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开展研究生思想素质教育

  • 伍一军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49
作者:伍一军

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以及研究生中的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和某些不道德现象的显露,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日益成为上级主管部门关注的课题。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难题之一。

在中国现行教育模式下,大规模的完成任务式的教育以及纲领式的宣传让那些已经被连续灌输了十几年“套话”的研究生难免不对一些陈旧的教育类型甚至某些词汇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笔者宁愿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之为研究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以避免不必要的“政治”误解。

在中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科研技能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通常是通过基础课的讲授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实验室或野外的实际课题研究训练得以实现的,而这些培养程序,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指导者,都有具体的方案可以掌握并操作运行。

然而,作为未来的职业研究者,现在所需要落实的最重要的培养环节即思想素质教育的训练,在研究生培养规划中暂时还没有明细的规定。笼统地要求培养研究生使其品学兼优成为国家高级人才的说法实际上只是给培养者指出了一个理想的培养目标。

目前,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在想方设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又红又专”的水平,但收效有时并不理想。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这些年来在研究生思想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邀请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知名专家给研究生讲课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实践。应邀给研究生讲学的专家来自不同的领域,讲述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财经金融、国际政治等众多学科的前沿理论或最新成果。内容真实丰富,生动有趣,大多数专家思想深邃,见解独特,给听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讲座,研究生学到了相当多的专业以外的知识,体验了不同学科交流的乐趣,这不仅开阔了理科研究生的视野,而且对他们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培育良好的思想素质非常有益。

笔者有幸聆听其中的两次讲座,受益匪浅,至今印象仍十分深刻。可以想象,这样的讲座不仅可以丰富听课研究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是非的判断水平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经常聆听这样的讲座,无疑会加深听者对国家和民族的体察,增强对国情国力和世界形势的了解,激发听者投身社会、献身国家、服务人民的热情。笔者为这样的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想素质教育“课”叫好!

作为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笔者一直很关注包括博士生在内的所有研究生的思想素质教育问题。根据中科院的安排,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通常第一年在研究生院经受基础课程的学习训练。尽管研究生院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但研究生总体上的素质教育是需要随时进行的“课程”,学分式的教学毕竟是作为课程的修训,平时的思想教育也许更多地体现在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日常指导实践中。

导师的言行和品性本身理所当然地会成为研究生思想修养的参照。然而,教师在对研究生进行具体指导时,又如何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思想落实到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上?灌输是方式之一,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我们曾经呼喊口号几十年,树立典型上百个,讲述大道理上千遍,仍然难以杜绝学术腐败、论文造假等丑闻的发生。回到研究生教育的现实中,也许可以有多种方式让研究生愿意接受思想素质教育的训练。

笔者个人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实验室会议(lab meeting)开头或者结尾的机会,针对时下社会热点问题,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谈谈各自的看法,鼓励研究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对事件分析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辩能力。

例如,笔者曾经尝试将韩国长篇青春励志历史剧《大长今》引入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培养的素材中,该剧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编撰出极其生动而又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地讲述一代名医的成长历程。

喜欢观看该剧的原因,有的是出于对其中美食制作及药用膳食的描绘,也有的是欣赏主人公美好坚贞的爱情。但我要求研究生观看该剧,则是希望观者通过对主人公成长经历的了解,感受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品性以及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并且主人公对其职业的热情与真诚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榜样性。主人公亲试药物毒性的勇敢,在给病患治疗过程中对病因病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审慎分析和面对困难与挫折永不言弃的决心,以及提出当时常人无法接受的剖宫产概念并成功施行,所有这些,哪一项不是在向观者昭示其高尚深邃的思想素质和光辉灿烂的创新精神。除此以外,主人公博大的仁爱之心和深厚的敬业素养,不也正是我们今天的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吗?

笔者认为,这样的思想教育素材也许更容易引起研究生的共鸣,它们所产生的作用是那些印刷精美的宣传册所不能及的,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几句口号就能概括得了的。

当然,研究生思想素质教育究竟如何进行以什么方式最合适,并不是这一篇小文所能论述得了的。笔者只是在此提出一个问题供爱好者思考:我们究竟应用什么作为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教材”,用口号?典型?抑或什么都不用?

(伍一军,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