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哈佛、耶鲁等大学相比,芝加哥大学只能算作一所年轻的大学。自1892年创办至今,芝加哥大学仅有11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芝加哥大学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地包容了洪堡与纽曼两种大学理念,并结合美国社会的现实,建构了独特而卓越的组织理念、研究理念和教学理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 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并被誉为“第一所美式大学” 。
早在190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米切尔森教授就以其对光速测量的贡献,成为美国第一个学术性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随后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芝加哥大学有75位教师、学生或研究人员获此殊荣,其诺贝尔奖得主数雄踞全美第一,在全世界仅次于英国剑桥大学。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费米教授成功研制有史以来第一个可控的核子链反应,将人类带人原子能时代,芝加哥大学也由此成为“原子能的诞生地”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芝加哥大学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建筑学、文艺批评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形成了为世人瞩目的“芝加哥学派” 。另外,芝加哥大学的毕业生出任美国大学教师的比率在全美高居首位,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荣膺了“美国教师摇篮”的美誉。
一、芝加哥大学的组织理念
南北战争以后,伴随美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大批美国学者留德归来,在美国掀起了大学运动。以此为背景,1892年,在美国浸礼教派的多方奔走和筹划下,尤其在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鼎力资助下,芝加哥大学终于得以问世。这所大学从一开始就建构了与以往高校迥然不同的组织理念。
1、三分的组织架构
芝加哥大学创建伊始,首任校长哈伯以其创造性的个性,在英国式本科学院和德国式研究生院的基础上,建构了全新的大学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将芝加哥大学分为大学本部、大学推广部和大学出版社。其中,大学本部包括艺术、文学、科学研究生院与学院,专业学院,预备学校和附属学校;大学推广部主要为芝加哥地区的人们开设讲座和课程,为远离芝加哥市的人们提供函授课程;大学出版社则负责印刷、出版大学官方的通知和公告,特别是学术著作和杂志。这种三分的组织架构凸显了推广部和出版社的地位,使推广部和出版社成为大学重要的组织部分。
1930年,为了在各学科之间建立更为有效的关联,校长赫钦斯对芝加哥大学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造,将艺术、文学、科学研究生院与学院重组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大学学院五个学部,但是,芝加哥大学三分的组织架构没有改变, 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2、双重的学院层次
南北战争以前,美国高等教育大多是英国式学院;南北战争以后,美国效法德国大学在本科之上设立研究生院,由此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并存。然而,研究生教育的理想与使命毕竟不同于本科教育的理想与使命,两者的文化氛围也截然不同。事实上,这种差异同样存在于本科教育之中。为此,哈伯将本科教育分成“专科学院”和“大学学院”两个部分。在哈伯看来,在4年本科课程中,前2年实际上是中等教育的延伸,应该称为专科学院。后2年则应称为大学学院。专科学院主要带有专科学校的特性,无论年龄的不成熟还是专业的非确定性都决定了必须在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课程选择的范围极其有限。而在大学学院,学生开始专业化并有效地选择那些直接或间接与其未来职业相关的学科。
初级学院与高级学院的分野,将大学课程分为明晰的两个阶段,防止不同成熟度的学生修习同样的课程,使每一位学生,甚至规模较大学校的学生享有小型学院的优势,为来自其它学校的学生在三、四年级从事更具大学特点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它对美国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3、四季的学年制度
在芝加哥大学之前,美国大学遵循欧洲通行的惯例,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双学期制度。芝加哥大学建立伊始,哈伯从10月、1月、4月和7月的第1天开始,将全年分为秋、冬、春和夏4个学季,每学季12周,学季之间放假1周。每学年为3学季,教师和学生可从4学季中任意选择1学季作为假期。藉此,哈伯在教学组织上首创了学季制度。
