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北京虽然略显闷热,有时甚至还会让人产生一丝淡淡的压抑感,但是当你走进位于玉泉路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大门,你会发现校园里的莘莘学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因为在6月30日这一天,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2006“国际学生论坛”隆重开幕了。这个论坛的前身是去年在日本举办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日本东京大学学生论坛”,今年扩展成为有中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四方参加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生论坛。能够和国际上的同龄人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研究生院的同学们的喜悦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处李莉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成为了这次论坛的一名主持人,并且陪同各国的学生代表参加了论坛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其间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可以说是令我终生铭记在心。
由于篇幅所限,我无法像山鲁佐德王妃一样将论坛期间发生的所有故事讲上一千零一夜,所以只好撷选两个令我难忘的记忆片断,以飨读者。
科学无国界
2006国际学生论坛”的主题是探讨生物医学领域内重大课题的最新进展,与会的各方学生代表都有着较强的生物学或是医学研究背景。尽管我的研究方向和生物医学密切相关,但是在论坛开始之前,作为论坛的组织者和主持人,我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丝隐忧,那就是四国学生之间文化、语言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是否会阻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甚至导致整个论坛最终变得死气沉沉?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虽然与会同学的母语不尽相同,成长历程中的文化环境更是大相径庭,然而纵观本次国际学生论坛,大家从始至终都是在一个平等、自由、活跃的氛围中探讨科学问题。每当有同学对于生物医学领域中某一个重大课题提出新的观点,马上就会有其他人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并且理性地分析已有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平等地交流,自由地思考,对待不同观点的宽容贯串了整个论坛的始终,而这才是科学的真谛。
这一点在参观生物物理所的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创建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加大了对于科学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使得我国的整体科研实力无论是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生物物理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物物理所近年来除了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文章外,还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大型仪器。这些高精尖的技术设备不要说是国内罕见,放眼世界,也只有几家享誉全球的顶级生物学实验室才有所配备。所以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外方学生对于生物物理所的科研条件可以说是既羡慕又好奇。而我方的同学则充分担当起了东道主的责任,热情而又开诚布公地向外方同学讲解这些大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自己的科研心得,展现了一个科技大国学子应有的气度和风采。
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中国科学院的陈竺副院长也能够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这个学生论坛,使得同学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一睹这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的学者风范。
记得那是6月30日的上午,由我主持主会场的学术报告会。第一个做报告的是日本的Aya Misawa同学,她的研究方向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治疗白血病。Aya精彩的报告刚一做完,会场上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出人意料的是,掌声刚落,陈竺副院长就第一个举起手来,示意他有问题要问Aya同学。由于陈副院长曾在海外游学多年,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可谓是著作等身,所以他用流利的英语,问了Aya同学两个专业性很强而又极富挑战性的问题。Aya同学听完这两个问题后略一沉思,便将她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见解一一道来。对话足足持续了十分钟,最后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在这十分钟里,我的眼中只有智慧的碰撞,思想的火花,我只看到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对于初出茅庐的年青科学工作者的指点迷津和谆谆教诲。也就是在这十分钟里,我才明白了“科学无国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虽然我们的肤色不同,语言迥异,但是科学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论坛里的每一个人都紧紧联结在了一起,使得我们能够携起手来跃过文化的藩篱,抚平历史的创伤,去探索人类的未知世界,用自己的双手为全人类谋求幸福。凝视远方,我似乎看到了蜿蜒的密西西比河正在和奔流不息的长江汇合,流向宽阔的日本海,流向遥远的大洋洲……
Great wall, Great Country
虽说本次论坛的主旨是讨论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前沿课题,但是在学术报告会以外的时间里,大家的话题还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
和外国同学相处久了,彼此熟悉了以后,聊天的时候一些奇怪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你们中科院研究生院门口穿制服站岗的人是不是士兵啊?你们这里是不是军事管制啊?我们出研究生院的大门要不要向他们出示护照啊?”“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中国正在用高科技武装军队,你们会不会借此武力向外扩张啊?”
