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导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共同研究和探讨培养、造就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刊从2005年11月起举办“导师谈培养”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导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响应,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出导师们稿件,以加强导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与沟通。
正为未能参加我所“研究生指导教师研讨班”而深感遗憾之际,偶见网上关于“导师谈研究生培养”的征稿启事,顿感是一次弥补的好机会。近年来随着我院加速科技人员“新陈代谢”举措的实施,我们这一代老“园丁”,本应“深居简出”,但事关人才培养和科技兴国之大计,还得多言这“一孔之见”。
就社会和家庭对一个人的培养而言,系统的基础教育到大学阶段就应是完成了,研究生制度是为培养和造就更高层次的杰出人才而设立的。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囿于篇幅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仅就如何培养研究生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一点肤浅体会:
探索求实,创新为本
首先我们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其所以称为“研究生”而不再称为“学生”的原因所在。“生”者,旧时指弟子、门徒,今为学生的简称。顾名思义,研究生主要见习科学研究,而学生是系统学习知识。因此导师首先要使研究生懂得什么是“科学”。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而“研究”则是人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由此,我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思维和劳动。故创新是科学研究之本,科学就意味着创新,没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毫无意义的。
善于立题,事半功倍
从事科学研究首要的问题是善于立题,这对于研究生而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导师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立这样的题,它的目的意义何在?然后要求学生去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已从事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并能写出一篇综述性评论文章。导师对文章应作认真地审阅和评价,与学生进行平等地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与申请国家级项目相似,以此培养学生将来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开题报告,从“创新”和“技术路线”这两方面内容导师要严格把关,反复与学生讨论,直至定稿。在实施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导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但欢迎学生有问题随时开展讨论。
要使学生认识到立题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无论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立题都必须遵循某些原则。立题正确,创新之处突出,才能顺利通过评审,获得经费的支持。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善于立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森罗万象,辩证思维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会不断地取得大量的各类数据资料。面对这些资料,善于归纳和分析,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是一名科研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导师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尤其是懂得自然辩证法,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生与发展规律,不被假象所迷惑。如我们植物科学工作者,无论在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上去研究生命运动的规律,都不能忽视环境因子的影响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个性寓于共性之中,而个性不等同于共性。生命运动是有序的,这是主流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无序的现象。
导师还应让学生懂得尽管在实验中可大胆地作出各种假设,但要尊重客观实验结果,无论与我们预期的结果是否相符。“正结果和负结果都是结果”,这是我所一位已故植物生理学家的一句名言,其中深含着哲理。
博采众家,兼收并蓄
人类的知识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培养的是“博士”,当然应当博学。而要做到博学,就必须好学。我常和我的学生讲:做学问和江湖中习武一样,你在少林寺再高的武艺,也就是少林的拳棍而已,如果再去武当学会剑法,又能融会贯通,那少林和武当的门徒自然不是你的对手。这就是1+1>2的道理。导师要鼓励学生热心于学术交流,不论与你从事的某一分支学科领域有多大的关联,都不应放弃听取别人讲学的机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出国潮”至今有涨无落,这是件大好事。事实上我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一些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导师应鼓励优秀的青年学者出国深造,担心“出国潮”会造成人才流失,只是坐井观天罢了。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前面我们谈到了要想博学,必须好学的道理。但多年来的经验使我看到,有些年轻学者往往眼睛只往上看,不往下看。他们容易做到尊敬比自己学问大的人,但不容易做到尊重学历和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这种人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往往爱向周围的人打听别人的情况,诸如某人的学历、经历、职称与级别等,并因此影响到他们对别人的态度。譬如,研究生因违返操作规程,弄坏仪器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自以为是,不愿向技术人员请教。古人云:“耕当问奴,织当访婢”其寓意是很深刻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如果有了架子,就是自满的开始。而对于自满而又不好学的人,孔子又告诫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样的人绝对成不了“大家”。因此能做到不耻下问是一个人的美德之一。
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像每个家长望子成龙一样,导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栋梁之才。但作为导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切不可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导师要让学生懂得弄虚作假是科学的大敌,科学家应是最老实的人。
不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注重实验的重复性。导师应让学生知道生物学试验离不开数理统计,只有在多次重复试验和积累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出规律和获得正确的结论。
工善其事,先利其器
科学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对实验性学科而言,要想获得创新性的重大成果,采用高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立技术平台。导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掌握实验技能。当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但至少要知道为开展某个研究项目或课题,应采用什么技术路线,需要哪些先进的仪器设备。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边缘学科不断地派生而出,学科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而交叉日显突出。立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不能只是一介书生,不但要懂得科学,而且要了解技术。
教学相长,学术平等
研究生导师大多是学术带头人,领军人物。他们需要考虑和应对许多事情,诸如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专利、科研成果的鉴定和转让等。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学术界的各种活动,包括外宾的来访接待、各类科研项目的评议与鉴定(作为被评者或评论者)、学会与学报的公益性工作等。更有甚者,还兼任许多行政领导工作或社会兼职。因此不可能像研究生那样单纯性地从事科研工作。一个导师若带有10多名学生,导师参阅一篇文献,学生们就可能阅读了10多篇文献。尤其是具体的实验过程,导师不可能事必躬亲。实践出真知,学生的体会势必比导师要深。因此身为导师每隔一定时间要听取学生们的工作汇报,然后与学生们进行平等的学术讨论,如此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学海无涯师导向,书山有径自攀登
前面我曾讲过,“研究生”不同于通常我们所称谓的“学生”,研究生的任务不再是以系统学习基础知识为目的,而是见习科学研究,通过研究生(尤其是指博士生)阶段的培养,使之成为一名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学者。在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导师不能事无具细地过问其研究工作,应当放手让研究生去思考与实践。导师者,导向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导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为学生指明“航向”。科学的高峰要靠他们自己去攀登,切不可成为他们的“拐杖”,更不可背着他们往前走。导师当然除了知识上的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食粮。这就是导师者,教导也。人才培养首先要育人,以德为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后,才能做到真正增长才干,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叶和春,植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