就学校而言,学季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建筑、场地、图书和设备,而不像以往大学,其建筑、场地、图书和设备大约有1/3或1/4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从教师来看, 学季制允许教师每年有1/4的时间自由处置,教师可在一年中任何理想的季节休假, 或者将假期累计起来到国外度过6个或9个月的假期;如果愿意的话,教师也可将其中的6个月用于教学,另外的6个月致力于研究。而所有这些弹性的获得勿需增加任何额外的经费和时间成本。就学生而言,学季制改变每年仅有一次入学机会的惯例,将学生入学机会由一次扩展为多次,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学期入学或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也可在一年的任何学期末毕业。随着学季制的建立,学生将不再按照“年”、而是依据“学季”进行分级,学位的获取也不再依据学生在大学的年限,甚至也不一定是每年6月的某一天,而是取决于他所完成的学业。正是这种无以伦比的优势,学季制为美国许多大学所仿效。时至今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均实行学季制度。
4、以企业家为主导的董事会
最初,美国大学董事会基本上来源于宗教,或者以教会为主体。而芝加哥大学尽管也是依靠浸礼教派起家,而且其三分之二的董事和校长必须是浸礼会成员,但实际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使得芝加哥大学董事会成为全美第一个以企业家为主导的董事会。而正是基于这一前提,芝加哥大学才得以在开办之初筹募充裕的经费以延聘一流的专家与学者、购买丰富的图书和昂贵的仪器、建设校舍和场馆。
事实上,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与发展的过程中,洛克菲勒为芝加哥大学捐赠了极为丰厚的款项。在大学创办最初的100万美元中,有60万美元来自洛克菲勒的捐款。当哈伯同意出任校长之职并提出追加100万美元之后,洛克菲勒欣然允诺,并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到1910年,洛克菲勒总共为芝加哥大学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捐赠,并将这些捐赠视为他一生中“最好的投资”。而且,洛克菲勒为其捐赠确立一条原则,即只有在大学先筹得相应款项的前提下,他才为大学捐助。正是洛克菲勒充满睿智的策略,调动了大学自身的筹款积极性,也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教会以及社会人士为大学捐款。
尽管作为芝加哥大学的创办者,洛克菲勒对大学倾注了持久的热忱,但他从不干预学校的具体运作,从而既赋予大学以基本的自由,保证大学得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和抱负发展,又给校长哈伯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正是洛克菲勒的慷慨捐资和校长哈伯的远见卓识,人们将芝加哥大学称作“洛克菲勒的财富、魄力与哈伯的高瞻远瞩的完美结晶”。
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理念
芝加哥大学的建立正值美国大学运动的巅峰时期,其创办深受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尽管在当时,无论是创始人洛克菲勒,还是美国浸礼教育学会都倾向于在芝加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学院,但是哈伯却竭力主张创设一所全新的、无以匹敌的研究型大学。正是哈伯及其所聘请教师的鼎力倡导与支持,为芝加哥大学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建构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理念。
1、热衷学派建构
芝加哥大学秉承德国大学的研究理念,崇尚大学的学术研究,始终将原创性学术研究和与之相关的教学放在首位,从而在众多学科领域孕育了举世瞩目的芝加哥学派。就经济学而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教授曾经说过:“对于全世界的经济学家而言,‘芝加哥’并不意味一个城市,甚至也不指代一所大学,而是意指一个‘学派’。这一术语有时用作一个称谓,有时则是一种赞美。尽管它们绝对并非蕴涵同一价值,但却总是相当明确。......我所形成的一个印象是......芝加哥大学是一块特别适宜‘学派’繁衍的沃土。”
在哲学领域,美国著名哲学家、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曾对杜威等人在很短时间内创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哲学学派赞叹道:“在杜威领导下,芝加哥大学在过去6个月里取得了其10年所积淀的成果。这个成果令人惊奇—一个真正的学派、真正的思想, 也是重要的思想。你曾听说过这样一个城市或者这样一所大学吗?这里(哈佛)我们有思想但没有学派, 在耶鲁有学派却没有思想, 而芝加哥则是兼而有之。”
此外,在神学、文艺批评、社会学、建筑学、美学,甚至生物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芝加哥学派” 都有杰出的表现,它们无论是对这些学科的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范式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2、关注社会现实
英国大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承继,德国大学强调知识的研究与创造,它们对于知识的传承和研究都是建立于“纯粹知识”之上的。而芝加哥大学, 正如其校训所昭示的那样, “增进知识,丰富生活”,不仅秉承德国大学研究的理念,注重探索与发展知识, 而且超越英国和德国大学的“纯粹知识”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关注美国社会现实问题,从而赋予其学术研究以勃勃的生机。
