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和来宾、各位校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30周年,这所研究生院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此时此刻,作为研究生院院长,也作为导师的一员,我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莅临今天庆典大会的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中科院广大师生员工,表示校庆节日的衷心祝贺!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革,迎着“科学春天”的清风,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在中科院诞生了。回顾历史,我们还应上溯到20世纪的50年代,在1951年全国首批研究生招生中,我院招收的研究生占全国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最主要的参与单位;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科学院一直是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半个多世纪以来,我院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7万名研究生。
以1978年我院研究生院成立为标志,我国恢复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并开始了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探索。此后,我院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双学位博士。1983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我院培养的就占了12名。至今,在七八级之后的研究生院校友中,已有30余位当选为两院院士;还有更多的校友,已经成长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等各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中科院57年来的研究生教育历史,研究生院成立30年来的建设发展,经过了中国科学院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在此,我们怀着对前辈的崇敬,回顾我院研究生教育走过的历程;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展望研究生院美好的前景。
一、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才奇缺。中国科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求,发挥优势、结合实际,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作出了开创者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在1949年11月即组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并委以了致力科技、国防等方面发展的重任。此后不久,在中科院众多科学家的呼吁下,中科院大力推动、教育部积极支持,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合发布了《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当年,中科院招收了276名研究生,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
为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及引领作用,并逐步创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务院于1955年8月颁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成为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
1963年,赵九章先生等著名科学家向中科院积极建言,最早提出在我院创立研究生院的构想。在当时中科院领导的支持同意下,依托中关村相关研究所的科研培训实力、借助中国科大在中关村的部分教学力量,进行了试办研究生班的尝试,并在师生中最早使用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留下了可贵的史料。
至1965年,我院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超过全国总数的11%。截止到“文革”前,中科院先后有81个单位招收培养研究生,占全国研究生招生单位数的三分之一,并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518名研究生。
“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华民族迎来了科学和教育的春天。中国科学院适应时代的呼唤、国家的需求,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恢复和发展中,作出了先行者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最早感受到“拨乱反正”的春风,盼望着“科学春天”的来临。1977年初,众多著名科学家上书献策,明确提出“为了追赶世界科技的发展,我国有必要尽快大批量地培养研究生”。在此基础上,1977年9月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并提出在北京筹办研究生院。当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在中科院的带动下,使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中断了12年之后,得以恢复。
在我们党第二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科院党组正式向党中央提出创办研究生院的请示,得到支持。1978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创办了祖国大陆的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我院研究生院的成立,既是我院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同年,我院招收了恢复研究生教育后的首批研究生1529人,超过全国招生人数的14%。1982年,经中科院党组的批准,开始在教育合作交流中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开始呈现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浓厚氛围。中国科学院审势度势、因势利导,对研究生教育中的国际合作培养,作出了示范性的贡献。
1979年,李政道教授亲自倡议、设计、主持了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简称CUSPEA项目。按照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批准和委托,CUSPEA招生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了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负责全国CUSPEA学生的招考、面试、录取等具体工作。截至1988年该项目结束,共有64所美国大学招收了915名物理研究生的赴美深造。这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有组织地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先导,并成为合作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一个成功创举,也对后来开展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发挥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57年的历史,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开创者、先行者和示范性的突出贡献;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创立,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教育创新的重大实践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科学院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在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实践中,把研究生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998年,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与此同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全面展开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并在科研体制、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创新。2000年,中科院党组决定对全院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体制改革、资源重组。