乍一听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的心中先是惊讶,然后是愤慨,随后就释然了。因为误解和偏见往往来源于不了解和缺乏沟通,就像一百多年前清朝的大臣们固执的认为外国人的膝盖不能弯一样。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抛出了“中国威胁论”,而这些国家的主流媒体也跟着煽风点火,电视上和报纸上罕见和中国有关的正面新闻,反而充斥着大量的不实报道和一面之词。参加本次论坛的所有外国同学之前都没有来到过中国,长期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生活,他们的脑海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于中国的偏见和误解。
或许消除这些偏见和误解是外交家应该去做的事情,但是世界连锁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却有一个理论,那就是“决不能让任何一个走进沃尔玛的顾客感到不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可以影响到他/她平时经常接触的二百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同样的,如果有一名外国同学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好感甚至是爱慕之心,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二百位民间的大使。更何况这次来参加国际学生论坛的许多外国友人,他们这一生当中可能就来中国这么一次,当他们回到国内以后,就再也没有接触中国人或是中国文化的机会了。鄙人虽然仅仅是一介书生,但是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消除这些外国同学心中对于中国的误解和偏见。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尽管我一个人的力量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做”永远要比“不做”要强。
我准备借助登长城的机会,先向这些外国同学介绍中国的文化,其间穿插讲解长城的历史,然后再向他们介绍中国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寄希望于通过我的介绍,能够使他们对于中国产生一个全面而又良好的印象。为了准备这次的文化之旅,我连夜用粗的黑碳水笔写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勇”、“和”九个大字,为第二天的讲解做好了准备。
7月2日,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是一个外出游玩的好天气。参加2006国际学生论坛的各国学生代表分乘两辆大巴车,从玉泉路出发,驶向目的地—— 八达岭长城。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四十多分钟的车程转瞬即逝。
进入八达岭长城的正门以后,我一面带领大家攀爬长城,一面拿出昨天晚上写好的大字,先为外国同学讲解这个字的表面含义,继而阐述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观念。为了加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我为每一个汉字准备了一个小故事。例如“智”,我给他们讲的是诸葛亮草船借剑;“信”,我讲的是尾生抱柱;而“孝”我则讲的是二十四孝里面的“郯子鹿乳奉亲”。这些故事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然深深地抓住了这些外国同学的心,虽然他们一个个爬得满头大汗,但是他们的目光却始终不肯离开我手中的方块字。
在讲完了“仁”、“义”、“礼”、“智”、“信”、“忠”、 “孝”、“勇”这八个字以后,我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大大的“和”字,用英语对他们说道:“这个字是我们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核心,它的发音和'harmony' 这个单词的头一个音节相同,意义则和'harmony' 这个单词的意义十分接近。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新世纪伊始,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就制定了两条基本国策,那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平崛起’。中国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和平、和睦的外部环境。大家可以看一看脚下的长城,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但是在这五千年中,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主动侵略过任何国家。我们修建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外侮,而不是武力扩张,可以说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说到这里,我拿余光瞄了一眼那位问我中国科技强军问题的外国同学,只见他凝视着远方延绵起伏的长城,目光中若有所思。
在接下来的游程中,我又陆续向外国友人们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们心中的疑虑和误解正在慢慢融化,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钦佩和赞叹。
旅程的终点是一座高大的烽火台,我站在烽火台前,面向大家用英语说道:“长城是伟大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长城尽管在历史上多次抵挡住了外敌的入侵,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中国人和外部世界的交流。我们这次主办2006国际学生论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和大家在学术、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是为了能够学习你们成功的宝贵经验,是为了能够将我们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你们下一次再来中国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Great wall,还有一个Great Country。”
说完这段话,我仰望苍穹,脑海中浮现出肯尼迪总统的那句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附记:那九个汉字我后来送给了我在论坛期间的室友,也是我新结识的好朋友,日本东京大学的ken ishikawa。他写信告诉我说,回到日本以后,他每天下班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那九个大字,到各个实验室去宣传中华文化以及我给他讲过的故事,尤其是那个“和”字。我想,或许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力可能不止是他/她周围的二百个人,是以为记。
(傅正,研究生院2006级博士生,培养单位为遗传与发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