以社会学为例,19世纪下半叶,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修筑和伊利诺斯——密歇根运河的开凿,使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重要的铁路和水运枢纽,有力地促进了芝加哥的经济发展。伴随芝加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提升,美国各地的移民、包括大量的外国移民蜂拥而至,芝加哥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随着移民的纷至沓来, 移民问题、城市犯罪问题也日渐彰显出来,并于1919年7月引发了持续一周的激烈暴乱。为此, 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运用实地研究的方法, 深人芝加哥社会的实际,对移民的社会解体、境况界定、边缘性、文化适应以及城市的非法团伙、有组织犯罪、青少年犯罪、职业窃贼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3、注重学术出版
学术性书籍、专著和杂志的发行量一般不太大,具有高风险、低利润的特性, 一般的出版商不太情愿出版和发行这类出版物。在这种背景下,非赢利性大学出版社就成为学术性书籍、专著和杂志的主要出版者,成为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芝加哥大学成立伊始,哈伯就非常重视学术出版工作。他借鉴德国大学学术出版的理念,组建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并将它与本部、推广部并视为大学三个最重要的组织维度。
1902年,为了向芝加哥大学建校周年献礼,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承担了美国学术出版史上最艰巨和最重要的项目,编辑出版卷本的《十年出版物》。为了准备大量的出版材料,出版社特意制定了编辑与校对的标准用法指南,并在1906年出版了《文体手册》,由此创造了美国出版业广泛采用的标准编辑程序。多年来,作为美国最早和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大量的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学术性著作,开办了许多卓有影响的学术刊物。这些著作与杂志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有力地推动了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发展,为在诸多学科领域创立“芝加哥学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芝加哥大学的教学理念
伴随美国大学运动的勃兴,一些执美国高等教育牛耳的人都依照德国大学模式建设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芝加哥大学也概莫能外。其首任校长哈伯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大学的首要工作是研究生工作......从一开始,学院就被视为研究生院的附庸。”有鉴于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蓬勃发展的通识教育运动为依托,芝加哥大学对其本科教育进行了重塑,建构了全美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通识教育理念。
1、推行“名著教育计划”
赫钦斯是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学生应大量阅读西方哲学、文学、历史和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尤其是古代著作。在他看来,这些著作包含了人类永恒的价值,蕴涵着大量真理性知识和丰富的精神陶冶,是构成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石。为此,赫钦斯在芝加哥大学极力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具体来说,从1932年开始,为3、4年级学生设立荣誉课程,要求学生在2年时间里阅读60部经典著作。与名著计划相适应,芝加哥大学改变集中授课的教学方式,将分组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方法以原真性材料替代课本,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精神,拓展学生的理解力与想象力。正如芝加哥大学生物学教授福克斯在1999年学校集会上所说:“在这里,我们浇灌和呵护蕴藏于每一个人心中的想象的种子”以至于“芝加哥大学不再是向学生说教,而是与学生一起行进于问题所指向的未知道路上”。
尽管在美国,人们对赫钦斯的“名著计划”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但它对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美国圣约翰学院,依然以名著学习为其主导课程。
2、强调多学科综合
为了适应20世纪20年代以来各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势,推进大学的通识教育,1930年,新任校长赫钦斯对芝加哥大学的学术机构进行了改组,通过不同背景人员的院际合作打破学科之间的隔绝,孕育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40到年代末,芝加哥大学先后组建了人类发展、社会思潮、种族关系和传播四个跨学科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均具有准学系性质, 每个委员会配置专任教师, 并有权推荐学位候选人。同时, 这些委员会又是超学系性的,每个委员会没有专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将各个领域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学者和学生组合起来,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某一特定问题。
