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平衡点

  • 李伟斯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539
作者:李伟斯

曾经有同学在文章里写道:“本想抛开世俗的观念去寻找一片我的天地,可是最后,终究扭不过现实,我不想成为现实的奴隶,可是又有几人能不成为呢?或许我只适合活在我想像的空间中,不适合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吧。想跳出,回到现实,这才是每个人应该走的路!可是我能跳出来吗?”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确是很难取舍的,因为生活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体,没有理想的生活是行尸走肉;无视现实的生活是空想主义。面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很多人会感觉到手足无措,觉得对于生命意义的抉择难以把握。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到底要得到什么、成为什么呢?我们该如何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呢?

其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一种张力的,这种张力叫做创造性张力。所谓创造性张力,是指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张力就像一根橡皮筋,有可能将现实拉向愿景,也有可能将愿景拉向现实,空想主义和行尸走肉就是这两种形式的极端情况。人生就如同这根橡皮筋,太松则无用,会成为现实生活的奴隶,毫无自我,任人摆布;太紧则易断,会成为空头支票的载体,精神萎靡,至于轻生。在这根理想与现实的橡皮筋里,是有一个平衡点的,这个生命的平衡点能让你既实现你的理想,又不会成为现实的奴隶。

这个平衡点是不容易找到的,因为人本身有一种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我们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简单点说,就是每个人对于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客观的与非客观的、公正的和不公正的、带有偏见的和不带偏见的。对于客观事物的非客观看法,往往会影响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和结果,两个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观察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这就好比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或许只看到了事物的某一部分。所以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选择,有的人选择逃避现实,有的人选择失去理想,却很少有人能够将两者之间的矛盾融合起来。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对立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对立和统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是很多人没有找到一种转化的方法,也就是没有找到所谓的平衡点。

为了寻找平衡点,每个人必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一个人既满怀理想,又不会受到现实的羁绊,最后能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在这条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自我超越,以达到完善自己的目的。

说到解决的办法,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反思和探寻。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的方法。在反思和探寻中使自己接近自己的愿望,或者制定出更实际有效的长远目标,也就是说要将愿望和现实往平衡点拉,达到双赢的效果。

曾经有一个大二的女生在英语四级考试之前找我,她说她肯定考不过,让我帮她作弊。我没直接拒绝,而是问她将来的打算,她谈了不少,都是些很好的愿望,我告诉她说她连四级都不敢面对,还谈什么人生的目标呢?从一开始自己就已经在考试面前妥协,还谈什么远大的理想。她默然了,也默许了。那次英语考试,虽然她没有通过,但是她是他们班为数不多的没有作弊的学生。前不久收到她的短信,说这次四级过了,要准备考六级了。

我想她肯定是思考了很久,心里矛盾斗争激烈,在沉沦与坚持之间,她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自己的路。反思,不仅要看别人怎么做,而且还要思考为什么别人会那么做,做的到底对不对。她告诉我说她也不想作弊的,只是作弊的人太多了,所以才有这个念头。我不反对人云亦云,平庸者甘于为此道。但是对于作弊的行为,每个人都有判断这种行为的能力,所以很多人作弊并不能成为自己应当作弊的理由。

对于她来说,这算是一个自我超越,因为她说服了自己去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也不受世俗的左右,这是对自我的创造而不是对现实的反应。

曾经见过一类人,聊天时,说到一个常识性问题,他们说不知道,过了几天,提到同一个问题还说不知道,再下次也一样,总是不知道。我很奇怪的问她们为什么还不知道,有的人回答说:“我干嘛要知道?”有的人回答说:“老师没讲过!”。我很想不通,难道除了书本上的东西之外,其他的都不算是知识了么?人类社会好比一个浩瀚的海洋,而教室只是一艘轮船,轮船只是指导我们往正确方向航行的路标,而大海才是我们真正该面对和探索的世界,如果不畅游大海的话,永远都只能作一只井底之蛙。

知识是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的,所以要想获得充足的知识,仅仅依靠课本是不行的,课本的知识是从客观世界中总结出来的文字的东西,要想真正理解文字的意义,必须回归现实。要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首先要做到永不停止的学习,在教室里,在社会里,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俗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学阶段,不少人会设立一个竞争对象,老师安排的或者是自己心里打算的,考试中,活动里,潜意识的要跟那个人做一个比较。不过设想一下,如果那个人的水平下降了呢?或者大幅度提高了呢?跟比自己差的人比较,自己会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跟强于自己的人比较,会造成自信心不足,压力过大。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跟别人比,用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比较一下自己进步了还是后退了,进步了多少,有什么失误的地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不跟别人做比较并不意味着只求自己进步而无视别人的优点和进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要发展和充实自己,不仅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更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以强人的做法为榜样,以他人的优点为标杆,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逐渐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

一个人如果能坚持做到这些的话,那么自己生命的平衡点也就清晰可见了!

(李伟斯,研究生院地球学院2006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