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重要环节 保证培养质量

  • 王振中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685
作者:王振中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责任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导师的指导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生的素质和学术水平。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个体独特性,因为研究生来源于不同的大学,训练水平和学科基础理论差异很大,需要导师采用的指导方法和付出的精力也有差异。作者在十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中,发现培养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很大。

一、文献导读

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是研究生迅速了解所学专业的有效方法,这是很多导师共同的体会和做法。文献阅读能丰富研究生的学科知识,深化对学科方法的理解,但研读文献的效果却因为学生不同而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的学生虽然也很努力地阅读文献,也积累了相当的学科知识,但是,对文献的理解仅停留于表面。

如何解决这类研究生在文献阅读方面死读书的问题,让他们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呢?这就需要导师进行点睛式的导读。

导师对研究生的文献导读是指定本学科一些最新或者最经典的文献,让研究生阅读理解,并通过阅读后交谈,发现研究生在文献阅读方面的不足和长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文献阅读后交谈非常重要,因为通过交谈,导师能了解研究生的读书方式、吸取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相关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进行个性化指导。

研究生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可以有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思维方面的收获,从阅读中可知道前人做过什么、有什么结果、得到什么结论和存在什么问题等。专业方法是在阅读中形成的对获得知识手段和解决问题方法的了解。专业思维的形成是研究生文献阅读最高层次的收获。但是,有很多研究生往往无法在文献阅读中体会和建立专业思维,因此,专业思维是导师导读最重要的方面。专业思维超越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的作用,是学科知识和理论的高度抽象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是获得更大的专业成就的最重要的素质。导师的导读作用,就是要在研究生阅读文献之后,通过言语的启发和提问式的启迪以及要点式的导引,让研究生去体会和形成学科的专业思维。

二、选题和开题报告

研究生不宜过早地进入自己的论文研究。过早进入论文研究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生过早地局限于有限的小领域内,往往会造成专业面不够宽,无法建立大学科的专业思维,不利于研究生的专业发展。因此,应在经过两个学期左右的专业文献阅读之后,在研究生初步形成了对本学科的总体认识、形成与专业发展相融的专业思维之后,再结合导师研究课题,让研究生进行选题,撰写开题报告。

导师对开题报告的审阅首先要看研究的目的性,研究方案应该直指选题目的。围绕这个研究目的,利用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次要考察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即是要考察从已有基础开始,通过研究的系列结果到预期目标之间的逻辑性,如果这种逻辑性不能满足,就要增加试验。第三是考虑研究实施方案的先进性,即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方案是否与学科发展相适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研究技术方法,是顺利完成研究计划的重要保障,也是研究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在完成开题报告正向审读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论文开题涉及的方法和理论,要进一步深入询问。很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对涉及的很多技术问题一知半解,甚至有很多技术细节是错用的,这就需要导师围绕技术问题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的提问:为什么这样做?它的原理什么?为什么设置这个参数?

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开题报告都是经不起仔细询问的,很多问题他们都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开题报告至少要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进行三次以上的审读和讨论。经过这个过程,研究生对研究方案的很多技术细节会有较充分的理解,对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会有必要的理论准备。

三、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途径

研究生在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研究细节设计、仪器、试剂质量和规格、试验条件、时间因素、操作误差等。此时,导师不要直接建议解决的方案,最好能仔细询问细节,包括操作细节,对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有经验的导师来说,通过这种询问和了解,就基本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与研究生一起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假设——排除”,即讨论“如果某个环节出错,它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等等的问题,分析可能的错误因素及其导致的结果。如果某一个假设错误可能导致的若干种结果与所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反之就先保留着这个可能的错误因素。对各种可能因素进行一步一步的排除之后,无法排除的因素就可能只有1——2个了,找出其中最有可能的一个,进行改进或者作对比试验,一般都能把问题解决。

在实施研究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研究生研究工作必然的过程,导师要善于利用这个过程,让研究生更全面更细致地对全程方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理性的深入认识,同时对解决问题的理性判断方法有一个了解和实践。

四、研究结果分析和论文构思

研究生写论文之前,对论文的素材进行系统的分析,形成合适的写作方案,对论文质量非常重要。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首先是对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即“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对研究内容进行整体抽象,基本确定论文题目和核心主题。其次是对研究结果的科学创新进行分析,也就是要思考“我的研究发现了什么”,研究生可以把自己方方面面的研究发现都罗列出来,形成论文的整体素材。第三是进行科学意义的分析,从学科理论发展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对自己的研究发现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成为论文写作的主线。然后进行论文的逻辑组织,即在核心内容和整体素材之间建立逻辑性,形成全文的组织构思。最后要进行论文的问题分析,即是否存在科学或逻辑上的问题,如果有,就应该给出合理的解释。

(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