跨学科委员会将不同背景的教师和学者组合起来,建立精神统一体,使学生在跨学科的氛围中对预设于学术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广泛而深人的了解,为学生开展某一特定问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跨学科委员会对于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莱文博士看来,足可以与芝加哥学派对芝加哥大学学术发展的意义相媲美。
3、重视大学推广教育
大学推广教育肇始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以剑桥大学为代表,英国一些大学经常为社会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一些小城镇的民众主办各种启迪性、教化性的讲座。受英国大学推广教育的影响,哈伯坚信大学应努力将知识传播于正规教室之外。为此, 在著名的“哈伯计划” 中,哈伯将推广部作为大学三大重要的维度之一,为芝加哥大学推广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赫钦斯就任校长以后,将推广教育视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构件。正如赫钦斯所说:“经验性学科只有通过经验才能学习,这一教学法原则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即教育最重要的分支是成人教育。我们有时似乎将教育视为麻疹、腮腺炎、水痘、百日咳之类的东西——得过一次,就不需要,的确也不再得。”为此,赫钦斯在全美范围内掀起了名著讨论运动。这场运动在20世纪40年代最后几年达到了顶峰,仅战后第一年就有43000人参与,分布于近300个社区之中。以后, 名著讨论运动也一直是美国最接近成人自由教育的活动。
四、芝加哥大学的文化品性
芝加哥大学创立于19世纪19年代,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声名雀起;20世纪30年代以后,芝加哥大学又以其通识教育独领风骚。芝加哥大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之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洪堡与纽曼两种大学理念。
洪堡主张,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 ,进而提出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而纽曼则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并通过普遍知识的传授达成绅士之培养。他断然反诘道:“倘若大学的目标是科学与哲学的发现的话,我不明白大学为什么会有学生?”
的确,专业性研究以及派生这些研究的教学毕竟不同于人和公民的培养与造就, 两者的文化氛围大相径庭。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人就曾用哈伯式大学或者赫钦斯式大学来彼此区分。那么,就其总体精神而言,芝加哥大学究竟是洪堡式, 还是纽曼式;或者到底是哈伯式, 还是赫钦斯式的呢?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莱文博士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冒昧地阐述芝加哥大学的精神的话,我会将芝加哥大学的精神认定为对于那些甚至令人厌烦的矛盾的广泛开放性。或许,我们的精神就在于不遮蔽矛盾,不作委婉的妥协,也不在相互对立的两极中顾及一端而牺牲另一端,而是去包容它们。”的确,芝加哥大学之所以能在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同时又在通识教育方面独树一帜,就在于这种广泛的开放性,或曰包容性。
正是这种广泛的开放性或曰包容性,芝加哥大学在其创办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美国其他大学迥然不同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从人才培养来看,哈佛、耶鲁大学沿袭英国大学的纽曼理念, 通过博雅教育,为教会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社会培养公职人员;霍普金斯大学效法德国大学的洪堡理念,主张通过研究与自由的结合、研究与教学的统一造就献身于科学的学者;而芝加哥大学在哈伯时代注重大学的学术研究以及与之关联的教学,在赫钦斯时代则倡导通过名著教育发展人的理性,培养睿智与至善之人,由此达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融通。从学术研究来看,芝加哥大学不仅秉承纽曼和洪堡“纯粹知识”的理念,注重大学的基础研究,荣获了数量达全美第一的诺贝尔奖项,而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人类生活的现实,在诸多学科领域打造了享誉世界的“芝加哥学派”。从社会服务来看,芝加哥大学在建校初期就非常注重推广教育,尤其是为芝加哥大学周边地区服务,并通过三分的组织架构保障这一功能的实现。从大学组织来看,尽管芝加哥大学是由浸礼教派创办,却形成了全美第一个以企业家为主导的董事会,而且其办学经费并非完全出自洛克菲勒一人之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大家按比例共同捐资。
一般认为, 英国大学强调教学,德国大学崇尚研究,而美国大学注重服务。因此, 服务是美国大学的根本特性。事实上,无论从美国大学的历史演绎还是现实状况来看, 美国大学的服务是建立于良好的教学和卓越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美国大学实际上是对教学、研究和服务三者的开放与包容。因此,美国大学最根本的文化品性可以归结为广泛的开放性,或曰包容性。而正是这种开放性或日包容性,使得芝加哥大学得以融通识教育、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炉,从而赢得“第一所美式大学”的赞誉。
(摘自《比较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