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颖 付立军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005
作者:王颖 付立军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社会的知识化、信息化及网络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致了人才竞争加剧,全球范围内对实用型创新人才呈现渴求状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的状况,特别是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截至到2006年7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0%,有160万应届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从计算机领域人才供需来看,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十五”期间,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然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已经开始出现困难。从教育部高教司得知,从2003年开始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增加,而招生量却从2002年的10.85 万人减至2003年的7.17万人,这表明各校也在根据就业情况调整招生规模。

作为用人单位,更看中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应用创新能力。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选拔方面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教学培养上教育与科研及社会实践脱节比较严重、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等,使得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工程硕士作为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关联的专业性学位,国家在设定培养目标时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除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手段外,特别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为工程硕士在人才培养上探索创新之路提供了机会。

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生,经过4年多地不懈探索与实践,在IT领域高端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创新教育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加强研究能力及增强产业互动等措施,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为信息产业界输送着一批批高层次的实用型创新人才。

1.构建与IT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根据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IT人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能力等级所要求掌握的知识领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特点,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组织专家,从知识体系和职业发展方向角度,详细地分析了知识体系与职业发展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这套培养体系中,除了课程知识系统和毕业论文外,还把课程和论文过程与前沿系列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及项目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这样的培养体系,将获得课程知识、论文课题与产业一线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增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互动,明确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解决什么实践问题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目的性。”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分别成立了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工程领域的学科专家组,负责相关工程领域的培养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等方面的内容。每个领域学科专家组中,均有来自于产业界的专家,使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作为专业综合课的系列讲座,包括IT前沿技术系列、 IT与管理系列、IT应用系列及IT与人文系列。讲座人士大多来自于产业资深专家,他们与学生交流技术发展、产业状况、管理实践与职业发展体会,使学生与专家一同感受产业发展实践和问题。学术活动则通过同学间、同学与教师/导师、同学与产业专家的互动方式,激发出同学们新的思维、新的思想火花。

项目实践有课程小组、科技大赛、实验室项目等多种方式,让同学们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创新性的方法解决产业实践问题。

在毕业设计及论文方面,鼓励学生从工作实践中提炼出课题。从已毕业学生的论文来看,85%的课题来自于工程一线,直接为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

2.吸纳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与带着产业问题的生源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师资包括授课教师和导师两个部分。

与传统研究生教育的授课教师不同,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IT领域工程硕士的85位授课教师中有31人来自于产业界,超过30%。他们分别担任着企业老总、技术总监、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等职务,来自政府、金融、国内外企业及科技园区等广泛领域。这些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良好的创新意识,他们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课程知识、还有产业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切身的职业感受,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知识应用背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导师队伍中,除了理论导师,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加大企业导师的配备力度,着重于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一线问题创新性解决的指导。在目前的近300位导师中,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如IBM、Motorola、NEC、Nokia、中软、联想等企业导师130多人。从已完成论文的同学反映可以看出,经过论文设计阶段,他们不仅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为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在职务和能力上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IT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6岁、平均工龄4年,近60%具有中、高级职务/职称。这些同学来自于产业一线,带着产业中的问题与思考参加学习,他们能和老师、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更多产业问题与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师益友、教学相长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3.启发式教学与应用研究能力培养

在学生培养中,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突破了传统单向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使教学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知识发现转变,使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这种启发式教学通过两方面的措施进行推动:

一是课程教学的重点由介绍知识点向介绍应用问题转变。例如,中间件课程,老师授课内容除了包括知识体系外,还会阐述中间件技术出现的背景、什么样的问题需求这样的技术、中间件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原因、中间件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等一些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对该技术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二是开设讨论课,以课堂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在该领域的深入学习。到目前为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已开设了软件项目案例分析、计算机安全、移动计算、商业智能等多门讨论课程。85%以上同学认为,讨论课的互动性非常强,课堂上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己运用研究方法解决工程实践中一些新出现和复杂问题。讨论课的开设取得了实际成效,比如参加移动计算讨论课中的两组同学,在诺基亚2005年智能移动应用大赛中分别获得校园应用一等奖,优秀组织奖两个奖项。

研究能力是工程硕士未来职业发展中不断创新的基础。由于大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自于产业一线,他们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变化相对较大,可能从开发到服务、从市场到销售、从项目管理到测试,涉及的技术也可能从操作系统到网络、从开发语言到数据库、从界面技术到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更需要获得支撑其未来发展的能力与素质。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在分析实用型人才发展的特点上,不断加强对学生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相关知识背景支持下,保持对事物关系、特点、性质的敏感,通过对事物系统的认识、逻辑的分析,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案。为此,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科研方法论、文献综述等课程,加强对学生研究方法的训练;同时,课程学习中重视课程论文环节,授课教师就相关热点问题请同学们以论文的方式进行分析,锻炼其分析问题与认识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学位论文环节,通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严格要求,强化培养同学们的应用研究能力。

4.增强与产业界的互动,提供更多实践课题

作为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构,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不断吸收高质量的社会资源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为教育创新注入新资源、促进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目前,学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公司、联想集团、中国电信集团、NOKIA中国研究院、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以及中关村国际孵化园、韩国庆北科技园等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在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师资与生源提供、联合组建实验室及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与产业界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机会和产业课题研究,产业界的技术专家也为课程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和宝贵的经验。

5、通过合作办学提升教育水平

2003年9月,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学系签署协议,合作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该学位提供给中、港两地软件业人士修读,两地同学可以在网上交流意见及学习心得,了解两地软件业实际情况及建立人脉网络。目前该项目在香港、北京、广州三地已成功开展,有200多名学生在读。

2005年8月,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确定未来联合培养“软件体系架构”硕士研究生。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同时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研究、学分互认和师资互访等方面开展着广泛合作。

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借鉴了国内外上先进的教学培养经验,结合国内情况逐步优化教育过程,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

(本文选自作者在第五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报告)

(王颖,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付立军,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