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实验室里的潜在危险分析及预防

  • jessyta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27
作者:jessyta

就在本周,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受损,需要植皮。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而且据资料显示,越是博士生,做实验越不谨慎。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我这几年来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便多一份保障。现将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的潜在危险做总结,欢迎大家进行补充。

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及预防

1.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如果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一旦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就会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我们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得粉碎,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2.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曾有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

3.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与大气相通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4.关于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PCl5、 PCl3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及预防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图省事。

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 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等,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举三个例子如下:

某副教授来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结果发生爆炸。

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的实验时,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炸。

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反应容器要处理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了。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