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近日发表题为《中国距高等教育强国有多远》的文章,对比分析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美国的差距。文章认为,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经费、高等教育科研水平、高等教育师资以及高等教育产出和贡献率等五个方面。教育规模:绝对数量多但比例低。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而2005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0%以上。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不到6%,居民中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低。教育经费:增长迅速但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国家拨款。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性经费超过1100亿元,占我国GDP的比例为2.8%,处于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有多种渠道,主要包括政府投入、企业资助、银行贷款、基金会赞助、个人自费等。跟中国相比,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虽然只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一少部分,但其投入经费占GDP的比例却远远高于中国。师资力量:学历结构、师生比均不足。与美国相比,我国与其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历结构上以及本科以上教育的生师比上。1999年,美国在校教师总数接近290万,生师比为14.9∶1。到2006年,我国各类高校专任教师120万,生师比接近18∶1。我国普通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9%,具有本科学位的教师占到一半以上。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2%。美国公立大学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95%以上。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但经费人员紧张。在我国,大部分科研都集中在高校中,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大学获奖数超过一半,在全国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中,由高校发表的占70%以上。在美国,大学也是科研的主要基地,科技人员主要由大学培养。2004年高等院校约承担全美科技研发活动的12.4%,研发经费达350亿美元左右,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跟美国相比,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在2005年还不到30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科研经费投入的9.9%。另外,我国科研人员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美国。产出贡献:对经济贡献率偏低。美国高校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80%,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而我国每年都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问世,但只有15%-20%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只有5%的成果形成产业化。(转自科学网 200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