中国科学院提出,将全院109家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整合,更名组建新研究生院。200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更名组建。2001年2月,中科院党组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院“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即“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2001年5月22日,举行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组建的揭牌仪式。
我院的“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以及“两段式”培养模式,适应中科院既集中又分散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加强质量管理,也有利于继续发挥研究所已有的科研实践优势,更充分地形成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整体优势。
高端科学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有着悠久的传统,更是当代的趋势。19世纪初,德国采用“通过科学进行教育”的洪堡模式,并由此发展成为现代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今天,高端科学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趋势。国内外著名大学无不以高水平科研,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基于雄厚的科研实力,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最近几年来,德国马普学会、俄罗斯科学院、波兰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机构,在对中科院的访问中,不仅对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十分羡慕我院的研究生院体制和成就。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创新实践,在中国和世界的科研教育史上,都具有积极的开创意义。
众所周知,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丰富的科研实践,是中国科学院培养研究生的优势。研究生院更名组建7年来,我们又加强了教育管理和教学建设。以集中教学为例,在课程开设数量上,从2000年的331门上升到2007年的1156门;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增设了学科交叉、前沿进展、方法论、创新能力培养等类课程,还丰富了人文、社会、经济、艺术、体育和管理类的课程;在师资选择上,强化了专职教师的资质要求,强化了课程效果的评估,并在各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有700余名科研一线的专家,活跃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上。
截止至2007年10月底,研究生院的在读规模为34174名,其中博士生超过一半。在2007-2008学年,有90个培养单位的4524名一年级全日制硕士生,进入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学习;还有65个培养单位的2000多名博士生,也在集中教学园区参加了公共必修课程的学习培训。
目前,包括116家培养单位在内的新研究生院,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步加强和完善了培养模式、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反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质量保证体系。从1999年至2007年,在9年来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我院以不足10%的在读博士生数,取得了平均16%的获奖比例。这既是我院各培养单位的实力凝聚,也表现出了新研究生院明显的培养质量优势。
从2003年以来,路甬祥院长和郑必坚同志共同发起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至今已邀请著名科学家、人文学者、国内外政要,在“论坛”发表了70余场高水平的专题演讲报告,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学习战略思维、国际视野、辩证方法、全局观念的宝贵机会,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我院研究生的“博士合唱团”,活动足迹已遍布了西北、东北、华北的我院众多培养单位。还有每年组织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开展的"青春风采文艺汇演"、"书画摄影艺术大赛"、"夏日激情露天文艺晚会"、"五月鲜花歌咏比赛"、"学生电影周"、"演讲辩论大赛"、"迎新文艺晚会"、"一二九校园歌咏大赛"、"研究生有奖征文"、"舞动的青春(社交舞蹈)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另外,与北京6所国家艺术院校共同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欢迎。
研究生院更名组建7年来的实践证明,我院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成功的,全院导师、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三、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求真、唯实、协力、创新”的院风,还有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大批德高望重科学家、教育家以及普通教师的报国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寄予着几代人的希望。1951年,新中国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亲自担任了招生委员会主任。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担任了《条例》起草组的负责人。在“十年动乱”结束之后,中科院就恢复研究生制度等事项专门召开会议时,中科院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不顾病重之躯,亲切接见了会议代表,这也成为郭老在生前的最后一次公务活动。
1978年研究生院成立时,中科院副院长严济慈,亲自兼任了研究生院的第一任院长;更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华罗庚、马大猷、贝时璋、黄昆、吴文俊、叶笃正、李振声、吴征镒等著名科学家,亲自为研究生的集中教学讲授课程。忆往昔,这许许多多的老前辈、老科学家,他们对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
30年前研究生院成立时,一开始并没有固定校园,甚至没有像样的校舍;师生们曾在临建食堂风餐,也曾在平板房里上课。我作为学校第一批研究生中的普通一员,有幸经历了当年的艰苦创业。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等科学大师,还包括李政道先生这样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知名学者,都在简陋的平板房教室里,一丝不苟、认真严谨地为同学们讲课;一大批经过“文革”磨难又考入研究生的青年学子,刻苦勤奋、孜孜以求。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为祖国的强盛,奋力拼搏。当年的这种拼搏,应该是我们研究生院永远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永远的传统激励。
在今天这个讲台,我还要提起李佩教授。她既是我和我当年同学们十分尊崇的师长,也是我们研究生院优秀教师最突出的典范。1956年,李佩老师随郭永怀先生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我院的研究生外语教学,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她的渊博学识和卓越成就,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的严格、严谨、严厉,使一届届学生从畏惧到钦佩,再到终生的感激和敬重;她的敬业、顽强,直到八十高龄,仍然活跃在外语教学的讲台上。在李佩老师的身上,深刻体现了前辈们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也因此深受几代科学家与广大校友同学们的尊崇和景仰。去年四月,经甬祥同志提议,中科院专门决定,郑重授予了李佩老师“中国科学院教书育人特别贡献奖”的殊荣。今天,年近九十的李佩老师也亲临会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对她的敬意,并衷心祝愿她以及为我院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其他老师健康长寿!
