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114
 

编者按:

06年12月,叶恒强院士题为“激活创造才能,信守道德规约”的报告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金属所随后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大讨论,共同探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

07年2月,中国科学院宣布专门设立科研道德委员会,公布最新制定施行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有科学不端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及处理意见等。

本刊汇集导师、学生、专家观点,摘录《意见》部分章节,供读者参考。


信守道德规范
——金属所“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大讨论师生观点集粹



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发文章,是为了创造知识

徐坚研究员: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发文章,是为了创造知识。博士期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文章数目,而不是一味求多。十几篇文章听起来数量很多,但或许文章质量不高。论文只是表达研究成果的一种方式,希望大家不要过分看重,不要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

目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学术领域也出现了诸如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学术道德等不良风气。求数量、追速度而不重质量;东拼西凑;抄袭剽窃;一稿多投;违背事实,不求实证等都是这种不良风气的体现。我们金属所一向以学风严谨著称,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希望大家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作假、抄袭是无法提高我们国家科研水平的。

谁动了学术道德的“奶酪”?

05博:我认为违反学术道德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客观原因,正如徐老师所说,当前整个社会风气不良及社会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造成了一部分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主观上很多同学面临就业等压力时,希望多出成果来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于是造成了一稿多投、私自投稿等学术违规问题。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术违规,都是不允许的,不可接受的。一旦发生则应该承担相关责任,并应该警示更多人,以保持科学研究这方净土。

03博:时下部分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对学术研究人员的考核评价,将论文发表的数量与所得的经济报酬、福利待遇直接挂钩,迫使那些不容易完成任务的人或者想占便宜的人以不正当的手段来应对量化的考核。虽然不能将一稿多投等学术违规问题完全归咎于学术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但是学术评价制度的不科学和不完善,的确给学术研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不良现状。

加强自身修养,避免踏入雷池

03博:学术活动的成果多以学术文章的形式体现,而学术文章的真假,最终体现在两点上,一是数据是否真实,二是数据是否属于作者本人。很多所谓的学术不端行为,其实是游走在真与假之间的“灰色地带”,比如将一个完整的工作拆分发表,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在一家杂志社投稿不知消息后转投另一家杂志。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实际上是对科学家的道德素养提出的要求。加强相关教育,假以时日,这种行为应该会减少。

05博:谈到防止学术违规的方法,我认为首先就是要靠制度的保障,应该健全相应的学术违规界定标准,减少“灰色地带”,同时出台相应的处理办法。

另外,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做到每个同学在进入实验室起就对这类问题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做到严格自律,踏踏实实做学问,加强个人修养。我们研究生则应当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刻苦钻研,努力做出精品工作,充分利用金属所学风严谨的环境来提升个人的修养。发表文章不要着急,要慢慢来,急于求成带来的只能是拒稿或者学术违规。沉住气,静下心来工作,最后文章的发表一定会水到渠成。

王晓斌老师:科学就是一个“求是”的过程,是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掺不得半点假,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应当以诚实守信为自己的基本人格操守。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博士研究生应该首先认清自己,我们是科研工作者中的一份子,就应该遵守诚实守信这个准则,它会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终身受用。就像小时候我们都听过 “狼来了”的故事,父母用它来教育我们要诚实做人。故事中的小男孩或许不知道撒谎的危害,他也许只是觉得喊“狼来了”好玩,结果酿成了追悔莫及的恶果。这中间如果有人可以正确引导他,告诉他撒谎的危害性,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体会与建议

04硕:我马上就要硕士毕业了,这个阶段正是补充实验数据,撰写论文的关键时期,我就数据的真实性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已发表的数据其实关系到下一阶段的科研工作,我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去修改数据,那样损失的将是我们长久的利益。同时,自己认为是不合理或错误的数据,其间有可能隐藏着未知的新的科学现象,所以应该认真对待,而不是篡改了事。无论是篡改数据、一稿多投,还是剽窃等学术违规行为,就算没有被他人发现,就算暂时逃过了严厉的处罚,但是有一个人永远是无法欺瞒的,那就是自己。为了让自己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涯不留遗憾和忏悔,我们应该诚实面对自己,用坦荡的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03博:学术研究是为了发现和创新,而一稿多投或将一篇文章拆分成若干文章的重复发表,将已经发表过的“旧”成果改换成“新成果”,以欺瞒编辑和读者的行为,根本就毫无创新性可言,更有损学术的尊严和诚信。而这种行为对于作者本人来说,恐怕也是弊大于利,固然可以换取一时的利益,但是未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一旦失去学术诚信,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就令人怀疑而大打折扣,从而给自己的学术前途蒙上了一层不可抹灭的阴影。对于我们年轻科学工作者更是如此,我们未来的学术前途还很远,要走的路还很长,切莫因一时的蝇头小利而祸及终身。

06硕:我是刚刚入所的硕士,听了各位老师,师兄师姐的发言,发觉自己在学术道德这方面的认识确实不够。比如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因为时间较短,实验较难做出预想的结果,于是很多同学就将自己师兄师姐或者指导老师的论文拿来摘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抄袭照搬别人引言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现在看起来,这些都是很严重的学术违规行为。虽然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科研工作中,但今天的讨论会还是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确了科研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及其危害,明白了哪些行为是科研工作中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为日后进入实验室工作敲响了警钟。

06博:我是今年入所的博士,通过这次的学风道德教育系列活动,已经深深体会到了金属所学风的严谨,和对学风道德建设的重视。但我建议研究生部在学风道德建设方面,不应该只针对学生,也应考虑对导师做出相应的要求。应该深入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违规情况,是否与导师的管理不善或不够负责有一定关系?

共同的心声

从宏观角度看,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学术道德规范等制度建设,构筑良好的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从微观角度看,科研人员,特别是刚刚涉足科研领域的新人,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严守道德规范,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是处理好“德”与“术”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外延和升华。科研工作讲求“以德驭术”,切不可“弃德求术”。不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科研团体都应该做到“以德律己,以术达人”,凭借良好的信誉,过硬的成果,寻求自己在科研领域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才能推动整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国防民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的有机统一。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做学问要 “精实”。“诚实”要求我们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切不可沽名钓誉,为一时利益,剽窃、篡改科研成果。“踏实”讲的是学习风气,要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整日夸夸其谈、吹牛皮,是不能取得任何成果的。“精实”,顾名思义,就是“精确,严实”,也就是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不能有一丝马虎。真正伟大的科研成果,就是从一点点小问题中孕育出来的。我们每一个从事科研事业的工作者必须遵循先做人,再做事、再做学问的成长轨迹。严格自律,时刻谨记遵守科研道德。

叶恒强院士报告精彩语录

做学问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人在做某事或者研究某一学问时,刚一起步展望未来,应该对追求过程中所要经历的苍茫、寂寞和孤独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境界,在成就事业或者研究学问的过程中,要执著坚定,虽饱受挫折、煎熬、尝遍风雪艰辛,但依然不能放弃对理想的向往和钟情;

第三境界,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在成功来临前体验到的刹那间的惊喜,千辛万苦追求的理想终于出现在眼前的那份愉悦与快乐。

“激发创新活力”与“加强科学研究道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封建文化与应试教育的淀积、纷繁尘世与转型机遇的诱惑是当前研究生学习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任何人只要涉及学术违规行为中的任何一种,无异于将自己推向科学的断头台,即使当时看来是小的犯规与过错,最终也可能招致严厉的处罚。

(金属所研究生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