,感觉不错。“我们都是与数学院的学生一起学的,师资条件很好。”他说。
Cover-all:万名学生修完课程
在一年级集中教学的全体学生中增设通识案例必修课程,这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教育改革“四措施”的第三招。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胡新和介绍说,通识案例课程的设置,是着眼于研究生今后无论从事科研,还是走向社会所必备的综合素养,简称Cover-all。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针对学生今后工作可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各类综合性和实用性常识,以科研道德、财会制度、知识产权、沟通交互、法律法规、公共关系、论文写作、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等为主要内容,以案例教学和讲故事为主要手段,注重简洁实用,明确规范,以便研究生能更快适应科研角色,融入团队实践。
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说,课程开设两年以来,一共有1万多名学生学习了这门必修课。
这门学分仅为一分的必修课却集中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讲宏观经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卫平讲法学概论,中科院研究生院财务处处长徐中平讲财务管理,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郭惠民讲公共关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讲知识产权,《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讲环境保护意识,世泽律师事务所袁长春讲公民意识与责任,国防大学刘增良教授讲高科技与现代信息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讲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天地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钧讲职场规则等。
胡新和说,通识案例课程的开设受到学生的欢迎。由于这些老师大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能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把各种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各类常识讲得十分生动,令学生印象深刻,受益很大。一位一年级的新生也告诉记者,他觉得通识案例课程很不错,因此一节不落都听了下来。
也有部分学生反映这些课程还缺乏系统性,这反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开展系统的学习,如参加课程兼修计划、了解法律和管理学常识的兴趣。
Pass-90%:15个培养单位积极试点
在国内,研究生培养中“严进宽出”的现象不在少数。似乎跨进“门槛”之后,拿学位便不是问题。这与国外博士生中途高比例淘汰的现象形成了对比。为了控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推动淘汰分流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研究生院推出了Pass-90%——相对标准考核规则。
这一规则是指,在文献阅读、开题报告、资格考试、中期考核、论文答辩这几个环节中,由各培养单位自主选择至少一个关键环节,组织统一考核,可以采取90%通过率的方式,余下10%未通过的学生可以继续参加下一轮的该项考核。苏刚说,目前15个试点的研究所是按照这个精神来做的,但具体做法不一样。“考评的方式和淘汰的机制,都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院里只提出原则要求。”苏刚说。
中科院软件所选择的,是博士生的中期考核作为关键环节。软件所研究生部主任李彩丽介绍说,他们采取的是两级考核,第一级是按专业由各分学位委员会考核,考核中处于末位的同学集中接受该所学位委员会的第二级考核。如果第二级考核分数还不及格,会给一个“黄牌”警告,一年之内再给第二次机会,再次通不过的就淘汰了。
软件所已经试点这一机制3年了。李彩丽说:“因为淘汰分流机制,有的硕博连读生转为硕士答辩;还有的学生两次考核都没有过,最后作了退学处理。”
李彩丽说,三年时间不算长,还是有一定效果。比如说,第一次考核没过后,有的学生就放弃了第二次考核。“放在过去,学生会认为自己怎么都能拿到学位;现在他自己会作判断,多花1年时间是否就可以达到要求,还不如放弃博士学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李彩丽说。
中科院计算所负责研究生工作的李琳说,过去该所也有研究生被淘汰,但是由各个导师来把握,松紧程度因人而异。对于研究所来讲,这样做会影响整体的教学品牌形象。他认为,现在的所级考核的确起到了监督和考核学生的作用。但是淘汰与否的标准不是按人数来定,而是按学术标准来定的。学生好不好不能以百分比一刀切,具体的淘汰率他们还在斟酌。
李彩丽说,研究生的淘汰分流,真正实施起来阻力很大。“比如硕博连读生的淘汰分流还好办,可以降级毕业分配;单纯来读博士的,淘汰机制与分配、就业方面的政策之间的衔接还有问题,学生的出口问题解决不好,对学生很不利。”李彩丽说。
不管是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还是让学生更具竞争力,不管是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还是保证学生优良的培养质量,这些目标方向都是坚定不移的。为此,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表示,尽管推进“四措施”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和困难,研究生院将继续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推进具有中科院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肖洁,《科学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