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36小时,我们正在做什么?

  • 杨宇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704
作者:杨宇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2008变得更加艰难,更加残酷!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中,让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让我们的2008更加温暖!灾难之后的36小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灾难36小时之内,我们66岁的总理连续在灾难第一线指挥作战,未曾合眼;

灾难36小时之内,我们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分秒必争,抢救着每一条生命;

灾难36小时之内,我们的媒体以最敏锐的新闻素养,传递着每一条紧扣心弦的新闻;

灾难36小时之内,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企业,尽心竭力,纷纷捐款、捐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看到的是震撼,收获的是感动,那一双双泪眼,那一双双传递温暖的手,让我们的心也箍得紧紧的。36小时了,36小时了...... 同胞们,挺住!我们在努力!

把镜头拉回身边,我们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远在千里的是汶川,近在咫尺的是爱心!看看周围,这种感动更多的来自于理性,这种爱心不仅是温暖、关怀,而是更具智慧的光芒,因为我们看到了科学工作者以及科苑学子的责任心!

(一)中科院组织科技力量积极参与抗灾工作

灾害发生后仅12小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抗震救灾会议刚结束,路甬祥院长就迅速作出指示,连夜进行部署,强调要发挥中科院自身优势组织有关科技力量,在灾情监测、次生灾害防治等方面向中央和当地政府提供服务与咨询,并向全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迅速组织力量,发挥资源环境和高技术领域关于地震、遥感、紧急救援、通讯、交通、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在灾情监测、次生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科技重要作用,积极参与抗震救灾。

13日上午,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紧急召开主任办公会议,部署汶川地震灾害空间减灾工作。当日,中科院主动请缨,向国务院递交了紧急飞赴灾区执行遥感监测任务的请示,并迅速组建了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组,来自多个研究所的相关科研人员准备就绪,遥感飞机和观测分析设备整备待发。5月14日上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两架遥感飞机飞赴地震灾区,开始对地震灾区开展遥感监测和灾情评估工作。

(二)各研究所反映迅速,组织赈灾

13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就地震灾情召开学生干部紧急会议,统一部署开展救助灾区人民的行动;

13日,武汉病毒所得师生共同关注灾情,并向研究生院发出倡议;

13日,声学所发出号召:让我们和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共渡难关;

14日,金属所稳定灾区同学情绪,开展为灾区募捐活动;

14日,长春应化所全体师生,发起募捐,4小时捐款8万余元;

14日,沈阳生态所发起募捐,通过各种形式支援灾区;

14日,海洋研究所发起“情系震区爱心捐款活动”募捐,筹得上万元善款;

......

一切仍然在继续。

(三)研究生院在行动,学子行为催人泪下

13日开始,各学院便纷纷开始行动,学生会发起了“情系地震灾区 爱心火热传递”抗震救灾募捐行动倡议,呼吁身边的同学、老师乃至整个社会,伸出我们的双手,奉献我们的爱心,及时捐赠,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4日,资源与环境学院和“百人学者论坛”办公室联合举办了高级科普讲座——地震与地震预测。

14日,校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以及各学院的学生会成员,组织策划募捐活动,3小时就收到募捐6万余元......学子们的热心和行动催人泪下。

来自四川成都各培养单位的同学更是打响了头一炮,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说!有的同学直接将钱包里所有的钱掏出,投进募捐箱,仅仅一句“我是四川人,应该的”,“为家乡做点事情,留什么名”;

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的同学,不但积极响应学生会的募捐活动,还特别召开班会,集体又捐出2000多元;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同学,则在校内、校外同时开展了爱心T恤义卖活动,传递着真情,也传递着祝福“祝福中国,平安中国”;

......

每一份赤子之心,我们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此时此刻,言语真的好苍白,看到一双饱含真情红红的眼睛,已经不需要我们再说什么了。

(四)满腔的热忱化为发奋科研的实际行动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对青年学生来说,物质上的帮助无疑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有更需要做的事情!胡锦涛总书记在北大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爱心和一腔热忱,更重要的要把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科研、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那么面对这场灾难,我们要把这种服务灾区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加强科学训练的实际行动。

最后想借用在bbs上广为转贴的一段话:

“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当地震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加油,学子们!加油,同胞! 加油,中国!

(杨宁,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07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