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半球的真诚祝福——写在教师节的心里话

  • 郭现伟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752
作者:郭现伟

又是一年金秋时,又是一年红叶飞。不经意间第24个教师节到来了,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去年的此时,我们刚刚来到中科院研究生院,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而此刻,我漫步在南半球的这所澳大利亚名校——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校园里,脚下是松软的草地,沐浴着Perth温暖的阳光,迎面是印度洋吹来的海风,整个校园是这么的静寂,而我的心情却始终不能平静。

此刻,虽然路途遥远,相隔千山万水,我还是想对自己的导师说:谢谢您,王老师!

我的导师——王兆翔研究员,是一位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并且硕果累累的研究员。至今,我仍然无法忘记在我备战研究生考试的那段时间里,他给我的关心和帮助。进入研究生院后,我们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而我也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更多的教诲。

从选课开始,王老师就对我们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精力:他认真考虑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背景,同时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给我们一些指导性意见,但是不强迫我们必须学什么样的课程。同时,还帮我们仔细分析现在选修的课程对以后进行研究的帮助和意义,他不厌其烦地帮我们深入理解课程的作用,同时及时纠正我们在很多方面的误解。这对一个每天很繁忙的研究员来讲,会花费不少时间!

当研究生院的学习和生活开始后,我们除了按部就班地上课以外,几乎每隔两周就会到王老师的办公室,和他面对面地交流。把我们近期的学习收获和一些生活中的感触告诉他,和他分享,同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候,导师也及时给我们帮助和鼓励。每次导师都是很认真的听我们诉说,他和蔼热情,始终是平等对待我们每一个人。由于在这期间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导师也鼓励我们在有时间的时候去参加实验室的组会,听听师兄师姐们的报告,同时了解一下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科研进展,这对以后回到实验室尽快进入课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期末的时候,王老师会及时邀请我们参加实验室的年终活动,这是一次与老师及组内同学们增进了解和感情的绝佳机会。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聚在一起,或者出去放松,或者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话会,总之形式不拘一格,而结果总会是彼此间加深了解,增加了友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进一层。

由于我的学习背景,而现在又是进入另一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所以刚开始的困惑与迷茫可想而知。我一直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会辜负导师的信任,精神上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导师看出了我的焦虑与不安,他除了鼓励我学好知识以外,还指导我去看一些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我也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多进实验室,多看多听,争取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们特别要感激导师给我们这一次出国作Visitor的机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正是因为导师心里始终想着我们,他希望我们可以在研究生期间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才会安排我们来到澳洲,亲身体会一下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和生活。在这里,我们看到和听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除了领略澳洲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外,通过对比,我们还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争取更为全面的发展自己。

风依然在吹,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空气中弥漫着海的气息,阳光洒在身上,是别样的惬意。身旁是匆匆而过的白色肤色的学生,他们也许是要赶往下一个上课的地方,爽朗的笑声中夹杂着澳洲口音的英语。哦!是的,我也要前行,背负着诸多希冀,还有导师的一片深情,我怎能驻足!人生的路上需要不断的前进!

(郭现伟,研究生院物理学院2007级硕博生,培养单位为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