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海南人。古铜色的皮肤,戴个眼镜,说话不紧不慢,略带点南方人的扁平腔。看上去普普通通,若放在人堆里,瞧一万遍也拣不出来。可一听他说话的调调,却透着股学者特有的幽默。再蹦出一两个词,笑声就怎么也收不住了。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他很是风光,得到国外同行认可,拿微软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等等。
软件开发靠蛮力
周辉当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读本科时,是计算机系很普通的一名学生:论成绩,140人里他排第100名之后;论社会活动,他就参加过一次英语演讲比赛。
即将读完五年制本科时,他选择报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四年制研究生。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更主要的是,他对软件研究所导师们的经历很是向往。
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冒险。研究生笔试成绩出来后,高过分数线不少的他在小组复试中排老末。面试时导师问他,对软件工程怎么看?他答曰:软件开发靠蛮力。这个回答让在场的人大跌眼镜。
面试、机试、体检,几番考验之后,幸运的周辉终于离开了被淘汰的临界点。“自己成绩不好,毕业也没有好出路,能考上研究生真的很幸运。若是考不上,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至今,他仍感慨良多。
踏进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的校门,周辉感觉浑身是劲。周围都是博士硕士,令他眼界大开,想学的东西特别多。而罗铁坚老师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带来了他平生第一个终考第一。
这门课程的实践要求高,周辉和他的同伴开发了名为“英语江湖”的英语学习网站,不仅有英语资料,还有学习曲线、进度、缺陷分析,以及学习方向指点。一个学期下来,周辉不仅学会了网页制作软件三剑客,还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并实践了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比如两个画家画同一座山,一幅是水彩画,另一幅是油画。两个都对,都有观众欣赏,都能卖很好的价钱。软件工程就没有严格的对错。只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借鉴别人的经验,就可以做好。”罗铁坚的这门课,让周辉认识了软件工程。
穿着短裤领奖
课程学习颇有心得。可进入实验室后,周辉又找不着北了。2003年年底,已经进入实验室大半年的周辉,写程序,当网管,打下手,零碎的事情做了不少。可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呢,还没摸到边。研究方向也不明确。他又一次感觉还有很多事情没做,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一次与同窗好友的促膝谈心,使他下定决心要作学术创新,要像个科学家那样。
第二天,他就找导师谈提前攻博。读博是确定了,可看了40到50篇文献,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感觉很苦闷。
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流逝,可周辉的迷茫还没有消失。2004年5月,他随项目组赴外地封闭开发。技术学了不少,可论文也因此停滞了。之后的一次意外事故,更是让他卧床半年之久。
等到再次正常学习,已经是2005年初了。“回到实验室,压力很大。没有发过论文,也不知道该怎么写论文。开始几天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看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又是压力大。不过,这回周辉终于有了点方向感。
当时,他找来了当时相关的最好的二十几篇论文,发现有一篇能看懂。心想既然能看懂,也许还能做这个。于是,他按“文”索骥,将该领域所有重要的文献都找来仔细研究。有想法了做实验,没想法了就继续写初稿。“狂”看论文,“狂”做实验,“狂”写文章。疯狂了两个月,他描绘了一幅该领域10年内的“狂想曲”。
2月底的某一天,他将论文发给导师。几天后,导师再给他码了码肩上的压力,很严肃地提出了批评意见。导师对他说:如果是他来审稿,该文不可能被录用发表。怎么办,还有8天就要投稿了。剑在弦上,不得不发,周辉开始了高强度的修改工作。8天,192个小时,他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12页的文章,他来回修改过无数遍,光身边的论文打印稿就有1000页。
3个月之后,他接到了一个学术会议的论文录用通知。2005年8月,他到张家界参加这次学术会议,晚餐时他突然得知自己获最佳论文,当时毫无准备的他穿着短裤,和香港、日本的教授一同领奖,兴奋地和IEEE Transaction的主编握手合影。
开拓自己的天空
几天后,周辉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发现其实什么都有可能,只要自己不放弃就行。”8天改出来的最佳论文,周辉的迷茫消散了。他发现自己能作科研,能写出很好的文章,能作出很好的成果。写论文的底气足了,作科研的方向有了,有点像个科技工作者了。
他每天早上6点一到实验室就读英语,直到第二个人来。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论文、写论文、改论文,其间午饭半小时,晚饭半小时,23点准时回寝室睡觉。日复一日,周辉却丝毫不觉得累、不觉得闷。一篇论文写得再好,他也要从中找个错误把它改掉。有时他恨不得借个放大镜来,检查一下字形是不是向左多偏8度。若遇上临近交稿,他就会兴奋异常,每天改论文到凌晨,只睡4个小时,也不觉得疲累。
就这样,周辉也迎来了他的论文收获期。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科研硕果颇丰的样板博士生。在导师眼里,他是一个有潜力的好学生。出于信任,导师还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给他负责。这既是培养,更是一种锻炼,让他能在研究方向上有更深的造诣。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别人约他玩,他心里却只想着论文。突然有一天,周辉觉得有些不对劲。埋头苦干的他,天天面对屏幕,和同学联系少了,话也少了,交流对他已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周辉隐隐地觉得,似乎人生有另一扇门正等着他去打开。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是他走进这扇门的第一重门槛。从那时起,他广泛地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参加卡耐基培训,结伴出游,听各类讲座,当软件所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的主委。
2007年国庆,他和同学结伴骑车出游。夜晚乡村山路旁边有些村落,只有一处有亮光,走近了才知道是一座希望小学。往门缝里瞧,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残破的桌椅。
周辉想,这种环境怎能念书?换成他自己,估计早就不读了。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国庆节之后,周辉参加国际青年成就志愿者组织,去北京的中学当志愿者老师,专讲国际市场。他发现讲完课时,小孩们总是回馈以感激的眼神。有时,还会围住他,不停地问各种问题,这让他感觉很满足。
志愿活动,让周辉感觉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他自己说,有一种回报社会的感觉。
“苦不苦,只是大环境下的一种想法,只是自己认为苦。不妨去看一下,有大把的人比自己苦多了,但他们也事实上比自己快乐。”周辉说。
(方晨, 研究生院信息学院2005级硕士生,培养单位为软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