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指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不断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使社会基本矛盾得以解决,才能使国家强盛、社会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就中科院而言,发展与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创新是我院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中科院不仅要产出大量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也要产出创新的机制,以及源源不断的创新性人才。
对于研究生院来说,创新与发展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1)服务于中科院的科研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中科院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优先考虑满足中科院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对人才队伍的需求,结合科研实践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2)研究生教育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要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机制、培养方法、评价体系、学科设置、教学和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结合中科院特色以及研究生教育特点而有所创新,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研究生教育示范品牌;(3)研究生院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展我院的发展空间,努力争取国家和中科院的政策支持,积极与其他高校建立良好的联系,变竞争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结合科研活动,与行业和地方密切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使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植根于、服务于国家重要行业及地区,互利双赢。此外,应完善院所结合机制,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正视现实,谋求发展;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研究生院需要探索在科研体制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需要研究和分析研究生个性化教育与本科通识教育的本质差别,探索优秀杰出人才选拔、培养的规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制定发展战略和策略,认识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制定政策时既要考虑前瞻性、又要兼顾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要充分发挥我院“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又分散、机制灵活的特点,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集中力量抓培养质量,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实施特别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精品教育和特色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和谐发展。科学的发展应当是在和谐基础上的发展,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和谐既包括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社会的和谐、不同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和谐。和谐不是一团和气、不是漠视矛盾,而是跳出矛盾、解决矛盾,兼顾各方面利益、搁置争议,共同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矛盾,达到双赢。此外,和谐发展要求我们不单纯地追求某一项指标,而是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当前,我们研究生院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时期,更应该注重从全局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并确定分阶段的实施规划,综合考虑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科建设、质量评估与保障、师资队伍、科研活动、院所结合、基本建设、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长远目标与近期发展的关系、研究生院与研究所的关系等,保障我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我院的具体体现应当就是以学生为本、导师为本、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选择性,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质和特长兴趣,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向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和出口;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根本,按照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要求,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以教师为本,要求我们突出教师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充分调动他们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要求我们必须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努力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各种条件。以导师为本,就是要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导性,维护导师在招生和培养中的自主权,增强导师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各级管理部门应作好导师的助手,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育人环境,尽可能满足他们科研工作对学生的需求;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引导导师树立培养意识,正确处理好用人与育人的关系,提高他们选材育人的能力。
(高随祥,教授,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