中国科学院宏大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宽广的学科专业领域、充实的科研任务、先进的科研设施、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优势,为大规模、多特色、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保障。
目前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是由北京3个集中教学园区、12个院系,以及分布在各地的100多个培养单位、5个教育基地共同构成。我们有近300位院士、近4000名博士导师、3400余名硕士导师,直接担负研究生的指导培养。也可以说,今天的研究生院,是由100余家培养单位、几万余名师生,共同组成的“共有、共治、共享”的研究生院。
近年来,“大师上讲台”一直是高教领域的期盼,杨振宁先生等前辈,还为此身体力行地示范和呼吁。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上,每天都闪现着院士们授课的身影。像刚刚去世的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20多年来一直坚持到研究生院的讲台上授课;他的学生丁仲礼,当了院士之后也还一直作为他的助教,每堂必到。他们师徒二人对研究生教学的重视和付出,已经成为研究生院的佳话。
还有,理论物理所所长欧阳钟灿院士,引进创建了“小组茶会”的教学模式,籍此让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得到互动学习锻炼的机会。还有“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院士,身体力行,倡导科学家与研究生坐在一起“华山论剑”。正是这些科学大师的积极倡导、引领、垂范,形成了中科院重视研究生教育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氛围,形成了我院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雄厚实力。
坚持高水平科研中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理念,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的思路,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不断改革、不断进取,发挥中科院的独特优势,努力在研究生教育创新中,作出新成绩。
研究生院更名组建后,明确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几年来,甬祥同志还代表院党组,多次提出了"教育培养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和注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培养的关键在于质量"、"加强完善淘汰分流的机制建设"等一系列的教育创新理念和改革措施要求。
几年来,经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研究生院创设了以学科专业交叉交流、学科前沿进展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季小学期”,建设了弥补目前实验训练不足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开辟了以优质课程为主、服务京外研究生的“空中课堂”;并在教育信息化的TRP项目的建设中,初见成效。2007年,在甬祥院长的倡导下,研究生院又推出了教育及教学的“改革创新四项措施”,在教育创新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们的办学特色,是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实现科研与教育的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拥有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传统和经验,还有追求科学真理、提倡学术自由、倡导文化内涵、崇尚爱国奉献、注重品德修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氛围,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要求和发展趋势。我们坚信,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极大的优势;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己任,坚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实现科研教育的协调发展。
在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中,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我院的新时期办院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大力弘扬我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两弹一星”的精神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把我院研究生教育,放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大局中,大有可为。
在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创新教育”为行动指南,充分发挥我院体制与机制、生源与师资、研发规模与水平,以及国际合作、创新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面向未来,切实地改革实际存在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着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和个人选择,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机会;进一步增强导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注重启发求知,塑造人格。导师在研究生的协助下科研创新,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实现全面发展。
在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中,要坚定不移地增强学生“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培养开拓、自信、进取的强烈创新创业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我院创新文化氛围的优势,教育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统一,使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在亿万人民的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远大抱负。
在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中国、观察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高级人才培养必须首先面向国家的需求和在世界大舞台上的竞争。在我们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发展中,要放眼世界、虚心学习,汲取发达国家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熟经验和有益做法;我们培养的研究生,要具有全局意识、世界眼光,要学习和掌握当代先进科学技术,还必须树立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的心态。开放的中国,赢得了进步和发展,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瞩目。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也必须放在世界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交融和竞争的格局中,才能更具活力,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不会忘记,1978年3月,是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笔批示下,我们成立了研究生院;1998年9月,江泽民同志为研究生院建校20周年,亲笔题词“科教兴国、人才为本”;2000年12月,在李岚清、陈至立同志的支持和批准下,我们更名组建了新研究生院;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院时又指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
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在过去的57年里,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中科院研究生院在30年的历程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我们深深地感到,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以及研究生院的改革、创新、发展,凝聚着各级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凝聚着中科院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奋斗,凝聚着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回首往昔,我们不辱使命;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创新没有止境,发展没有终点。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学习5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和研究生院的发展,继续谱写更加美好的篇章,继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