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必备的科学素质——创新

  • 孟宪佐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638
作者:孟宪佐

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国教育金字塔的最高层次,也是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措施。因此,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对培养高水平博士学位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来讲,创新是必备的、不可缺少的科学素质。那么,作为博士研究生的导师,怎样培养自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呢?下面我想就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选题得当 目标明确

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有限,除在职博士生外,一位博士生除去学习外语和写学位论文的时间,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那么,怎样才能在这样一段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呢?首先,选题要得当。内容太多,难度太大,很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当然,也不能平庸无奇,或重复他人的工作,那样也无新可创。一般来说,导师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情况和最新动态,有责任、也有能力指导研究生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并明确所选课题的主要创新点有哪些,应当如何达到创新目标等等。

二、打好基础 视野开阔

一个创新性强的研究课题,对学生来讲可能是全新的,需要从头学起。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例如,我的学生主要从事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与合成,为此则必须先学习相关的昆虫学知识并掌握鉴定与合成昆虫性信息素的各种先进方法与技术,如GC、GC-MS、EAG、IR、NMR等分析方法与鉴定技术。

与此同时,要求和鼓励学生学会系统查阅本领域文献的方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最新动态,做到知此知彼,视野开阔。

三、抓住关键 重点突破

通常,学生进实验室一年左右时间便能够比较熟练地开展工作了。为了赶时间,出成果,学生往往夜以继日地工作,非常紧张,非常辛苦。这时,作为导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关键问题,重点突破。最近,我的一个学生在进行黄斑长翅卷蛾性信息素化学结构鉴定时,既要养虫、分离提取性信息素,又要做EAG、风洞试验,进行GC分析,学习HPLC分离,还要开展田间试验,真可谓“四处出击”,忙得不可开交。如此下去,不仅工作很难深入下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还会搞得精疲力尽,有损健康。这时,我充分肯定了她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她继续努力。同时指出,应重点抓GC分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信息素提取物与合成标准化合物的对照分析,尽快拿到清晰、可靠的图谱。她这样做不久,果然拿到了提取物中两条谱线的保留时间与合成标准化合物保留时间一致的图谱,结构鉴定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

四、研究进展 及时总结

创新是有时间性的,今天的新成果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昨日黄花。因此,及时总结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并公诸于世是十分必要的。前人没有报道过的一般性研究进展,可写成论文,投给相关刊物;重要进展,符合发明专利“三个条件”的,要先申请专利,然后写成论文,投给有一定知名度的SCI源刊物。值得高兴的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张金桐在小木蠹蛾性信息素化学结构鉴定上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顺-3-十四碳烯乙酸酯 ( Z3-14:Ac ) 被鉴定为小木蠹蛾性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不仅在国内外均属首创,而且是第一次证明Z3-14:Ac是昆虫性信息素的天然成分,填补了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的一项空白。这项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其学术论文被德国重要刊物 Z. Naturforsch ( 自然科学 )发表。张金桐的博士学位论文受到评委的高度赞扬,一致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我指导的研究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已先后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硕博连读研究生付晓燕2项,博士研究生张金桐1项,在读博士研究生刘玉秀1项。当然,不是所有研究课题都能申请专利,也不是只有申请专利才算创新。事实上那些不宜申请专利的研究课题同样可

以做出出色的创新成果。博士研究生张桂芬用合成信息素干扰交配法防治槐小卷蛾获得成功,不仅在国内是首创,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用性信息素防治城市行道树害虫获得成功。其论文在美国SCI源刊物Environ.Entomol ( 环境昆虫学 ) 2001年第1期发表后引起良好反响,已有法、德、日、韩等多国学者来函索取论文抽印本。

多年带研究生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导师,悉心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必备的科学素质——创新,不仅是自己应尽的神圣职责,也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为国家和人民继续贡献力量的机会。青出于蓝胜于蓝,富有创新精神的博士研究生前程似锦,他们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为我们伟大的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孟宪佐 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