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 胡正义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969
作者:胡正义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在基层工作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这里包含着一个如何从理论向实践飞跃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基层工作涉及的方面多,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实践标准。研究生院所属各学院既不同与大学里的学院,也不同于科研单位,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以供参考。因此,更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基层工作。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与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因此,不但要发展,而且要又快友好的发展,全面可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为以个人为中心,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发展应该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发展是为了人民。因此,我们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群众的支持,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

二、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基层工作

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主要目的是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到我们的基层工作,我们要用科学发展来检验现有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关系、课程设置等;检验学校在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方面具体措施是否可行;检验现有措施是否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潜能;检验对老师的评价和考核方法是否具有激励性;检验现有措施是否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和能力均衡发展;检验现有规章制度是否是协调协调的、是否是统筹兼顾的。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措施与方法,应积极贯彻落实,并改革那些不符合科技发展观的方法与措施。

三、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基层工作准则

研究生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应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生院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毫无疑义,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研究生院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就应该是“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

质量是教育立身之本,育人是教育的首要责任。中国科学院所对研究生院的评价,学生对研究生院的选择,市场对教育单位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育人的质量。高等教育单位的荣誉、地位,最终要由质量来决定。因此,研究生院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等教育科学定位过程中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教育单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现在体制和机制上,侧重于学生的规范发展。当然,规范很重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但是仅停留于规范,满足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科学的角度,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确立教师和学生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动力,确立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创新。如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课程,从教学发展自身的需要出发,由下而上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改革效果。应制定一些教师考核方法,使教师既重于“教书”,又承担“育人”,使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引导学生除学习外为人处事做人的责任。研究生院是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人才基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其中包括教材的选定,理论课--教学实践之间比例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与全面发展。基层工作中以下几个方面统筹值得关注,在不同学科、专业资源分配要统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进修要统筹;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要统筹;师生工作、生活、学习要统筹;师资队伍结构要统筹;长远目标和近期发展要统筹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改革开发。研究生院是中国科学院对外重要窗口。因此,应加强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将国际交流落到实处,通过交流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增强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力度,通过交流为研究生国外学习与深造创造条件。

总之,基层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检验现有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基于科学发展观规范基层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基层工作方方面面,保证基层工作顺利进行。

(胡正义,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