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故事

  • 乔小娟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74
作者:乔小娟

能在我们地质所拥挤的宿舍楼里开辟一小片空间,留作厨房,真不知是哪位领导的英明之举。四个炉灶,三个水池,一张桌子,朴素而简单,但我们的生活却因这个小厨房的存在,而丰富了许多。

之前,我是不屑进厨房的。一则,没有锅碗瓢勺油盐酱醋,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套要置办起来,工程不小。二来,明明食堂三分钟就可以买来的饭菜,何必费那么长时间洗洗炒炒?总觉得每天的时间很宝贵,实在舍不得花费精力去折腾这些。再说,油烟伤皮肤,还会搞一身油烟味,感觉不爽。因此,对于宿舍楼里的那个厨房,我从来是绕道而行,敬而远之,对活跃在那个厨房里的伊人们,一直不敢恭维......呵呵。

没想到,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不易。毕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今天,小A说,我炖排骨了,你过来尝尝。明儿,小B说,你别在食堂吃了,我的菜做多了,你来和我一起消灭。干脆,有时候被人拖去救急,拔个葱,剥个蒜什么的。原来,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快,我就成了自己当初很不屑的那个厨房人群中的一员。

先是快刀斩乱麻,火速购置锅锅碗碗,盆盆罐罐,葱姜蒜,油盐醋,大米小米绿豆花生红枣......我的柜子立刻变得让人眼花缭乱起来。大家都说我的架势是出来了,看来不做饭都不行了,舆论压力啊。然后我开始规律性的光顾菜场,买点以前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各种颜色各种长相的菜。接下来,拜师学艺!每天到了晚饭时间就跟着几个师姐摸爬滚打在厨房,当个小跟班也会让你渐有感觉的。随后,亲自上阵尝试把菜场里摆设的生菜做成盘中美味,至少看上去不错的呢。解决了吃饱的问题之后,就向更高的目标挺进了,偶尔会勇敢的做种种富于创新性的尝试,可谓是越挫越勇,千锤百炼。有朋自远方来时,我会很自信的露两手,慢慢也渐进佳境,可以应付规模盛大一些的聚餐,好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似的满怀喜悦,对此我至今乐此不疲。最后的心得就是,中华饮食文化是如此之博大精深,地域差异成就了不胜枚举的特色美食和制作方法,也奠定了我们这个厨房里来自各地的“厨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切磋中,我们的厨艺渐长,思维越发活跃,总会费尽心机,变换花样来加工一些菜,然后三分钟将其扫荡精光,真有点钓胜于鱼的意思了。

厨房里的故事在我们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被抒写得自然而流畅,更像一首曲子,平和舒缓之间也不乏波澜起伏,比如赶上节假日,那就是汹涌澎湃,高潮迭起。这个时候,楼道里的女孩们一般都比较有兴致,往往会三五成群的搭伙,组团做饭,通常会采购很多新鲜的玩艺,尝试着做一些平日没时间挑战的高级菜肴,一来放松,二来庆祝。这般状况下,厨房往往会人满为患,一人掌勺,其后观战者若干,当四个炉灶同时工作时,灶台前四名勇士,后面那就是一排谋士,场面不可谓不壮观。其间,各家还互通有无,相互帮忙一下,更会有人不辞劳苦,一本正经地宣读打印出来菜谱,以提醒前方厨师按部就班的操作,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炒菜入锅见油的刺啦声,各种节奏的切菜声,洗菜的流水声,和着掌勺人的指挥声,打下手的吆喝声,那叫一个此起彼伏,热火朝天。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被烘托出来的。

进出厨房的好处,就是我们的生活规律了,开始领会“民以食为天”的实在意义,不会随便忽视一顿饭,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且对什么季节会供应些什么蔬菜水果更有概念了,不至于闹笑话了吧。而视野也随之拓展到了更生活化的地方,比如说菜场,菜价的起伏,肉蛋的贵贱,油价的张跌,人们的反映,那就是一个社会经济小缩影,都很敏锐,真不可小看。最要紧的是,在办公室里工作一天,对着电脑,脖子会酸,眼睛会累,脑子也会变慢,而走出办公室,就不一样了,外面的世界很有生活气息。购点小菜,回到厨房加工加工,刚好活动四肢,休息大脑,还可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功嘛,也不失为一个维持厨房人气的理由。一个额外的重大的发现,那就是自己买菜做饭,好省钱啊!!似乎,放到钱包里的整钱,无论怎么花,都动摇不了它的完整性,倒也是一件好事哦。

所以,喜欢上了进厨房,看那里的忙碌,听那里的声音,品那里的美食,怡然自得地继续我们的厨房故事。

(乔小娟,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7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