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基义
下面的照片记述的是1979年7月,马大猷(时任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西林(时任研究生院党的领导小组组长)等研究生院领导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代表团讨论合作事宜的情景。
时间:1979年7月14日
地点:玉泉路研究生院礼堂前厅二楼西边房间
事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代表团讨论合作问题
人物:前排五人,其中中方代表三人,从左到右依次为马大猷、马西林、朱洪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与研究生院较早开展国际合作的大学之一。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是研究生院展示开放姿态的一个突出事件,也是研究生院以至科学院办事高效的一个典型事例。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是由李政道先生启动的。1979年4月2日至5月18日,李政道先生应邀来研究生院讲授“粒子物理-统计力学”。整个讲学是在友谊宾馆进行的。因为当时,研究生院的物质条件还很差。参加听课的人员达1000余人,除研究生院的师生外,还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人员。课堂被挤得满满的,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盛况空前。当时的情景让人感到,似乎每一个人积蓄了许久的能量都处于一种激发状态。
后来听马西林同志讲,正是在讲课期间,李政道先生向马西林同志以及马大猷先生提出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的问题。他说,“可以先请华人学者来讲学,这样效率与效果都会更好。”正是由于李政道先生的积极推动,仅仅约三个月后,哥伦比亚大学就组团访问研究生院了。于是,也就有了本文开始时展现出来的那张照片。
在这张照片中,前排有五个人,其中中方代表三人,从左到右依次为马大猷、马西林、朱洪元先生。听马西林同志说,会上是以马大猷先生为主,除了照片上的三人外,还有张文佑、谈镐生和郑国璋。会谈双方都是用英语直接交谈,坐在马西林同志旁边的翻译将双方谈话的内容翻译给马西林同志听,同时也将马西林同志的讲话翻译出来。因此,整个会谈的进程,效率很高。
用英语和外国人交谈,在今天乃是极为平常的事情。然而在30年前却会另当别论。“和外国人谈话,怎么可以直接用英语交谈呢?”这件事后竟有人这样质问马西林同志。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心中的“极左”留毒依然存在,即便在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研究生院也不例外。面对这种质问,马西林同志不动肝火,只是坦然地反问道:“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和外国人交谈?!办开放型的大学,就是要对外国人开放,就是要允许中外学者自由交谈。”
作为研究生院党的“第一把手”,马西林同志他那种前瞻性的开放理念,和他那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坦荡情怀,那种和而不同、宽大包容的心胸,在研究生院的建院初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马西林同志接任研究生院的领导工作后,一上任就亲自登门拜访各位学者,征求他们对办好研究生院的看法和意见。研究生院是较早“下水(改革之水)”的一个高层次教育单位,改革的路子得靠“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可以这样说,马西林拜访的这些学者的意见,构成了研究生院趟开改革之路的宝贵“石头”。
例如,马西林同志与钱三强先生曾一道拜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当时吴老已是80高龄的老人,身体非常虚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老依然为研究生院提出了自己非常精辟的看法。听马西林同志说,吴老认为:
“几位教授集体培养研究生比导师个人培养好。不同于甲,可向乙学,不为导师个人框框所囿。研究生要有机会可以出国培养、不限于国内,这点要给导师讲清楚。要请外国科学家讲学,假期培养研究生。”
这些看法在后来都很快在研究生院变成了事实。体现“教”与“研”紧密结合的“两段式办学”;力邀国外科学家来讲学所体现的“开门办学”格局;为研究生开创CUSPEA和CUSBEA这样特有的留学渠道等等,这些办学特点便构成了研究生院创院初期最为明显的特点。
令人悲痛的是,吴有训先生在向钱三强先生和马西林同志讲述了上述办好研究生院的意见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与世长辞了。此时此刻,当我们回忆起这段特殊历史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十年后,研究生院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辉煌,正是有一大批像吴有训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倾心尽力、呕心沥血的结果。
正可谓: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前人之师, 后人不忘。
如今,这些老一辈学人与长者大多已远离我们而去,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高大而厚重的身影,这些身影已经与研究生院礼堂前那郁郁葱葱的塔松融为了一体。每当新入学的研究生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的时候,塔松那郁郁葱葱的色 彩,那随风而动的潇洒,犹如前辈们的兰心蕙性、天赋才情;它们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迎候新来的学子,仿佛前辈学者在选胜凭临,让其精神千秋宛在。
水仙子·献给研究生院建院初期之群贤
冬去春来淡寒霜, 何去何从有方向, 岂怕是非波千丈。 识途得靠脚闯,集思待我论短长。一个个学者样,一个个额带光,一个个沧桑倜傥。莫叹烟熏陋木房,不见人闲只见忙,贤者登台不谦让。海外来,共一堂,西南联大是榜样。心气高莫彷徨,枝头喷染红浆,苞晕蕾彤地未荒。
(颜基义,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